第54讲|《五人墓碑记》:人走远了,故事还在

第54讲|《五人墓碑记》:人走远了,故事还在

00:00
16:59


张溥


解说文稿


相传,在战国末期,秦王灭了韩国和魏国后,打算顺手吞并小国安陵国。这时候,安陵国派出唐雎去化解危机。在与秦王谈判的过程中,几句话激怒了秦王,秦王厉声喝道:

“先生可曾听说天子发怒?”

“不曾听说。”

“那就让我告诉你。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千里。”

秦王这意思是,小心我生起气来让你们安陵国尸横遍野。

没想到这时,唐雎却反问秦王:

“大王是否听说平民发怒呢?”

“哼,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又有何惧!”

“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聂政、要离都曾刺杀过君王,而他们也都是平民。现在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

随即,唐雎挺剑而起!很显然,这是要跟秦王同归于尽!

秦王被唐雎的气魄和胆识吓得两股战战,只好认怂投降。

这就是关于“布衣之怒”的故事。唐雎在这里阐述的“布衣之怒”,我以为,在这篇《五人墓碑记》的故事里得到了最佳的体现。这种不畏权贵,即使是死亡也在所不惜,敢于向黑恶势力反抗的“愤怒”;这种舍生取义,即使是艰难也赴汤蹈火,对不满世界被黑暗笼罩的“愤怒”,可歌可泣!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译文】

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在第四段,作者是悲情的,但是他用克制的语言描述了此五人就义前慷慨自若的神态,但读来仍令人激动地发颤!据史书中记录,行刑前,沈扬说:无憾!马杰大笑:“吾等为魏奸阉党所害,未必不千载留名,去,去!”颜佩韦大笑:“列位请便,学生去了!”。之后便英勇就义了。值得一提的是周顺昌被押解到京,被许显纯严刑拷打,不屈而死,终究也没能保全。

这不禁使人想起近代义士谭嗣同的死。1897年9月28日下午4时,谭嗣同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赴死。临刑前,他叫监斩官刚毅走过来说:“我有一言要对你说!”但刚毅不予理睬。谭嗣同口中念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其内心的坦荡光芒照得那些卖国小人们无法直视。谭嗣同死了,但他留在牢房墙壁上的诗作足以光耀后世千载: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译文】

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偌大的国家,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第五段则是作者个人的评论,正是因为苏州市民的拼力反对才有魏忠贤的忌惮,让他不能那么嚣张的发动阴谋,酿成更大的罪恶。这五个人虽然只是一介布衣,但是心怀大义,面对大是大非能勇敢做出选择,而“缙绅之身”又有几人能做到如此呢。

此五人虽皆布衣,素不闻诗书之训,却得以名垂青史。朝中一众阉党,虽吃尽穿绝,却死而湮没不足道,何也?盖五人守住人之本心尔。如《孟子》有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孟子认为,为什么这个世上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守住了为人的本性,即为“本心”。人无本心,与花木草虫又有何异乎?即使无法改变世界,也切莫让世界改变自己。守住本心,方可为人。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文】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第六段作者继续开展评论,作者批评了那些面对刑罚或酷刑选择以躲避、逃避、装傻充愣而逃脱的“高爵显位者”,认为他们人格可耻、行为卑劣,断然比不上慷慨赴义的这五人。这五人因此而能在死后树碑立传,获得往来之人的凭吊,如若不然,又怎么能让豪杰为五个普通人屈身下拜呢。他们的义举代表了苏州市民的集体正义,为了一种道义舍生取义。这种精神就是以后顾炎武提出的“亡国”“亡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也就是后来被梁启超归纳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如今,在苏州的小巷里,我们还能听到久远故事的回响。“假旨横行缇骑,不平事,震动金阊。声公愤,五人仗义,含笑赴云阳。”传统昆曲《清忠谱》中,有关五人义举的唱段,仍然震撼人心。山塘河边的五人墓落成后不久,苏州戏曲作家李玉将葛成、周顺昌和五位义士的故事写成了两部戏文:《万民安》和《清忠谱》。仅从戏文的名字,今天的我们,就能读出苏州人对那些市民英雄长久的感念和敬佩。

有时候,人走远了,故事还在。



严鼎中学语文荣誉出品

文稿 | 严鼎

音频 | 严鼎

排版 | 张金香

统筹 | 孟滕玲 张金香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12163627

    谭嗣同,真英雄也。1897年9月28日。人虽走远,壮语仍在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