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归148】皆称奇,另一角度讲红楼

【北归148】皆称奇,另一角度讲红楼

00:00
17:54

梗概  


在1940年到1942年期间,在西南联大兴起了两个不同的红学讲演派别,一边以传统“索引派”为正宗的刘文典,一边用“比较文学”方法做以阐释的吴宓等西洋派。不过,刘文典讲《红楼梦》的次数并不很多,在这个联大教授的生活基本都陷入极端贫困的时期,他与其他教授一样,拿出了相当大的精力寻找额外创收的路子,好维持全家的生计。这便有了钱穆所说的“各地军人旧官僚皆争聘为谀墓文,皆馈鸦片”的局面。


人物卡片 


真实图片 

西南联大时代,刘文典在乡下居所书房留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莫莫老大

    谢谢岳南,谢谢谢涛,而今方知刘文典,大师风范,真想亲眼目睹其讲课时的风彩。

  • 此小扇兮

    可惜迟生几十年,没有眼福目睹大师风采

    哈哈学生 回复 @此小扇兮: 你出生早,更受苦。还是现在人幸福

  • 1897186gbnb

    坦诚地说,我认为研究红楼梦的都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书海漂游 回复 @1897186gbnb: 研究红楼梦的哪个不比你名气大呀?

  • 1395103fczh

    听至此,心向往之,如今的百家讲坛如能达否?

  • 观沧海_8r

    联大的学生即是苦难的,又是极其幸运的可以聆听大师的讲演。真的涨知识

  • 爱旅行的文艺女青年

    那时候的学生真是幸福,老师都是大师

    火柴_ax 回复 @爱旅行的文艺女青年: 关键人家考上的都是顶尖大学呀,才有顶尖的大师

  • 起个好名字有点难

    总感觉红楼梦被后人过度解读了

    春和景明_6 回复 @起个好名字有点难: 莫言曾说:一部《红楼梦》,毛泽东有毛泽东的读法,胡适之有胡适之的读法,我们也好像不能因为胡适之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而否定了他读《红楼梦》的心得。如果我们能够把曹雪芹从时光的隧道里拉回来,让他听听红学家们对他的《红楼梦》的分析,我想他很可能捂住耳朵落荒而逃。

  • cidiao

    干树枝一样的脖子

  • 听友267238160

    感谢作者及主播把这么好的作品带给听众

  • A闲在

    刘文典先生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