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艺数” “疫”无反顾 AI乐人生 为爱齐鸣

守护“艺数” “疫”无反顾 AI乐人生 为爱齐鸣

00:00
08:00

守护“艺数” “疫”无反顾 AI乐人生 为爱齐鸣

2020·数字艺术创作

艺·数 音乐科技 数字艺术创作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世间轮回 逆境重演

凤凰涅槃 爱之礼赞

逆境中“艺数”成为我们的救赎

坚守“艺数”使命 撰写生命礼赞


数字艺术创作专业应以培养艺术型的数字化人才为目的,以数字化音乐教育为例,拓宽音乐教育的新思路、创新音乐创作的新理念、谱写音乐思想的新篇章、强化音乐研究的新价值为宗旨,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来适当诠释与承载音乐,多方位立体式的展现该专业集科技与艺术为一体的学科交叉性、知识综合性与专业拓展性的学科特色。


文化多元化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传承同样是当今数字化音乐教育发展的又一趋势。因此,我们在《小AI学音乐》的基础上研发了《“艺·数”奥秘》系列课程,将在2021年推出,敬请期待。


本套课程将以师范生的学术背景为依托,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课程主要素材,遵循以数字化的艺术教育为宗旨,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数字技术的运用水平,此课程还将紧密联系传统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学、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等课程,始终做到在教授技术的过程中不忘突出音乐本体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

课程主题

一 历史中的“艺·数”奥秘

由中国远古的贾湖骨笛引出音乐与科技、艺术与技术的发展,再到西方由古希腊时期萌芽的音乐与宇宙、音乐与数学相关联的思想,探索艺术与技术历经工业革命后的协同发展与进步。

二 音·符中的“艺·数”奥秘 

从减字谱的形成、纽姆谱的发展、简谱与五线谱的普及开始讲起,进一步揭示智能化乐谱的应用前景,从而夯实人类科技进步为音乐文化发展与传承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 声音中的“艺·数”奥秘

从声音的本质和音乐的起源出发,引出《乐记》中关于中国古代对声、音、乐的理解;再到西方近现代不满足于传统乐音而创造的噪音音乐;而后发展到声音与科技结合的电子音乐:从以磁带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具体音乐,到后来的合成器音乐、数字化的计算机音乐。由声、音、乐打开“艺·数”之门,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呈现新的声音与音乐艺术。

四 唱片中的“艺·数”奥秘

在各类音乐作品的音响呈现中感受唱片技术发展下音响品质的逐步提升,在唱片技术的演进中见证唱片百余年的发展历史。

五 电影中的“艺·数”奥秘

主要对电影声音艺术以及数字声音的可视化分析进行探讨,从电影技术的维度来了解电影艺术的发展,体验电影中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感受创作中理性与情感的碰撞。

六 AI中的“艺·数”奥秘

引入“scratch图形化编程”与“万彩动画大师”,走进代码世界去寻找音乐的足迹。伴随着当下人工智能强势的发展趋势,音乐人工智能机器人小AI即将粉墨登场。

从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的理念来分析,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目的,将数字技术如何更好地融入到音乐艺术中,应用于音乐创作的各个层面,为音乐艺术服务,才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的目标。

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来进一步培养音乐审美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懂得什么是“好声音”。


当我们懂得了音乐史就是音乐通过技术传播的历史,而音乐中人们的审美也是通过技术来改变的这一基本道理的时候,就会对音乐科技的内涵有进一步求知的欲望,从而在这一宽广领域中,努力实践多项技术与各学科间的交叉相融,力争紧跟“艺数”结合的发展趋势而不断突破与创新,为“艺数”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夯实基础。



守护“艺数”,我们“疫”无反顾,因为那来自9000年前文明的先声,它一直在文明的进程中低吟着历史的回声,它是远古的音乐符号,更是文明的象征。它足以唤醒我们的文化自信让我们有信心更有恒心“疫”无反顾的守护我们的“‘艺数’人生”,坚守我们的“爱乐之路”,我们热爱音乐,更挚爱“艺数”;我们守护着心中的爱,为乐而爱,我们更坚信着人间大爱,为爱齐鸣。在守护的道路上,我们永怀一颗坚韧的心,勇往直前,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数字艺术创作团队 


导师:宋璐璐

课程主创:数字艺术创作团队

统筹、编辑:吴语赞

后期:李诚、刘十佳

END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