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08】别了,陈规旧俗 - 约翰•肯尼迪

【中文版08】别了,陈规旧俗 - 约翰•肯尼迪

00:00
07:16

约翰•肯尼迪


1962年6月11日于美国耶鲁大学[耶鲁大学,1701年建校,位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是美国历史第三悠久的学府,与哈佛大学齐名,1861年在全国率先授予博士学位。]








别了,陈规旧俗


首先,请让我衷心地感谢你们给予我的崇高荣誉。戴高乐将军曾多次将美国称作欧洲的女儿,而我今天非常高兴来到耶鲁大学——哈佛[即哈佛大学。参见本书《论人类的相互依存》一篇中的注释]的女儿。现在,可以说我与这两座学府都有着深远的联系:我曾在哈佛接受过教育,又在耶鲁获得了(名誉)学位。


无论如何,我今天都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站在这里。作为俱乐部的一名新成员,我一直在探索美国总统一职与耶鲁大学之间的深刻联系。我发现1878届的一名学员——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塔夫脱(1857—1930),美国律师及政治家,1909~1913年任美国第27届总统,离任后接受了耶鲁大学法学教授的职位。]曾担任过一届美国总统,从而为成为耶鲁的教授做了充分的准备。而1804届的一名毕业生——约翰• C•卡尔霍恩[卡尔霍恩(1782—1850),美国政治家,共和党领袖,先后在约翰昆西亚当斯总统和安德鲁•杰克逊手下任副总统,后于1832年辞去副总统一职。]自然而然地认为,副总统一职对于耶鲁学子来说为之过低,因此,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辞去副总统一职的人。


卡尔霍恩于180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而塔夫脱于1878年毕业,此后二人所进入的世界与我们今日所处的世界迥然相异。他们和他们的同代人在40多年的职业生涯致力于解决一系列意义重大的争端和矛盾。其中的一些争端引起了美国尖锐而激烈的分歧,而另一些争端则包括国家银行、公共土地处理、州权和联邦之争、自由与奴役之争、金本位与银本位之争等一系列曾经一度引人关注、令世人瞩目的问题。时至今日,这些影响深远、波及广泛的问题大多已经消失殆尽,但是现在我们国内的中心问题变得更加细小微妙、难以捉摸,更加纷繁复杂、棘手难解。它们不仅涉及哲学和意识形态中的基本分歧,而且关系到实现共同目标以及寻求纷繁复杂、顽固棘手难题的方法和手段。卡尔霍恩和塔夫脱所生活的世界固然有其顽固的难题和巨大的挑战,但那些问题并不属于我们,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也不等同于我们的时代。每一代人都必须摆脱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和陈规旧俗,所以,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必须停止反复重提腐朽过时的陈词滥调,转而面对崭新的现实。尽管这一现实前所未见、难以应对,但我们必须勇于面对。


因为真理最可怕的敌人往往不是谎言,无论这种谎言多么精心策划、蓄意编造、虚假牵强;事实上,真理的大敌乃是神话,那种亘古流传、使人信服却远离现实的神话。我们紧握祖先的陈规旧俗不肯放手,我们把一切事实都置于预先编织的解释说明中,我们往往坐享其成,却不肯花费半点力气去探索寻求。


我在国内听到的一些谈话就如同30年代中期遗留下来的老唱片。尽管30年代的争辩讨论意义重大、作用非凡、影响深远、效果显著,但却属于另一个世界,与今日相比需求相异,任务不同。而时至今日,20世纪60年代的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认同今日的需求,履行今日的义务。


如果现在人们仍然延续陈规旧俗来应对目前的问题,那么此刻就到了遏止这种倾向的时候了。在它还没有使我们陷入潮湿阴冷的沼泽无法自拔之前,我们应该彻底消灭这种倾向。


争辩讨论不可或缺,我对近几周的辩论满怀信心,尽管这种讨论到目前为止略显空洞、尚无实质,但这证明严肃的对话初露端倪。正是这样的讨论与对话给欧洲带来了经济社会各个成员间成效显著的团结与协作,以及经济无可匹敌地迅猛发展的十年。但是,我们不要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国家、错误的人民间开展错误的讨论,因为这样会滋生我们的疏忽大意,从而导致我们时代的问题不断增多、日益复杂。


约150年前,托马斯•杰斐逊曾经写道:“我们身处的新环境呼唤新的词汇、新的语句,需要旧词换新颜。”今时今日对新的词汇、新的语句、旧词换新颜的需要远比杰斐逊时期更加真实、迫切,因为美国起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有一个节目叫做:让世界列车停下吧,我想下去。但你们却无法那样做,因为你们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今时今日,你们必须投身于对那些汹涌来袭的事物、问题的解决应对中,你们必须要运用最精确复杂、缜密周到、明智专业的判断来解决问题。如能团结一致地应对我们时代真正的问题,我们就能够激发想象力并从中汲取力量,从而重新向世界展示自由社会所具有的无比强大的生机与力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