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康德:先验理性论丨④ 理性宇宙论的幻相(二律背反)和理性神学的幻相(理想)
 3.13万
试听180

112 康德:先验理性论丨④ 理性宇宙论的幻相(二律背反)和理性神学的幻相(理想)

00:00
12:50

100天打卡 听完本期节目,请在下方留下心得或打卡,坚持100天后就有变化!

进阶第2季 ·人诗意地栖居(点击收听)

本期要点 

1、在理性宇宙论层面,当知性范畴运用到宇宙的理念时,就会出现错误,出现幻相,这就是四个二律背反。

2、理性神学的幻相叫理想。


理性宇宙论的幻相(二律背反)和理性神学的幻相(理想)


理性宇宙论的幻相:二律背反


当知性范畴运用到“宇宙”的理念时就会出现错误,这就是理性宇宙论的幻相——二律背反。


什么是二律背反?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针对同一个对象,两个论题正反相对,但各自都成立,各自都符合逻辑,都能自圆其说。


当范畴的质、量、关系和模态这四组范畴运用到“宇宙”这个理念时,就会导致四组二律背反的出现。康德要做的就是揭示这其中发生错误的原因,这也是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最重要的部分。

 

四组二律背反

第一组

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第二组

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纯的部分复合而成;

反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复合的,没有单纯的东西。


第三组

正题:世界中除了自然因果律以外,还有自由,或者还有自由的因果律;


反题:世界上没有自由,只有自然的因果性。



第四组


正题:世界上有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或者世界的原因;


反题:世界之中或世界之外都没有绝对必然的存在者。



我们这里主要讲第一组和第三组二律背反。



第一组

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这两个命题放在一起是矛盾的,但在各自的范围内又都是说得通的。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两个命题能同时存在呢?按理说,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如果同时为“真”这就不符合理性的要求了。理性的要求是要找到那个绝对性,找到最后的那个“真”的东西。但现在可好了,两个命题是正反相对,但各自又能自圆其说。


康德认为,错误不在于正反题哪一方,而在于问题的本身——“有限” “无限”这些概念只能运用到现象界之中的,只能是说时空中的现象是有限还是无限的,但当你把这些概念运用到世界,运用到宇宙这个理性的理念时就会出问题,因为宇宙这个理念是自在之物的领域。范畴运用到自在之物领域,就必然会导致错误。


第三组

正题:世界中除了自然因果律以外,还有自由,或者还有自由的因果律;

反题:世界上没有自由,只有自然的因果性。


这一组二律背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康德非常看重的,这是一个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对因果性的一个讨论。前面说到,休谟提出了对因果关系认识的颠覆,这也是对自然科学的挑战,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摧毁。所以康德在这里讨论这个自由和必然的问题就很重要。必然是什么,就是因果的必然性,是自然的规律。而自由呢,就是心中的道德定律。



对必然和自由的讨论,也可以看作是康德整个哲学的入口。现象界讨论的都是必然的问题,自在之物讨论的都是自由的问题。


回到这个二律背反,康德是在讨论什么?


正题中说到了,世界中除了自然因果律以外还有自由,或者还有自由的因果律。什么意思?世界中的一切首先是要遵循自然因果律的,自然因果律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存在总有其存在的原因,宇宙就在这个因果系列中的。在一切的事物中,你总是能找出一个原因出来,那么当你去无限制找下去找到最后,总有一个使一切发生的最原始的原因,这个是什么?就是自由因,最后的落脚点是在自由层面,追溯到最后要找到那个推动世界发展的第一个力是什么?是自由因,所以这是正题强调的。


但反题呢?世界上没有自由,只有自然的因果性。意思是说,如果世界上有自由因的话,就违背了自然的因果性了,有自由因就会破坏因果律了,因为自由是没有原因的。如果你说有自由的话,那么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规律了,而不遵守因果律,那么这个世界就乱套了。但实际情况是什么?你必须要遵守自然律,太阳东升西落、自由落体,这些都是亘古不变的,你说有自由,你能改变这些吗?不能。所以,反题强调就是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是没有自由因的,只有因果必然性。


那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正反题都在用因果律说事儿。正题说,要遵循因果律,无穷地追溯原因,一定有一个最初的原因,那就是自由;反题说,没有自由,因为如果有自由因,就违背了自然因果律。


于是,这两个论题各自都说得通,但是放在一起又都是矛盾的了,这个矛盾其实就是自由和必然的矛盾。一个说有自由没有必然,一个说有必然没有自由。


这一切错误出在哪儿?就是把理性的理念——宇宙当作一个可以认识的对象,将知性的范畴运用到这个理念层面导致的。把理想的统一性当作了现实的统一性,而陷入到自由和必然的矛盾中去了。


但这个自由和必然的矛盾,康德认为是可以解决的,关键在于变换切入的角度。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康德把这个世界划分为现象界和不可知的自在之物。我们看到的这个现象界,看到的是事物的表象,这个领域遵循的是自然规律,是遵循的自然的因果律。但还有一个不可知的自在之物是引起这些表象的原因。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苹果,其实看到的只是苹果的表象,那么还有一个不可知的自在之物是引起表象的原因,苹果的物自体便是自由因。于是就可以得出,自然因果律和自由因在各自的领域存在是互不干扰的。这样,必然和自由的问题就解决了。


在现象界是“知性为自然界立法”,一切的表象都要符合这套知性的范畴规则,这就是自然的规律,在现象界没有自由因;而在自在之物领域,“理性为自身立法”,这个物自体是有自由因的。这个领域也是康德认为的实践领域要去探讨的,“人应该”的问题,自由因就是那个最原始的原因,人正是因为有了“应该”这个能动性,才使其有了自由因。


康德为什么如此看重第三组二律背反?因为对这个矛盾的解决也是康德哲学的总体脉络的体现,关于必然和自由的讨论也是他两个世界各自遵循的原则。


 

理性神学的幻相:理想

当知性的范畴运用到“上帝”这个先验理念时,就产生了理性神学的幻相——理想。



也就是说,把“上帝”当作一个可以认识的对象时,就会出现错误。康德一一批判了史上关于上帝存在的理论证明,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上帝只是从外部事物和人的思维概念中概括出来的理想而已,是人性自我完善的产物。


以往的哲学家试图证明上帝是存在的,并不是具有客观现实性的,这个上帝的存在其实仅仅是人的一个理想罢了。通过对理性神学的幻相的批判,也表达了康德对以往形而上学的批判态度。


 关于先验幻相的问题,我们从整体上回顾一下。



一个总问题,知性范畴运用到理性的理念后就会产生错误,产生幻相。在理性心理学领域,产生的幻相叫谬误推理;在理性宇宙论领域产生的幻相叫二律背反;在理性神学领域产生的幻相叫理想。


康德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揭示幻相中存在的错误。但是我们需要强调一点,先验幻相的产生是人们误用了理性而造成的结果,误用是什么意思,就是知性越界使用了,知性本来只能在经验范围内运用,现在运用到超验的领域,这就是误用。这也是理性本身的自然秉性的体现,最后导致先验幻相和传统形而上学的问题。


但理性的理念本身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理性的理念本来就是可以静静地待在那里,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方向的。不能因为理性的误用而破坏了理念本身的美好存在。


这些理念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存在。尽管前面康德用了大量篇幅去说这个幻相问题,是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因为幻相是理性的一种误用导致的。但不能因为理性的误用而扼杀形而上学的存在。只要理性还要对经验知识进行更高的综合,那么就会有反映理性的这种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存在。


到这里就解决了一个问题,也是我们最初提到的——作为一种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是可能的,这也是传统的形而上学可能性的问题。


既然说到了作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是误用了理性的结果,那么能否正确地使用理性?就是说形而上学作为科学何以可能,该怎么回答?这是康德提出的一个议题。这个答案留在了实践的领域,理性在其中便可以发挥出作用了。这个领域也是我们之前说到的“自在之物”的领域,自由的领域。

精选用户评论
  • 小小青椒丿

    节目做的太好了,偶尔有空就来听听,但是最近发现了个小问题,我想听听笛卡尔的哲学,竟然没有,

    书杰 回复 @小小青椒丿: 笛卡尔有的,在第61期

其他用户评论
  • yang119615

    哈哈感性就是人民,知性就是政府,理性就是我党!

  • 水镜居士

    不用说,康德的智商很高,他构造了复杂的哲学体系,但他留下了一个足以诱惑我们小的窗口,那就是所谓的“自在之物”或者翻译成“物自体”,也不知道英文的原文是神马,反正这两种翻译都太费解,好奇心驱使我不愿意人云亦云,邯郸学步,囫囵吞枣的咽下我本质上不理解的东西,我偏要了解所谓的“自在之物”。为此,我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拉玛纳.马哈希、克里希那穆提、马哈拉吉的书或言论集,赛斯,以及肯.威尔伯的《意识光谱》,对所谓的自在之物也有点心得。顺便提一下,罗素只用了不到一万字就把康德的理论给否了,不过看样子罗素谁也看不上,在他的《西方哲学史》里,没有几个哲学家让他给予大方的褒奖的,除了斯宾诺莎的人品。

    1358740wmpd 回复 @水镜居士: 黑格尔小逻辑对批判哲学的论述很精彩

    乐在途中678 回复 @水镜居士: 抱着学习物自体概念理解笔记的心态看了您的评论,结果您忘了说探究的结果

  • 1358930hsmx

    第一组二律背反是因为迄今为止,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仍然是有限的。

  • 华丽的BBQ

    我包月用户,怎么领取逻辑图啊

  • 11_mp48j

    好难呀,还得多听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