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78期:最好的人生:不勉强,不将就,不在意

2020-1078期:最好的人生:不勉强,不将就,不在意

00:00
13:18


-有书君说-


你有没有同感:


平时学习还不错,但一到考试就名落孙山;


特别在乎一个人,但总是患得患失;


非常想要做好某件事,但结果总是不如人意......


事实上,越担心失败,结果就越坏,这种现象心理学中被称为“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效应”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一起和有书君来看看吧。


三分钟心理学,带你看穿人心。

有书【心理】栏目,一直会在每周三清晨六点半,给你直达心灵深处的力量。




前几天,又一对夫妻离婚。


高梓淇和蔡琳的婚姻,可以说是恩爱的教科书了。


两人相识相爱,像极了那句老话:“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一个在中国,一个在韩国,相隔两千公里。


一个因《还珠格格》中的萧剑,展露头角之后,便再无水花;一个爆款剧从不间断,《情定爱情海》、《杨门虎将》、《新醉打金枝》,每一部都是经典。




但高梓淇初见蔡琳,就颇有好感:


“第一次见到蔡琳,就觉得她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女孩。”


“看到她语言不通,很是怜惜,就想多帮帮她,接触多了,就确信她就是那个自己要爱一辈子的女人。”


为了更准确地表达,高梓淇说每句话,先把中文翻译成韩文,再把韩文翻译成中文,反复确认翻译没有问题,才发出消息。


高梓淇的执着与浪漫,很快打动了蔡琳。


“我真的很感动,当时想世界上会有这么浪漫的男人吗?浪漫不需要很多钱,最重要的是用心,我觉得他真的是很细心的男人。”


她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每一份浪漫。


恋爱时,高梓淇每天送一束花,即使枯了,她也认真保存,时时看看。


每一次约会,她总留下一份美好。


去马尔代夫,她带回许多贝壳;去巴厘岛,仍是如此。甚至当时的房卡,她也带了回来。




“让你做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是高梓淇的口头禅。


求婚时,他说:“嫁给我吧,我会让你做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婚礼上,他说:“蔡琳,这一天你终于成为我的妻子,我特别开心,我会好好爱你一辈子,让你成为最幸福的女人。”


即使婚后,他仍旧是说:“我的女人蔡琳,从今往后,你要咋就咋。”


那时的蔡琳,笑起来,眼里总是闪着光。


她很满足,“即使我一无所有,我也会是个发光的女人,因为你看我的眼神,就能让我发光。”


她很幸福,“一切都很完美,完美到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会有像我这么幸福的新娘吗?”


可仅仅6年,当初的幸福模样已不在。


短短几句话,两人便是说了再见。




为什么深爱彼此,却走不到最后?


其实,跟我们的常识相反,很多事情,越是在意,越是容易失去。


心理学中有一个“瓦伦达效应”,它源于美国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


几十年来,瓦伦达走钢索,从未出过任何事故。


73岁,他决定走完最后一次,就宣布退休。


告别演出,仅仅做了两个动作,他从数十米高的钢索上摔下,当场身亡。


他的妻子说:

“最后一场演出前,他反复告诉自己,这场表演很重要,绝对不能失败。他太想成功了,变得患得患失,无法专注于事情本身。”


这就是“瓦伦达效应”,在意过头,非理性的压力会引起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良反应,越是容易失去。


恋爱亦是如此。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位女性为相亲对象做的图。




从学历、职业、颜值,到上进心、行动力、价值观,一一打分对比。


层层筛选,严苛至极。


在意是否匹配,其实不是问题。


问题是他们背后深深的不安,就像一位985相亲局上的女士说:“如果我选错了,会不会我的人生就被拉低了。”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一针见血,谈到:


“因为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竞争体系中,学习、工作上的成功,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然而他们忽略的是,婚姻并不会因为有成就感而幸福。”


他们的每一步,从大学、到工作、再到恋爱、结婚,如履薄冰,深怕一步走错,人生就完蛋了。


一位男士谈到自己的父母,北大女博士,配上人大男硕士。


然而,两人都沉迷于学术,完全不在意人情世故,家里总在争吵。


你看,“过得体面”和“过得幸福”,截然不同。


如果一个人希望永远走在正确的路上,伴侣、爱情、婚姻,都得没有瑕疵。


当彼此不够上进,陷入低谷,开始暴露缺点,越是在意,越是试图改造彼此,也越是失望。


婚姻这场马拉松,从开始的那一刻,或许他们就奋力奔向了反方向。


婚姻也是如此。


阿娇曾在节目中谈到自己的婚后生活。


筹备婚礼,“心里希望老公多操心一些,但还是自己默默做了所有事情。”


遇到矛盾,“希望老公能迁就包容自己,但为了避免吵架,自己还是会主动先去哄他。”


即使买个包,也要小心翼翼,犹豫再三。仅仅是因为老公无意中说了一句:“你买包不看价钱呀?”


仅仅16个月,再次面对记者的提问,她斩钉截铁:


“两人的婚姻已经没有回转余地,自己不适合结婚,没有必要。”


而高梓淇和蔡琳的离婚,或许在他们相处的细节中,早有迹象。


还在恋爱时,高梓淇跟朋友聚会,喝多了,回家就直接睡了。


等到蔡琳打去电话,高梓淇早已睡沉。


那天晚上,蔡琳便一直打,一直打。


第二天醒来,高梓淇第一时间拨了回去,只听到一句:“就这样吧,我们结束了。”


越是缺爱,越是在意。


于是,风吹草动,都如临大敌。一些浪漫,就感到对方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通没接听的电话,就认为对方根本不可信任,拔腿就跑。


把每一天的日常,过得如同打仗,长此以往,谁不会累呢?


那些我们珍视的,像是手中的沙子,越是紧握,越容易失去。


面对一件事,越是在乎,就越容易犯错;


面对一个人,越是在乎,就越容易卑微讨好;


面对一段关系,越是在乎,就越容易失去自己。




或许你努力的方式,也正在破坏一段关系。


如何走出这样的状态?


“三分钟心理学”充电时间


科学地认识压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利用了八年时间,追踪3万人的生活,发现:


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会经常失眠,内分泌失调,并且诱发癌症或心脏病,最终使得死亡风险增加了43%。


相反,不认为压力有害的人,即使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也比压力较小的人死亡风险更低。


你看,重要的不是告诉自己:“多大点事,不要在意。”而是友好地看待伴随而来的压力,跟它好好相处。


比如说,对方没接到电话时,你心慌、呼吸加快,甚至声音发抖。


通常,你会告诉自己:“没什么好担心的,没什么好生气的,淡定!”


实际上,类似的话语会加重负面情绪,并且在从侧面暗示自己:“我无力应对。”


研究发现,仅仅换句话,就能极大程度地改变结果。


你可以注意到你的身体反应,比如声音、呼吸、心跳,然后告诉自己:


“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呼吸加快可以帮助我的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心跳加快是身体为了我的行动在作准备。”


承认自己的状态,是找到解决途径的第一步。


元认知,从本能反应到理性思考


什么是元认知?


就是你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和理解。


过度在意,往往伴随着灾难化的想法。


但这些想法,究竟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我们可以作为自己人生的旁观者,思考两个问题:


如果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将会发生在他身上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


这件事,真的那么可怕,他真的无法应对吗?


举个例子。


一位朋友在家全职带娃,老公出轨三次,她却无法离开。


她最大的恐惧是:离婚以后,没有钱。


我对她说:“他每个月给你3千,一年给你4万。你用4万块,换现在的生活。看你觉得值不值啦。”


半年后,她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这句话能帮她走出来灾难化想法,只是因为加入了现实的考量,帮她仔细地看了看“最坏的事情能有多坏”。


你看,当我们不再自己吓自己,世界会开阔许多,也能活得自如许多。






“越在意,越容易失去”,它的核心其实不是在意,而是伴随在意而来的非理性思维。


让我们为了一个遥远的、可怕的、尚未发生的事情患得患失,看不清眼前的道路,失去那些真正宝贵的。


在人人似乎都焦虑迷茫的时代里,“瓦伦达”效应无处不在。


很喜欢冯唐的一句话,或许这也能让你因过度在意,而起起伏伏的心静下来:


我们的生命总有起起伏伏,日日是好日,你一生中没有一天是坏日子,都是正常的日子,用平常心去看待。


点亮【在看】,愿书友们,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亦或是感情,都能更好的专注过程,把握当下,看淡结果,一切才会水到渠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糖有点甜520

    我们的生命总有起起伏伏,日日是好日,你一生中没有一天是坏日子,都是正常的日子,用平常心去看待。

  • 做好自己开心快乐

    想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