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人的规矩

4-中国人的规矩

00:00
05:56

中国人的规矩

 

在我们不遗余力地“国际化”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本土化”的优秀遗产。大家好,我是一介书生。中华民族是极其讲究“规矩”的民族。小时候,家里来客人,或是到别人家里做客,父母总会跟我说,小孩出去要懂规矩。见了长辈要问好,吃饭要有吃饭的规矩,比如不能两根筷子垂直插在碗里,不能拿筷子去敲碗,离自己太远的菜不要去夹。后来知道,西方人把这套叫作餐桌礼仪。到了学校里,老师也告诉我们,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些规矩呢?其实中国的规矩,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周朝的时候,周公姬旦制定了《周礼》,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婚丧嫁娶,日常行为等都做了规范。比如,夫妇成婚之后,新人要请双方父母来家里做客,为双方父母做饭等等。可以说,是把孝道和做人的道理,写成一种制度,让全体老百姓执行。另外,对于领导阶级,《周礼》则严格划分等级,什么样的领导,可以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可以拥有什么样的职权,都记载得很清楚。比如诸侯的城墙,不能高于多少米;诸侯家中如果进行歌舞表演,则舞蹈的人数不得超过多少人。这样做就是为了明确尊卑,明确等级。所以曾仕强老师会说,礼就是条理,条条有理。大家的轨道都变得很清晰。大家听到等级,也许觉得很封建,但等级在我们身边处处存在。公司老板的等级,和一个新进公司的小职员,肯定是不一样的。儿子也不能没规没矩,把父母呼来喝去。甚至中国人在打仗的时候,都十分有条理。擂鼓进军,鸣金收兵。武将之间单挑,先要互报姓名,然后在单挑时候,旁边士兵只能站着,不能一窝蜂打群架。所以,中国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因为一切都讲礼,一切都条条有理。周公制定《周礼》可以说是法良意美,所以孔子会非常推崇周公。但可惜的是,在春秋和战国时期,列国都不再遵循周礼,孔子感叹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换句话说,大家都没规矩了,没大没小了。在鲁国权臣季氏的家里,居然堂而皇之使用了八佾的规格。八佾是舞蹈的行列和人数,一佾指一排八人,八佾,也就是八排六十四个人。然而根据周礼,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周礼》也就是被这些人彻底给破坏了。说道司马昭,我就想起了曹操。那时候,曹操陪汉献帝去打猎。然而在打猎过程中,曹操抢夺了汉献帝的弓和箭,一箭射死一头鹿。朝廷的执事者看到是皇帝的金鈚箭,就大喊:“皇上射中了”,于是众官三呼万岁。这是曹操跃马而前,拦在汉献帝面前迎受。众臣尽皆失色,关公此时就想手起刀落,将曹操斩杀。刘备认为投鼠忌器,会伤及汉献帝,就示意关公不要贸然行动。曹操的这个举动,也是在破坏应有的尊卑之礼,也就是在破坏规矩。所以传统中国人普遍对曹操没有好感。曹操的子孙后来也被司马昭给收拾了。曹操怎么对汉献帝的,司马昭就怎么奉还给曹操的子孙,真是天道好还。

 

当然,春秋战国的乱世结束,全国回归大一统之后,统治阶层重新恢复了礼法。社会重新走向正轨。到了宋明时代,一些理学家对于礼法有些变态地执着,过分推崇贞节牌坊,三从四德等等,于是到了五四运动时期,就认为礼法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罪恶,是“吃人的礼教”,从而加以打到。从此之后,中国似乎就不再是从前的礼仪之邦了。现在中国人的礼仪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古今中外的都拿来乱用一番。我们这些后人实在有些愧对祖先的感觉。不管怎么说,我们应该对古代的“礼”保持欣赏、赞叹和崇拜之情,认为这是我们中国伟大的人文遗产,不应采取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还是这句话,在我们不遗余力地“国际化”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本土化”的优秀遗产。我是一介书生,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