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全球史视野下的清史

001.全球史视野下的清史

00:00
17:07

新亚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开始讲清史。


解读清史的新视角


第一讲,我想从全球史语境下的清代历史说起。因为一开始在思考讲述清代历史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迅即意识到,时至今日,我们这一代学者讨论清史,应该与前几代历史学者稍有不同。我们今天无论如何不能只讲清代中国人的历史,只讲满汉关系。我们必须打开历史的视野,从全球史视角讨论清代历史。


清代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王朝,是我们“前朝”的“前朝”,和我们当代政治、社会有很多关联度。就历史叙事而言,清代历史又和我们政治史中的近代史相重叠,属于一百多年革命叙事架构中的反面。


其实,在过去一百多年当中,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是很有问题的。本来,作为“前朝”的“前朝”,我们这一代对清代历史的认识应该像理解汉唐宋元那些中古朝代的历史一样,不应该有那么多的价值观植入。


根据革命叙事,清代历史除了一个康乾盛世可以说说之外,基本上从清代早期满洲入关开始,就只讲满汉冲突。进入十九世纪之后,又因为西方因素的进入,发生了鸦片战争,因而此后的历史叙述,就显得特别压抑,与近代史相重合的这部分清代历史,充满着悲情、阴谋。用过去那一代史学家的话说,清代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反抗统治者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入侵的历史。


传统叙事当然也不是捕风捉影,列强对中国资源、市场、廉价劳动力的觊觎,也是一个事实存在。只是这些事实存在,在整个近代史,特别是整个清史叙事中究竟应该占有怎样的地位;近代中国、清代晚期的历史趋势,究竟是什么样子,可能还值得重视和研究。我们这个课程,就希望在这个方面,从全球史的视角提供一个新的解读方向,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尤其是辉煌与失误。


任何讲述都不可能没有价值观。不过我们在讲述清代历史时,我想尽可能保持一个价值中立的立场,尽量用事实说话,回到历史本真上去。其实,历史学最重要的价值、历史学最重要的生命力在于真实,而不在于正确。因为历史不存在正确错误问题,历史只要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这样我想在这个课程当中用一种比较超越的立场,用一种比较宏大的视野来观察清代历史的全貌。


全球化下的中国与世界


在过去五百年当中,大约从明代中晚期开始,中国其实已经深度卷入到全球化当中。从那之后,但凡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情,都会在中国历史当中有个或积极或消极的回应。像英国工业革命,中国没有及时回应,衍生出许多问题,我们后面会专题讨论。


至于后来所说的法国大革命,中国也没有及时反应过来,更不要说回应了。但历史没有办法超越,法国大革命代表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方向,这种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迟早都会在中国,在世界各地引起回响。中国在一百多年后,至1911年发生辛亥革命,如果从大历史来说,其实就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回应,终结帝制,构建共和。


图片6.png

处死路易十六


至于后来的十月革命,更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过去曾说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于这个新纪元,中国的回应最为及时。俄国人的十月革命是1917年,第二年,中国就涌现出一大批主张学习俄国革命的有识之士,有政治家,更多的是学者、思想家。


所谓全球史,当然是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别国的事件、思想固然会影响中国,同样,中国的思想、事件也会影响世界。中国因素,在过去五百年几乎一直是世界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最近的中美贸易冲突,实际上就是中国因素在影响世界。中国因素影响世界不是从这几年的中美贸易失衡、摩擦开始的。从全球史叙事来讲,在过去五百年当中,都能够看到中国因素在影响世界,比如十八世纪的中国,把全球的白银都吸过来了,形成了巨大的贸易顺差,反过来会影响西方。因此这次清史课程我想从全球史角度来切入,而不是从宫廷剧角度,讲那些普及性的、大众性的东西。


大航海的冲击


人类自从出现社会形态,就一直处于交流之中。我们经常会说,自力更生,其实这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一种精神安慰。“自力”如果能够“更生”,人类就不需要交流来往了,就可以孤守住自己的家园,不与任何人来往了。古人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只是一种期待,而且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交往是人类进步的前提,没有交往,就会凝滞。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的交流就非常充分。十五世纪,人类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大航海时代一下子把世界弄小了。原来大家觉得世界太大了,先秦时期的中国人知道大九州、小九州,六朝时期法显和尚并非计划,也照样飘洋过海到了美洲。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大事件,民国时期章太炎等人都有专文讨论。其实,法显那时并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按照一个方向走可以走回来。所以法显发现美洲,没有办法与后来的地理大发现相比,法显只是无意中创造了历史。

到了十五世纪,人类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可以这么走过去。欧洲的一些航海冒险家,敢于突破过去航海技术上的禁区,能够绕道非洲,到亚洲来。


图片7.png

新航路开辟


大航海时代对后来的中国历史叙事影响非常大,没有大航海时代的发现,西方殖民主义不会东来,东方和西方不会接触,中国就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我们今天讲中国,概念很明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孔子讲的中国在鲁国,很小的齐鲁地区。齐鲁地区作为中国文明的中心,把华夏文明往周边辐射,我们看到孔子时代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经过中国文明的影响,慢慢都成为中国。孔子之后不久,你再说楚国不是中国,那楚国人就不干了,因为中国的概念扩大了。当然,周边族群的文明贡献也相继“中国化”。这是中国历史的主题,希望将来有机会专门讨论古史中的中心文明外溢与周边文明逐渐中国化的双向互动问题。


西方殖民主义东来以后,周边国家慢慢脱离了中央帝国,脱离了华夏文明,接受了西方文明。这是大航海时代导致的全球化,中国就在这种全球化的背景当中受到影响。这个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应该说是正面的。在大航海时代的冲击下,经过清代三百年的变化,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中国本身在外部压力下进行调整,慢慢走向了现代国家的建构。


一切都是贸易问题


从全球化的背景来观察过去的五百年,还有一个东西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那就是全球贸易。全球化不仅仅是人类文明的交流,还是贸易的往来。今天中美之间的摩擦冲突是贸易问题,过去也是贸易问题。因为人们之间的来往是最实在的,亲戚走动,礼尚往来,是一个物质的东西。只进不出,亲戚肯定是走不下去了。你家的孩子结婚,我送一万块钱,那我家的孩子结婚,你当做好像没这回事,吃一次亏怪我自己,连续吃亏我肯定不干了。人际交往是这样,国家和国家之间也是这样。贸易强调的是自由、互动、互利、共赢,只想单方面挣钱是做不到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贸易在几百年中是起起伏伏,由于一直找不到自由贸易的原则和办法,中国的四民社会一直没有打破,中国的市场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市场不能充分开发,人民就没有充分的就业和收入,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不能通过贸易自由原则充分世界化,那么就一定会与世界处于某种程度的落差。这不是当代积累的事情,这是全球化之后,中国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清帝国没有完全解决,中华民国也没有完全解决。


读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等著作,我们很容易体会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当贸易充分化的时候,资本主义从早期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资本高度过剩。没有钱是不好的,钱过剩也是个问题。这时候资本需要一个出口,资本不能长时期存在银行,因为资本本身就是银行的,它在银行不能生息,必须要放出去才能生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来处理贸易的自由往来。过去的几百年,中国有做得非常好的时候,全球资本进入中国;也有做得不好的时候,构成了世界性的恶性互动,比如在近代开篇的时候,后面我会专门讲。为什么在十八世纪中国最好的时候出现大问题,导致十九世纪的衰落、战争,甚至相对贫困化。比如近代开篇的那场战争,不论我们如何解读,这个战争就是因为全球化背景下贸易失衡,或不均衡。


图片8.png

签订《南京条约》


在农业文明背景下,中国的社会结构就是士农工商固定的四个阶级,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在于农民和手工业者这两个庞大的阶级不消费,不消费当然稳定了。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辈子不会换几次衣服的,等到你们这一代人,三年不换衣服,那都不好意思见人了。但是中国古典社会结构的超稳定性就在于他不消费,农民和手工业者有那么一点钱,一辈子就过下去了。到了近代全球化背景下,不消费就成了问题。这次中美贸易摩擦就看得很明白,你不消费,美国的东西卖不掉,贸易就会失衡,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


三次大转型


在全球史背景下,清代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转折的最后一个转折——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中国历史的大转型有三次,第一次转型是从混沌状态走到殷周之际的宗法社会。中国社会一直走到今天,是一个在宗法背景下的稳定性,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各自建立起一个小的人际关系网络,大家都在这个网络中做事情。这种宗法结构并不是负面的。第二次转型是从封建体制走到秦汉之后的郡县体制。封建,就是封邦建国,周天子任命你当鲁国国君,这块地就封给你了,你就在这儿建国。到了周秦之际就把这个体制给打破了,废除封建制,建构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体制。直到今天,这个体制仍然维持着中国社会的稳定,现在的省相当于郡,之后是县,两级管理体制,当然我们现在把它加大了。


在清朝的历史表达当中,全球化给中国历史带来的重大变化,就是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国家社会。唐德刚先生将这个过程表述为“历史三峡”。按照他的分析,我们今天依然身在其中。按照唐先生的看法,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走完这段历程之后,中国和世界的一致性才真正完成。一致是别致的前提,中国面对工业革命而走向世界,就是要与先发的工业国家寻找一致,寻找共同利益。当中国真正完成与世界的一致性的时候,中国的个性一定会更加张扬,而不是萎缩。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并不是工业数值的测定,不是说中国的工业产值要达到多少。向工业文明转型必须要完成两个指标,一个是工业化的人口就业率,另外就是城市化人口的居住率。如果这两个指标达不到90%以上,就不能叫完成工业化。


中国完成工业化、城市化之后,90%以上的人都在城市居住、就业,这会导致中国的人伦社会关系重新调整。一百年前,五四的思想家比如陈独秀、吴虞等,都讲传统的儒家伦理不合乎现代中国,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农业文明是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当中,人们有一种伦理的自觉和道德的自觉。人们不会随便骂人,因为你可能骂的是自己家亲戚。但是到了工业化、城市化的状态下,人们就很难再找到这种关系,这时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会有一个调整,不再是伦理的自觉,而是需要一种契约,需要一种制度安排,一种大家共同遵守的伦理道德。这就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差别,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和世界一致。你可以在国体上,在形象上,在血统上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在一些伦理规则上,在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上,那就不能再动不动的找关系,只要找关系,工业化的转型就没有完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诺玉教育规划

    马老师讲得很好,历史在于真实,不在于正确

  • janbow

    从中国历史大变局追过来的,马老师的课值得听,不管是从历史事实还是观察历史的角度,都让我受到很大启发!

  • 13761319bqo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