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堂大学医学部教授天野笃医生诠释日本“医道” 1.1

顺天堂大学医学部教授天野笃医生诠释日本“医道” 1.1

00:00
05:30

第一章

磨练心智

——为社会,为他人去生活



1. 不适合当医生的人


在医院里工作了30多年,时不时会碰到这样一种医生,你会由衷地认为「这种人就不适合当医生」。


举个最平常身边的例子。大家去就诊的时候,大概都碰到过这样的医生∶他基本上不看讲述身体不适的病人的脸,自顾自地一个劲地写病历,或者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的显示屏看。


医生是消除人病痛的职业,要与人面对面,要一边熟悉病人一边诊断病情,治疗病症。如果看到有人站在门口表情痛苦的话,临床医生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就是会主动问一句∶“你怎么了?”


但是,失职的医生往往不认真听病人的诉说,会随口不以为然地指责对方∶“你年纪一大把了,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引导患者说出难言的病情是医生的最基本职能。我认为能站在患者的角度认真倾听,进而摸清病症,找到病人诉说的本质,是一个好医生的基本条件。如果有医生工作中无视这一点的话,我觉得在这个时点上他甚至就属于一种“犯罪”。


我是外科医生,做手术要给患者的身体动刀子。因为自己的专科是心脏病,所以患者大多是些命悬一线的重症病人,也就是说,手术万一失败,就会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


收下患者并给他开刀动手术,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严肃事情。所以,我一直都对自己说∶“万一重复两次同样的判断错误,那就一定要坚决地退出医生这个行当”,也以这样一种决心在鞭策自己。


另一方面,没有这种意识的医生其实很多。那些手术中遇到预想不到的事态自己先崩溃的医生,那些只顾做手术却不讲究结果的医生,那些重复做没有安全保障的“科研性”手术,其实在伤害患者的医生……我觉得这些医生都应该马上把医师执照交回给国家。


还有那些把自己的私生活看得比病人更重要的医生。当然,我并不是要说不可以有私人时间,而是既然从国家领取了医师证书,那至少应该把病人放在首位。若是把回家放在首位,医生就会从容忍自己「办不到」,「没方法」开始,发展到治疗上出现松懈,变得不严谨。对于病人不能允许有“差不多行了吧”的做事态度。


乘电车时大家会把座位让给身体不方便的人,这样的道德观对于医生也有必要。


这就像带孩子一起乘电车时会让孩子站着一样,必须是一种非常自然的举止。暑假里上电车时,却会碰到父母站着让孩子坐的这种情形,我觉得这很奇怪,甚至感觉这种早期道德教育完全颠倒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如果日后成为医生很令人担忧。


如果是这样的人,我们必须给与指导,从日常做起的训练也很有必要。经常主动和患者打招呼,首先问问他们“你需要什么帮助吗?”,“你怎么了?”认真听取对方讲的话,通过他的话抓住其讲述的内容本质,这样才能做出下一个正确的行动。刚刚下到第一线的实习医生一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十分有限,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去报告指导医生好了。


医生的工作就是对病人尽心尽力。也不仅仅限于医生,工作的意义其实就在于能对社会起到多大作用。因此特别希望创造明天新时代的年轻人,能够时刻磨练为社会为他人的精神和觉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