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3-伤寒类证-温病1章

卷13-伤寒类证-温病1章

00:00
10:12
卷13-伤寒类证-温病1章

温病者,春时之感于风露者也。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秘,阴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阳强不密,即冬不藏精之义。
四时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木火司乎生长,金水司乎收藏。
冬时寒水当令,阳气潜伏,宜顺天时,以藏水精,精藏则相火不泄,肾阳乃秘。
若冬不藏精,坎阳泻露,相火升炎,孔窍常开,是以易伤于寒。
寒束皮毛,相火莫泄,虽当冰雪之天,实行曦赫之令。
及其令气一迁,寒去温来,袭以春风,开其皮毛,营愈欲泄,气愈欲闭。
卫气敛闭,遏其营血,郁热燔蒸,温病作矣,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伤于寒者,因肾精不藏,相火发泄,外寒闭其内热也,
春必病温者,因卫气得风,遏其营血也,非叔和《序例》所谓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而为温病之谓。
此与若痉、若湿、若暍、若霍乱等,较之风寒之病,虽不同气,而实则同类。
热病论:热病者,伤寒之类也,故将伤寒同类之证,列于六经之后。
风、寒、温、痉、暍、霍乱等,皆是外感之病,故为同类也。
【006温病1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齁,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悬解】:
春温之病,受之少阳、厥阴两经,其初感则在少阳之经,其经尽则在厥阴之脏。
以其寒水不蛰,阳根失秘,当冬藏之时,而行春泄之令,风木发扬,不俟春交,相火升炎,无须夏至,其木火之气,久泄于蛰闭之秋,故胆肝之经,必病于生长之日。少阳、厥阴,实为春温受病之所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太阳寒水之经,主司皮毛,风寒外束,皮毛不开,经气郁遏,必见恶寒。
温家风露外袭,木火内应,感于太阳之部,应在少、厥之经。
木火当令,寒水无权,故但见发热,不觉恶寒。
风烈火炎,津枯肺燥,是以发渴。是其津血耗伤,最忌汗、下、火劫。
若发汗方已,阴亡火烈,木枯风飏,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风温为病,风性发泄,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
木邪克土,土败则身重,土气困乏则多眠睡。
胃逆肺阻,气道不通,则鼻息必齁。
厥阴之脉,上咽环唇,经络枯燥,开阖蹇涩,故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则亡脾胃膀胱之津,土燥水涸,故小便不利。
太阳之脉,起于内眦,少阳之脉,起于外眦,目系焦缩,是以直视。
风木疏泄,膀胱不藏,是以失溲。
若被火者,则益其肝胆之热,微则枯木贼土,而发黄色,剧则如神魂惊惕(痫),时筋脉瘈疭,黄变而黑,色若烟火熏之。
五行之理,病则传其所胜,发黄、瘈疭、惊痫,皆少阳之病气传于阳明者也。
《素问•诊要经终论》:阳明终者,善惊,色黄。
以土色为黄,而木主五色,木邪逼土,土郁则黄色外见也。
肝胆藏魂,故发惊骇。
《素问•阳明脉解》: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
缘甲木生于癸水,甲木之降,随乎戊土,甲木下降,而戊土培之,根深不拔,是以胆壮。阳明热甚而恶火<脉解语>,被火则胃热愈增,气逆不降,甲木升泄,胆气无根,虚飘浮荡,上侵戊土。
木者,阳明之所畏也,一闻木音,则土气振惊,畏其所不胜也。
惊者,胆胃之合病,阳根失培,土木皆怯也。
肝胆主筋,筋养于阳明,而滋于膀胱。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阳明之津衰,则宗筋不养,是以缓急失中,发为瘈疭。<瘈,急也。疭,缓也。>
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反折瘈疭,正此义也。血者,色之华也,火逼血燥,无以华色,色之黄者,加以枯槁黎黑,故形如火熏也。是皆缘于诊治之逆。
一逆尚可引日而待时,再逆则追促其性命之期矣。
温病与温疫不同,
温疫之热在经,因外感而内郁,原无里热也,
温病之热在脏,因外感而内应,原有里热也。
温疫原于外感,或但传经络,而病外热,或入脏腑,而病内热,视人里气之阴阳虚盛,各有不同。
温病原于内伤,而发于外感,热从内应,自里达表,无但传经络不传脏腑之理,即《内经》之热病也。
三日之内,病在三阳,三阳未伤,可用汗法,
三日之外,病在三阴,阴枯热极,必用泻法。
《内经》汗泻,俱是针刺,改而用药,汗宜辛凉之剂,泻以清润之方,滋其燥热,以救焚毁可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