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经典朗诵-01_乾卦《周易》第一卦

01-经典朗诵-01_乾卦《周易》第一卦

00:00
09:17

《周易》乾卦天机到底是什么天下第一卦中早已说明

《庄子·大宗师》中写道:“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欲望越强烈的人,天机越浅。

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便对天空无限向往,无限崇拜,却一直参不透其中的奥秘。

那么,人类追求了数千年的天机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或许能够在《周易》中找到答案。

乾卦是《周易》第一卦,上卦为天,下卦为天,“乾”本来就是天的意思,《整本》周易,只有这一卦最接近天机两个字。

天是一切的起源,一切的开端,它包罗万象,奥秘无穷。

乾,元,亨,利,贞。

这是乾卦的卦辞。元代表事物的开端,一切的开始;亨代表成长;利代表收获;贞代表贮藏。

乾卦的卦辞就是所有事物的一整个成长和衰落的过程。

与卦辞相对应的是乾卦的六爻,从初九到上九,正好是人生的六个阶段。

初九:潜龙勿用。

“潜龙”就是潜伏在水中的龙。真龙在没有发迹时藏在水中,这个时候应该潜心修炼,充实自己,避免过分暴露实力。

就像朱升对朱元璋说的一样:想要得到天下,一定要做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枪打出头鸟,一个人在没有绝对的实力前,韬光养晦才是最好的策略。

李渊起兵前,天下烽烟四起,无数人揭竿而起反抗隋朝,这个时候李渊在在做什么呢?他一边继续取得隋炀帝的信任,一边和匈奴签订契约,暗地里却招兵买马,这就是所谓的“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神龙修炼已经初见成效,这个时候就该出山拜访大人物,以取得赏识。

网络上非常流行一句话:融不进去的圈子就不要硬着头皮往上挤。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原则是互惠互利,你想让别人给你办事,别人也要从你这里得到等价的好处,只有你有了实力,对别人有了用处,才能够施展手脚。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句话说的是就算已经慢慢崭露头角,也不能放松修炼。真正的君子整天都要勤勉努力,就连晚上都不能放松警惕,只有这样才能够不出差错。

王安石在《伤仲永》中讲了一个天才少年变成路人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人不管到什么位置,在什么处境中,都要时刻进步,尤其是现在的知识经济环境中更是如此。

让人费解的是,现在还有很多人抱着“知识无用论”,浑浑噩噩。他们的口头禅是:“XXX高中毕业,现在还不是大老板?”

是,这个说法确实没错,错的是把偶然现象当作普遍现象来解读,来安慰自己,来满足自己的阿Q精神,获得精神胜利。一切没有数据的论断都是耍流氓,为了摆脱耍流氓的嫌疑,请看下面这张表:

学历不代表学问,也不代表能力,所以,现在努力也不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遇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也不要担心,不会有问题。

有了足够的实力,也有了正确的心态,剩下的只是等待时机而已。“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人最怕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缺乏抓住机会的勇气和魄力。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李世民抓住时机逼迫李渊起兵,历史的进程又会怎样改写呢?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经过不懈努力,神龙终于飞到了天上,这个时候就能够见到君主了。

古人称皇帝为“九五之尊”,这一爻正好是乾卦的九五爻,是帝王之相,也代表着事物发展的巅峰。此时已经达到人生巅峰。

上九:亢龙有悔。

所话说:物极必反,一个处于巅峰的人,不管怎么走都是下坡路,这个时候应该回头往身后看看,多想想如何保全自己。

韩信与张良同样身为汉初三杰,一个立下盖世功勋,最后死于妇人之首,另一个颐养天年,善始善终,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韩信不知退,永远不知满足,要知道,再往上一步就只有皇帝了。反观张良,刘邦登基之后马上不理政事,以退为进,游山玩水,这就是真正的大人物,真正有智慧的人。

最后,感谢朋友们看到这里,你在乾卦的第几阶段呢?

刘先银经典点说《观世变,不让历史说谎》

在信仰崩溃的时代,那些佯癫装疯的狂人倒是一些太严肃地对待其信仰的人。鲁迅深知此中之理,说嵇康、阮籍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倒是太相信礼教。因为不满意当权者利用和亵渎礼教,才以反礼教的过激行为发泄内心愤想。其实,在任何信仰体制之下,多数人并非真有信仰,只是做出相信的样子罢了。佯的时代,喜悦和痛苦,生理反应而已。
我佯了用鲁迅体来说:
世间本没有佯,佯的人多了,我便也成了佯,我大抵是佯了,横竖都坐不住。
站起身来,体温计一看,这发烧没有来由,昏昏沉沉的每一刻。
也罢,该来的总会来。我做的抗原有两道杠,一道是我的,另一道也是我的。
热闹是别人的,我只有热气。高兴是别人的,我只有高烧。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喉咙刀割般的疼痛,敢于正视佯性的人生。
我隔壁邻居佯了,我年幼的死党闰土也佯了。在书桌上刻了个小小的佯字,以后上班再也没有佯。当有因的时候,我觉得充实。
我已佯了,同时感到空虚。大抵是上了岁数,佯了的时候倒也没觉得什么。待到吃饭时,一双筷子,一只碗,到底是尝不出味道来。
这是一种佯的时代。
你若还不能觉悟智慧,蝇营狗苟,汲汲复营营,东西连两京,茕茕独立 。就无法了解所有灵性层次的事物,那对你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女人达不到觉悟的时候,男人也不能真正拥有它,因为觉悟是双方面的智慧。只有当两个人在彼此之中融合时才能拥有觉悟智慧。绝不会是一个人而另一个人不一定有--------这是不可能的事。智是可能的,慧是可能的;但智慧不可能。智不是解脱;智是你透过另一个人接触到合而为一的整体。智慧永远是神圣的--------另一个人成为你臻至神圣的门户。觉悟永远是灵性的,它与贪婪完全无关。认为觉悟与智慧无关的人其实什么都不懂;他们对智慧同在一无所知。觉悟智慧必然是超越一切的狂喜。觉悟智慧是一场庆典。
——刘先银经典点说《观世变:不让历史撒谎》
老子是感受到天地对于万物,是不仁的,是没有任何像我们人一样的感情的。这个很好理解,天地对于万物来说,确实没有像人一样的感情。天地只不过生出万物,万物在天地间生活,万物最终又死去。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天地生出了万物,但是对待万物,并没有像人对万物一样,产生多余的情感。因此,老子说圣人不仁。老子认为,圣人,做为人格化的神,对待万物,也应该像天地一样,没有感情。
老子感受到,天地之间,虽然虚空,但是却不是只有虚空,虚空之中,万物从天地中涌现了出来。最后一句,老子说了,我是怎么感受到这个过程的呢?不是通过观察万物,观察天地看到的,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守中”知道的。
“守中”说的是身体还是内心。这个答案应该是明确的,老子一定说的是内心。因为,如果说的是身体的话,天地之间这么大,我们身体应该守在哪里,才算是“守中”了?身体守在哪里,我们是找不出答案的。而老子也没有说身体守在哪一个具体地方。那么“守中”一定是通过内心去守。
内心应该如何“守中”?内心拥有秘密,无法向他人言说的人,更加容易生病,而性创伤作为一个难以启齿的经历,具备了秘密的特征。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来说,“中”就是我们的内心深处。而老子说的“守”,其实就是在说将我们的内心,放在内心里。有人说了,内心本来不就在内心里面吗?还能跑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不是的,现在人们的内心,其实跑到外面去的时间多,真正守在自己心里的时间少。由于对外物的欲望,对外物的牵挂,我们的内心,会经常性的寄托在外物之中,很难收回来。而老子在这一章,强调的就是收心,把心收回来,守在自己的内心里。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内心与天地的共鸣,才能够像圣人一样,站在天地的视角中,去看世间万物。这就是第五章,老子想要说明的道理。
如果你内心也有难以言说的秘密,或者希望自己的情绪变得积极,那么你可以尝试一次表达性写作:你可以在接下来的时光里,每天给自己一刻钟,写下你内心最深处的想法或者感觉,它可以是有关你生命中最大的创伤经验,可以是影响你最深的人,或者是你经历过的最深刻的情绪,可以是你的过去你的未来,你的当下等等等等,没有限定。你完全可以凑字数,写作时颠三倒四,都无需担心。
积极的情绪可以扩展我们的眼界,使我们更加全面的看待这个世界,更能从整体角度去谋划整个人生。所以那些幸运者,他们既能看到人生“有”的一面,同时又不会忽略生活中“无”的一面。其实放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既要看到车、看到器、看到室;同时也要看到毂中的无、器中的无、室中的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