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_慈悲不是不辨是非(专题精选)(20170415)

242_慈悲不是不辨是非(专题精选)(20170415)

00:00
10:00

对事要讲原则,用智慧心;对人要结善缘,发慈悲心。慈悲不等于一味接受、是非不辨,而是希望帮助人离苦得乐的心愿。慈悲是长远的,不在于一时一事。要真正实现慈悲,需要方法、步骤、规则,不是假慈悲、滥慈悲。
——学诚法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平凡人的不平凡生活

    今天搜了半天竟然没有搜到这个专辑,是平台故意屏蔽了吗?

  • 泥和浆糊

    9.网友:师父,自认为自己还是很善良的,但是最近觉得善良被人利用了,结果受到挺大伤害。自己真的很伤心,很郁闷,觉得还不如不善良呢! 学诚法师:不是“善良”不对,而是“智慧”不够。忍辱缺少智慧就变成憋内伤,慈悲缺少智慧就变成滥好人,善良缺少智慧就变成被人欺,所以智慧很重要。

  • 泥和浆糊

    8.网友:师父好,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我想知道爱与慈悲的区别。一次,我和小伙伴救助被困在很高的阳台上的流浪狗,被路过的居士批评。他们说,不要对动物太好,以后会投胎为动物。听后觉得她们信佛信傻了,没有爱心了。没有爱岂不就是没有了慈悲?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慈悲也好,爱也好,都需要有智慧。缺乏智慧的爱就像掺杂了毒药的美食,虽然看上去很好,却能伤人、害人。对方的说法不一定全对,但要理解他的出发点和话的意义,自己分辨该怎么做,而不是用自己以为的“是”全盘否定对方,以一个模糊的“爱心”来下结论。

  • 泥和浆糊

    7.网友:法师,好心做一些事,反而被人说。有的时候真的很难坚持本心,想做一个善良的人,却怕受到伤害,不去做自己,心里又不好受,很苦恼! 学诚法师:慈悲对待他人,智慧对待自己。用智慧消解了内心的烦恼,才能有更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人。缺乏智慧的慈悲,就走不长久。

  • 泥和浆糊

    6.网友:师父您好!想请教您,有句话一直困惑着我,都说“慈不带兵,义不养财”, 这句话您怎么看?居士在工作中该不该被这句话所束缚呢? 学诚法师:慈悲要以智慧去辅助,智慧要以慈悲去引导。做事情要有大局观,因果观,从长远来看。自己慢慢体会。

  • 泥和浆糊

    5.网友:师父,是非善恶如何分辨?如何不扰?工作中遇到动机复杂的来访者,拒之?断之?导之?如拒之,被认为无普度之度量;断之,被认为无情之举;导之,又担心无法掌控时局变化。如做人我愿导之,但作为一个机构管理者,认为不可不讲原则与风险管理。难啊! 学诚法师:对事要讲原则,用智慧心;对人要结善缘,发慈悲心。 慈悲不等于一味接受、是非不辨,而是希望帮助人离苦得乐的心愿。慈悲是长远的,不在于一时一事。要真正实现慈悲,需要方法、步骤、规则,不是假慈悲、滥慈悲。

  • 泥和浆糊

    4.师父,怎么区分慈悲和慈悲“过度”呢?有的时候只想单纯地帮助别人,但付出的多了,不自觉地就会有感情,会渐渐放不下。是不是自己心量太小?该怎么把握这个度呢?很困惑。 学诚法师:这是因为自己还有执著的缘故。所以要悲智双修,不然慈悲就会变成贪执,不仅不能帮助到他人,反而把自他一起更紧地缚于轮回。

  • 泥和浆糊

    3.网友:法师,越来越了解到人性是共通的,只是每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开结出不同的人性之花。所以,所谓善念恶念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恶人也很可怜,善人也会很可恶。可是,这令自己有些惶恐,因为觉得似乎模糊了是非善恶,无所适从。请法师开示。 学诚法师:对人要慈悲,对事要智慧。慈悲不等于泯灭善恶、不分是非,而是一种深重之愿,以无限生命为前提,救度众生之愿。慈悲需要智慧、方便的辅助才能够实现。

  • 泥和浆糊

    2.网友:顶礼师父!有智慧的慈悲是什么样子呢?有时,自己分不清同情心和慈悲心,这些到底有没有区别? 学诚法师:一般的同情心、博爱心也是善心,但不等于智慧摄持的慈悲心。首先,一般的善心只是对于有善与美的人事物上才易生起,对于可恼的人与事,反而容易激起厌恶之心,而真正的慈悲心是平等的。其次,一般的善心容易陷入执著,成为“爱见悲”,唯有在智慧摄持之下,才能摒除妄执。

  • 泥和浆糊

    1.网友:师父,如何才是有智慧的慈悲? 学诚法师:一个母亲,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不舍得给他吃一点苦,可谓“慈悲”,将来却可能害了孩子;对孩子无理的行为加以管束,培养他吃苦耐劳的能力,才是“有智慧的慈悲”。慈悲不仅是当下的一种心情,更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