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戏说06:曹操父亲如果认蔡伦这个会造纸的中常侍为养父,大家还鄙薄他吗?》

《三国戏说06:曹操父亲如果认蔡伦这个会造纸的中常侍为养父,大家还鄙薄他吗?》

00:00
10:04

上回说到,作者在暗示曹操家庭出身问题的时候,揭露了曹操家庭的太监因素,因而隐喻曹操家庭的人格问题,其实,曹操父亲认作养父的中常侍曹腾。并不是恶势力代表的十常侍。只是中常侍,就算与皇上比较亲近,也不过就是皇上身边的一个服务员。太监未必就一定是坏蛋。汉明帝时期就有一个中常侍,名字叫蔡伦。改良了造纸技术,名满天下。如果曹操爸爸认蔡伦这个中常侍为养父,大家还会有意见吗?




除此之外,书还举出了曹操品性瑕疵的一个实证:书中说:“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你看,曹操从小行为就放纵,游猎啊,歌舞啊。都是不务正业。都不是正经人做的事,那是高衙内们做的事,是浪子们做的事。陈琳写檄文的时候,也没有给曹贼加一个浪子司空的诨号,真是失误。


他幸亏家里有一个正派的叔父,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去向曹操爸爸举报,曹操很不高兴,为了消解家庭中唯一一个监察员叔父的监察,就开始离间父亲与叔父之间的信任关系。一次,见到叔父来了,就假装倒在地上,假装中风了,叔父一看,急了,赶紧告诉曹爸爸,曹爸爸赶过来一看,曹操浑若无事,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曹操对父亲解释为什么叔父要对父亲说自己有病,因为叔父不喜欢自己,所以丑化,妖魔化自己。由此曹爸爸信了曹操,而不再相信自己的兄弟,曹操的叔父。由此,曹操得以放纵无度,胡天胡帝。真是比高衙内都坏。



在三国演义作者的眼中,这则故事充分说明了曹操的“有权谋,多机变”的狡诈特点。但是这样的特点,在曹操侠肝义胆惩戒十常侍蹇硕的叔叔,从而由此敲打蹇硕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贬义。曹操以自己的智慧,在执法层面上惩戒奸贼,自己能够全身而退,完全证明了,他与生俱来的“有权谋,多机变”的特征,非但不是狡诈,而正是充满机智、胸有韬略的智慧。


说完了刘备曹操,我们来看东吴的创始人孙坚。在战黄巾的战场上,当时黄巾余党三人:赵弘、韩忠、孙仲,聚众数万,望风烧劫,称与张角报仇。朝廷命朱儁率军征讨。朱儁率军将敌军赶入宛城。四面围定。朱儁采纳刘备的围者必阙的战术,三面围困,留东南让敌人逃遁,韩忠果引军弃城而奔。方欲攻打,忽见正东一彪人马到来。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年十七岁时,与父至钱塘,见海贼十余人,劫取商人财物,于岸上分赃。坚谓父曰:此贼可擒也。遂奋力提刀上岸,扬声大叫,东西指挥,如唤人状。贼以为官兵至,尽弃财物奔走。坚赶上,杀一贼。由是郡县知名,荐为校尉。后会稽妖贼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聚众数万;坚与郡司马招募勇士千余人,会合州郡破之,斩许昌并其子许韶。刺史臧旻上表奏其功,除坚为盐渎丞,又除盱眙丞、下邳丞。今见黄巾寇起,聚集乡中少年及诸商旅,并淮泗精兵一千五百余人,前来接应。




你看,刘备是大汉圣裔,血统高贵而正宗,神圣家族出身,孙坚,是兵圣孙武之后,曹操呢,则是太监家庭出身,作者对三个政权的创始人的出身,分别赋能,厚此薄彼,毫不隐晦自己的态度与立场。你既然说曹操爸爸冒姓太监之姓,那么可见曹家对曹腾这个中常侍的投托,就是一种攀附。因为只有攀龙附凤,才有道德上的批判的必要,假设曹家投奔的曹腾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扫地太监,那么曹家认人家为义父,说不定是接济人家穷困无靠的太监,那就是标准的公益慈善活动,最多在势利眼眼中,有点脑子坏脱了。而已。




假设当时曹操,刘备,孙坚同为一个班级的同学,老师要求大家写的作文主题是谈谈王侯将相。孙坚写下的,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因为,他满肚皮的不服,满脑子的奋斗。那么其他两个同学刘备曹操,又是交的什么作业呢?


请听细细分解。


文本+音频:布衣豆腐

插图:唐鼎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