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两代差别之大,如同泾、渭之分明。甚至可以说,周取代商,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
先看看,商。
商,是怎么来的?
按照《诗经》中《玄鸟》篇的说法是,商先祖的生母简狄去洗澡,遇见了一只玄鸟,然后生下了商的先祖,称为契(读如谢)。契,就是默契的契,在这里是人名,读如谢。
《玄鸟》的原文是: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意思是,老天让一只玄鸟降临人间,生下光荣的先祖契,并且入主殷这个地方。
所以,后人把“商”也称为“殷商”。
这当然很神话了,但却是符合这首诗的应用场景的。因为这首诗出自《诗经》的颂题材,而颂题材大多都是祭祀先祖作品,《玄鸟》出自《商颂》,也就是商代后人祭祀商代先祖的作品。
而这就是商开先河的地方,即:对祖先的无比尊敬和崇拜,也被称为“祖先崇拜”。
商,正因为有了祖先崇拜,所以有了祭祀;有了祭祀,就需要器皿,于是,被制成礼器的青铜器诞生了;同时,因为面对祖先,所以需要交流、需要问吉凶,于是,占卜诞生了;而占卜的结果需要解释和记载,于是,甲骨文诞生了。
所以,青铜器、占卜和甲骨文,就是商文化流传后世的名片。
而周文化就不一样了。
周文化温和踏实,不冒险激进,而且懂得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
而这些跟周是农业民族有很大关系。
同样地,根据《诗经》的祭祀诗描写,周人认为自己的先祖是后稷,是其生母踩中了一个硕大无比的脚印而生下来的。
抛开神话部分不说,这个称呼很有信息量:后稷。稷,禾字旁,是一种作物;后,是夏代领导者的称呼,就像商代称“王”、周代称“天子”、秦汉至明清称“皇帝”一样。所以,周的先祖被称为“后稷”,可以说明最开始是农业的负责人和引领者,或者至少说是跟农业有关。
所以,《诗经》里会这么唱:
划清田界,填满粮仓。备足干粮,背起行囊。仔细检查,全副武装。如此,一起奔向远方。
嗯,这很周文化。因为办事靠谱、筹备周全、很符合农业民族的心理规律。
而真正能够肩负周人划时代意义的是:天命观。
商人认为,祖先去世了,变成了鬼神,于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去沟通、去祈福,来保佑自己的子孙;而周人认为,祖先去世了,变成了天,天高高在上而洞察一切,所以,绝不是单单保佑自己的子孙。
那么,天保佑谁?
保佑有德之人。
如果是有德之人,天就垂青,称为“天命”;如果德行消失,哪怕之前获得了“天命”也会被革除,称为“革命”。
于是周人说:商,当初可以击败夏,周,如今可以击败商,就是证明。
也就是说,周人将天命观和祖先崇拜合二为一,将政治和德行也合二为一,这就是划时代的了。
所以,商活跃,周务实;商重巫官,周重史官;商祖先崇拜,周推崇天命。
只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商文化慢慢变成传统,周文化则演变成了主旋律,成为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底色和基石。
所以,如此说来,是周文化更好?
不!
没有更好,只有更合适。
摘自:
每周(every_week)公众号 第20191123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