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枯枝”在昆承中学初一年级的一间教室里花开琳琅,全班同学竞相撰文惊叹赞美。年轻的班主任钱晓老师知道,这是一次谋划已久的教育契机,同学们的惊喜、感慨或思考,最好要用某种方式加以固定,于是,就有了这本小书。
教师,其实是一项复杂程度很高的工作,初中教师尤甚。相对于教学内容,对于这些十三四五岁的“大孩子”或“准青年”,如何让他们的心智健康成长无疑显得更为重要。
这些看上去了无生趣的枯枝,学名叫做“兴安杜鹃”,是钱晓老师特意带到教室里来的。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只依靠阳光和清水,就可以在料峭的春寒里陡然花团锦簇,暗含了“枯木逢春”的美好寓意。在孩子们以“春见”为题的习作中,传递出了他们对于学习生活,对于人生未来的诸多感触。为了追求效率该不该忽视过程的美好?急于加入竞争会不会牺牲自我的节奏?这些思考并不需要统一的标准答案,因为最好的教育,一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出孩子们对生活敏锐的感知,促进自我进步。而思考本身,就是唤醒,就是进步。
在这次教育契机中,钱晓老师所起的作用,就是一种润物无声的鼓励与引导。而对于初一(10)班的孩子们而言,习作成书,意味着又一次鼓励的积累。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那些曾经的澎湃,因为一个人而获得学习的力量,看到未来的希望,最终就是他们对待世界的方式。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