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纲名解 V.16 【媒介异化】&【视觉采访】

超纲名解 V.16 【媒介异化】&【视觉采访】

00:00
03:22

媒介异化

“异化”指的是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媒介异化的实质并不是媒介及其产品本身的异化,而是人类对媒介的使用方式发生了异化。我们认为,媒介异化的本质特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对于与媒介之间关系的不确定产生了主体与工具角色的颠倒。另一方面,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则更大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异化。

用异化理论体系来阐释目前网络时代下媒介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恰当的。媒介作为主体的创造物,本应该作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为主体提供服务,促进人类信息的传播,方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媒介也出现了异化现象。在网络环境中,媒介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媒介逐渐演变为一种日常习惯和日常仪式。媒介及媒介产品理应被人类所主宰,反过来成为统治、控制、乃至主宰人的一种反常力量。数字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强化了人类为媒介所奴役和利用的悖论。

造成媒介异化的原因

1、消费社会中的媒介运作机制

2、利益驱动下的媒介结构性缺陷

3、浮躁环境里的受众媒介素养

媒介异化造成的危害

1、媒介文化的堕落

2、媒介权力的错位


视觉采访

视觉采访,简言之就是用眼睛采访,它是采访基本方法之一。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要善于把自己的眼、耳、口、鼻、舌、身等人体的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为采访服务。在这些感官中,在大脑的支配下,眼和口最重要。直面采访,主要是面对面通过口头提问来进行的;而视觉采访,则是要发挥眼睛的作用。有时候,视觉采访和直面采访是同步进行的。但更多时候,视觉采访是独立运行的,随时随地都可以观察周围的事务,不访问的时候,眼睛也可以发挥作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爱听歌的我最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