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07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00:00
15:33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导入】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上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要保护乌伦古湖吗?湖泊对于我们人类又哪些重要作用呢?

知识点一 湿地的概念和作用

1.湿地的概念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的类型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分类

自然湿地: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2.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

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3.湿地的主要功能

资源宝库:产出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

生命摇篮: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天然空调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地球之肾:降解污染,净化水质。

天然水库: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生物乐园: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特别提示】湿地并不只是存在于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原、山地地区也有湿地的分布。根据湿地的定义,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原、山地地区的河流(包括内流河)、湖泊等都是湿地,如沙漠中的塔里木河、艾尔湖(澳大利亚)及长白山天池、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湖等。

【典题分析】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2)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解析] (1)本题考查湿地的形成条件。主要考虑水源补给、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等方面。结合材料不难回答。(2)本题考查生态保护措施。由材料知该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与过牧有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从合理放牧、加强管理、加强环境教育等方面提出。

[答案] (1)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2)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知识点二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①  人类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外部泥沙等物质进入湖泊,导致入湖泊泥沙量增大,湖泊淤积,面积减少。

②人类向湖泊中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导致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盛,泥炭化加速,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湖床淤积,湖泊储水量减少。

③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量引水灌溉,或者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湖泊中水量减少,湖泊逐渐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2.湿地的保护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6)理顺关系、协调发展、综合治理。

【特别提示】

1.流域内湖泊面积缩小甚至消失不仅仅是人类活动所致

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泥沙会随着河流进入湖泊,长年累月的淤积,造成湖泊面积萎缩,湿地面积减少。

2.保护湿地不仅仅是保证湿地面积不减少

保护湿地不仅要保证在面积上不减少,而且要保证湿地的质量,即水源的多少,水质的好坏,物种的多少等,还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3.湿地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价值方面

湿地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提供农副产品、发展航运和旅游等。

【归纳总结】 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

(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地势状况(或地形状况)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2)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

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如果是近十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

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沙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

【典题分析】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下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答案】1

【解析】

艾比湖流域新增大量耕地和灌渠,引河水灌溉使注入艾比湖的河水减少,湖水含盐量增加;湖泊面积和水量减少,使湖水蒸发总量减少;芦苇大量枯萎,对湖水净化作用减弱,造成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湖水水量减少,水质变差,鱼类死亡,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故选C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