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十二透穴

4、十二透穴

00:00
08:05

4.十二透穴

组方:肩髃透极泉,腋缝透胛缝,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阳池透大陵,合谷透劳宫,环跳透风市,阳关透曲泉,阳陵透阴陵,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太冲透涌泉。

肩髃透极泉:前者为大肠经、小肠经及阳跷脉三经会穴,极泉为心经之穴,透之可使三阳之脉与心经相通,心阳鼓动诸经行气活血,且肩髃还可理气化痰,善治痰蒙清窍、横窜经络的中风病。

腋缝透胛缝:二者均为经外奇穴,刺后可疏筋利节,活血通络,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曲池透少海:此二穴的经络所属,与肩髃、极泉一样,不同的是曲池乃大肠经合穴,少海为心经合穴,二合穴相透,使得阴阳经脉所汇合的经气相互贯通,经气通则血流畅,皮毛、筋骨、经脉得以濡养,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外关透内关:三焦经络穴外关,别走手厥阴心包络;心包经络穴内关,亦别走三焦经,心包与三焦相表里,二穴为表里经的联络点,况二者又都是八脉交会穴,外关通阳维脉,内关通阴维脉,透后既可加强表里二经的联系,又能疏通阴阳维脉的经气。偏瘫多由肝风内动,外关可镇惊息风;内关可宁心安神、疏肝降逆,刺之肝风平息、内风自灭。

阳池透大陵:前者为三焦经原穴,是调理三焦气机的重要穴位。有宣肺解表,滋阴除烦,清热利湿之功;大陵为手厥阴原穴,功同内关,但偏于安神定志、疏通心络,二者在治疗许多慢性疾病中必不可少。

合谷透劳宫:合谷穴治疗相当广泛,其配太冲叫四关穴,《席弘赋》云: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它有开窍醒神之功,劳宫善清热散邪,二穴相透,可驱邪气以外出,升清窍以通畅。

环跳透风市:环跳为胆经和膀胱经会穴,为治疗下肢及腰背疾患的常用穴。《杨氏医案》记载:辛酉夏中贵患瘫痪、不能动履,久治未愈,予视曰:此疾一针可愈。遂针环跳穴,果即能履。可见此穴治疗偏瘫之功效。

阳关透曲泉: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二穴均主筋挛,膝不得以屈伸,不可以行。

 

阳陵泉透阴陵泉:阳陵泉是胆经合穴,又为筋之会穴,可疏肝胆,清湿热、疏筋利节,经病统治之;阴陵泉是脾经合穴,主治脾肾二经症候。二穴透之,一可强筋健步,二可温阳健脾,三可调补肝肾。

绝骨透三阴交:足三阳经之大络穴绝骨,又系髓会穴,刺之可补脑益髓,强筋壮骨;三阴交乃足三阴经交会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二穴相透,阴阳之气交通,可起到调和营卫,滋阴补阳的效果。

昆仑透太溪:前者可疏通经络,后者可调治三焦,滋阴补肾。

太冲透涌泉:肝经原穴太冲透肾经井穴涌泉,乃取其肝肾同源之意。肝火为中风之因,肾亏为中风之本,泻肝火、补肾源,则标本兼治之也。

【按】预防中风之灸法

《灵枢经》云:圣人避邪,如避矢石,良工知禁之,圣哲知避之,凡中风者,必先有征兆之感,如觉手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

《乾坤生气论》云:中风预防之理,当节饮食,戒七情,远房事,此为至要者也。

《针灸大成•治症总要•中风论》说:但未中风时,在一两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兆候,即应灸足三里穴、绝骨四处各三壮,灸令逐祛风气,自疮口出,如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两足有灸疮为妙。但人不信此法,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即卒然而得中风病。

艾灸足三里、绝骨穴可预防中风,但要发灸疮,方可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孙育忠

    以《大成》《甲乙》为本,以王老的用针经验为用。谢谢主播的分享

  • 听友209052764

    怎么打不开字目

  • 穿越时空_y5

    很好

  • 王君_sm

    谢谢老师

  • 心在咫尺1990

    腋缝,胛缝在哪里?

  • 1398187naqx

    那针要用多长的?老师

  • 柴胡爱黄芩

    透,怎么理解?

    听友66235929 回复 @柴胡爱黄芩: 一针透多穴

  • 积健为雄1

    说的很好,很有道理,是否有效,看实际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