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假直播时被抓,治理乱象没终点 | 人民锐见

售假直播时被抓,治理乱象没终点 | 人民锐见

00:00
03:48

镜头前,上一秒还在试穿衣服,下一秒就被警察抓获,带货直播现场变成了执法现场,惊呆一众粉丝。前不久,上海警方侦破上海首例利用“网红主播直播带货”形式对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抓获正在直播带货的廖某等50余名犯罪嫌疑人,其中41人被依法批准逮捕。


带货售假,正在直播时被抓获,这样的“直播翻车现场”并不多见。就案件本身而言,售假厂家提供假冒产品,主播及其团队直播兜售,遇到商品问题时要么直接忽略,要么交给售假商家作退换货处理;同时为逃避监管和追查,直播时遮盖相关商标,直播后删除产品购买链接和回看视频。显然,这一作案手法是明知违法而为之,且罔顾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利益驱动下,直播带货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理应严打惩戒,既维护相关品牌和消费者权益,也有利于净化网络直播环境。


近年来,网络直播风生水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乱象也在滋生。如,有的带货直播虚假宣传、缺斤短两,货不对板;有的只重带货流量,不重售后质量;有的借网络直播的形式,从事诈骗活动。无论是老问题还是新手法,网络直播带货还不是一片“净土”,仍有许多不法的死角亟待清理。此案例也提醒人们,面对违法犯罪活动进入直播带货领域,重申监管、加强规范,精细化分析、精准化打击,势在必行。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治理,直播行业乱象已经有了一定好转,但远未到“鸣金收兵”之时。规范直播行为,扎稳直播行业的篱笆,还必须对各种投机、打擦边球和夹带私货的行为说“不”,对每一起违法犯法案例坚决“零容忍”。须知道,网络直播虽是一个新兴平台,但不是为所欲为的渠道,带货直播也不能为了“赚快钱”而挑战法律底线,越是在这样的公共平台越应该讲规则、讲信用、讲法律。


在新的经济社会形势下,构建健康、有序、可持续的直播生态,相关各方必须立即行动,形成合力。具体来说,直播平台主播应抱有基本的法治素养和道德自觉,加强自身及团队管理;直播平台应强化自律,主动履行好主体责任,建立清晰的平台运行规则、主播信用机制和粉丝举报反馈制度;诸如市场监管、网络管理等部门,也要加大对直播平台的引导、监管和查处。唯有如此,直播行业才能更健康有序,直播经济才能持续向好。


直播带货热度高是好事,做好直播销售、打造良好直播生态是更重要的事。网络直播并非法律盲区,直播经济也应是诚信经济、法治经济。在可预见的未来,涵养行业生态是制胜之道,健康有序的直播生态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继续细化制度与规则、强化监督与管理,推动互联网领域创新、创业中的自律与自觉,任重而道远。

(文 | 李松林   主播 | 殷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