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古文观止——邵公谏厉王止谤》2020年10月19日

三十六、《古文观止——邵公谏厉王止谤》2020年10月19日

00:00
35:19
早读36,《古文观止——召公谏厉王止谤》
通篇经典,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故不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本是一句好话,不知道怎么现在怎么就变成了负面的了。民意、口碑、评价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防止出现差评,比防洪还重要。快递小哥总获差评,工作就没了;商家总获差评,生意就没了;当政者总获差评,政权就没了,这是一个连普通人都明白的朴素道理。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防止差评都是最为重要的事,或者说是头等大事。获得好评的本质不是为了取得信用,而是为了心安理得的更好的生存,于是乎人无信不立,信用只是帮助你安身立命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地位越高,名誉的维护就越重要,小人维护信誉可以靠强辩,君子只有靠修身,所以说地位越高的人,越应该宽容与包容,因为他只有从根本上维护了大家,包括批评者的利益,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召公说“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是一种诉求,挡是挡不住的。正如“川雍而溃,伤人必多”一样,积怨成怒则必反目,反目则必成仇,成仇则必伤。
所以,如何防川便成了一个问题。周厉王,“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但最终被“流于彘”,这就是作用与反作用。召公说要让所有人用各自的方式提出意见,辅之以补察,即监督,再由德高望重的人用经验加以规劝,“而后王斟酌焉”。这就是典型的民主集中制,“王”作为一个领导者,要维护的是整体的根本利益,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的,领航者要有能力根据各种意见来做出正确的决策,仅有民主是不够的,民主是意见的表达渠道,但不能代替决策机制,决策机制也不能没有民主而独断专行。毛主席曾说,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问题不是在于让不让人说话,而是在于人家说了话之后该怎么办。是以告则杀之,还是斟酌着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idemoli

    辛苦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