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很大,生活更大!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北京天文馆的齐锐,欢迎收听《齐说三体》。
上一集我们聊到,一百年前量子力学出现,由于它对宇宙的解释,与经典物理学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始终受到学术界的各种质疑。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在挑战量子力学的队伍中,出现了一位小将,他就是英国物理学家贝尔,他发现,可以根据自己提出来的贝尔不等式,来进行物理实验,对量子力学给予致命的打击,彻底巩固爱因斯坦为首的经典物理学的地位。尽管他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爱因斯坦已经去世了。
这之后很多实验物理学家跃跃欲试,但由于实验条件要求太高,直到20年以后,80年代法国的物理学家阿斯派克特终于把这个实验完成了。
结果怎么样了呢?老天跟贝尔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实验结果表明,贝尔不等式根本不成立,也就是说爱因斯坦的经典物理学无法正确解释量子力学,宇宙中的确可以存在量子纠缠和瞬时状态传输。在随后的十多年里,科学家们又利用非线性激光等各种手段,反复地试验,还有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中国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量子通信试验卫星,已经在几千公里的距离上,进行了量子瞬时状态传输的实验。贝尔不等式在量子力学体系下不成立,已成为共识。贝尔本想利用不等式,证明量子力学的谬误,结果却进一步使得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得到彰显。
说到这里,您可能在想量子力学确实好玩。只不过它只适用于那些很小很小的微观世界,我们根本看不到,它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啊。如果是这样,您可就大错特错了。
量子力学自从出现以来,一百年间,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它不但解释了微观的量子世界那些奇特的现象,而且它所作出的理论预言,至今被证明没有一项是错误的。毫不夸张地说,时至今日,量子力学已经成为从化学、生命科学直到宇宙学,从研究微观世界一直到宏观宇宙,每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如果把当代科技,比作一座高大华美的大厦的话,那么量子力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而且还是埋在地下,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那种。
我们需要量子力学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会有阳光普照,为什么草是绿色的,电视机是如何产生图像的,以及宇宙是怎么从大爆炸演化来的。
就拿跟我们的生存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来说吧。例如,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靠光合作用固化空气中的碳,同时释放氧气,人类的生存完全离不开光合作用。但是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经典物理学一直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而它真正的原因,在于量子相干性的机制。
还有,我们是怎么闻到气味的?最初,人们以为是气体分子渗入体内的缘故,后来发现是气味分子与人体内的受体结合,通过分子的振动,释放电子,产生神经电讯号,最终传递到大脑,才产生的嗅觉。不同的气味分子,产生振动的频率不同,因此才让人产生不同的气味感。这种振动也是量子力学的效应之一。
除此之外,鸟类是怎么靠导航实现远距离飞行的?含有人类遗传基因的双螺旋结构DNA,是怎么会发生变异的?等等,这些都是量子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人们都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革命的时代,我想这一定离不开量子力学的助力。
中学我们都学过元素周期表,150年前门捷列夫发现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性质有相似,排列也有周期现象,但是人们却一直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周期。直到量子力学出现,人们认识到原子外层的电子决定了原子的化学特性,泡利根据电子的量子自旋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泡利不相容原理,这才弄清了元素周期背后的道理。可以说,当代化学就是建立在量子力学基础上的。
另一方面,现代应用技术也离不开量子力学,当今每年占全球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产品,都依赖于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理论。量子力学早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吧。
我们对激光都不陌生。它的应用很广。从激光笔、激光照明和娱乐,到激光手术、激光测距、激光焊接和切割。我们平时使用的网络,主要是靠光纤来进行连接和通信,而光纤中传导的主要就是激光,这是由于激光有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单色性等优点。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就是因为他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原理,而这正是量子力学的奠基性贡献之一。在这一量子力学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发明了激光技术。可以说激光促成了当代的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再说说你每天握在手里的智能手机,也是量子力学应用的产物。因为量子力学是固体物理学的基础。而固体物理是半导体物理的基础。半导体物理又是集成电路的基础,而有了集成电路呢,才有了计算机和手机。如果没有集成电路的发明和研发,人类是不可能造出功能如此强大,体积又如此小的智能手机的。所以说啊,虽然量子力学研究的电子等等这些东西,你无法直观的看见,但你每一天你都把量子力学的应用装在口袋里、捧在手中,甚至连睡觉,也会把它放在枕边。对不对?
到此为止,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了量子力学对当代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吧。一句话,量子力学不但神奇,而且特别有用。而《三体》作为当代硬科幻小说的巅峰之作,大刘怎么可能不在里面埋下量子力学的梗呢?
总结一下,这两集中,我们从三体人的智子这个话题出发,聊了它的运作原理,还谈到了第二部里面的面壁者泰勒的量子幽灵战队计划。这些话题里面的脑洞,都有神奇的量子力学作为支撑。
好了,关于量子力学的科学话题,我们就先说到这。下面我们再回到智子这个角色。小说里面交待,三体人把智子发射到地球来,目的是遏制人类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针对人类的科学实验设施——粒子对撞机。
书中借三体军事执政官之口,问到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他说,既然智子干扰人类的粒子对撞机,靠的是在实验中适时地替代被撞击的粒子,并且故意显示错误的实验结果,那么智子本身就会被撞碎啊。要知道三体人哪怕制造一个智子,最快也需要几年的时间。这么宝贵的智子,只能用一次,太浪费了。三体科技官回答到,不必担心这个问题。智子带有自修复软件,碎片能够很快重新组合成一个和撞击前一模一样的智子。就像我们在《终结者》电影里见到的,那个从未来回来的液态金属机器人一样。简直就是一个撕不烂、打不死的机器小强啊。在小说里,大刘甚至还给出了智子自修复所需要的时间,百万分之一秒,的确很快啊。
不过,在这里,请允许我对这个细节稍微吐一下槽。就我了解到的情况,当今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是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2012年科学家利用它发现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在理论上预言了这种粒子的英国科学家希格斯教授,获得了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LHC的两个对撞加速管中,各有多束质子(这个质子指的是原子核里面的那个质子),被加速到很高的速度,具有很高的能量,然后相撞。在普通情况下,每一束质子产生的碰撞大约在几十次,而每两次碰撞之间的时间间隔仅为25纳秒。也就是说前一次相撞后撞碎的粒子还来不及离开探测器,后一次碰撞就发生了。
我大致算了一下,按照这样的碰撞频率,智子修复所需的时间是碰撞时间间隔的40倍。这就意味着在每次试验的几十批次的碰撞中,智子最多只能影响其中一个批次里面的一对粒子的碰撞结果。这几乎肯定会被科学家当做正常的实验误差而忽略掉的。因此从技术上来看,智子根本无法影响人类哪怕一台粒子对撞机的实验,更不必说未来人类还会造更多的对撞机了。换句话说,从科学上看,智子计划根本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上面这些纯属我个人的一点点愚见。在科幻作品里挑科学细节的问题,就像在鸡蛋里挑骨头一样,本身就很过分。我相信这丝毫不影响《三体》这部伟大作品所散发的光芒。关于智子的话题,我们下一期还会接着聊。
我是北京天文馆的齐锐,这里是齐说三体。咱们下集再见。
感觉100年前外星人来过地球,否则爱因斯坦、波尔、普朗克、薛定谔、贝尔等,只有20多岁,怎么能提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大现代物理支柱,导致最近100年科技加速度发展! 跨越光速瞬时传输、粒子纠缠、微观粒子观察就会变化等,和神话差不多!
齐老师讲的很好,我很感兴趣,如果再能详细一点就更好了,比如薛定谔的猫的原理,能不能再进一步解释一下,量子纠缠的理论和生活的实际结合,他们的原理,能不能再通俗的讲一下,还是有点听不太懂。
王沐淼 回复 @尼摩船长_8v: 这很正常,前沿理论就是难懂,没点基础不行
专家解读,真的不一样
想学习下量子力学,有没有推荐的入门书籍?
DX3906洁 回复 @1526857wscz: 建议你不学
听过好几个关于量子力学的内容,齐老师讲得最好,通俗易懂。
🧥🧥🐭🐹🐰🦊🦊🦊🦊🦊🐻🐽🐽🐽🐽🐽🐽🐽🐽
充分证明了科学家写不了科幻小说的事实
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可以被证伪的学科。
真理在当下可能是真理,但是随着时间的前进,科技的进步,真理可能会发生变化,真理可能会发生变化,宇宙很大,我们很小,所有未知都是前进的动力
在科幻作品里挑科学细节的问题,就像在鸡蛋里挑骨头一样,本身就很过分。我相信这丝毫不影响《三体》这部伟大作品所散发的光芒。👍👍👍
听友370261987 回复 @严冬_qn: 老师,太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