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才子反作远流人,早梅何及故乡春?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才子反作远流人,早梅何及故乡春?

00:00
05:25
犹记:爱春惜春落花问,天籁之音晓春人。惊闻心中才子,贬作流放之人。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点“不遇”,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
  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阳人,如今到了洛阳,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足以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江岭”指大庚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江岭”与“洛阳”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自己的挚友呢。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两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庾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字。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怎及得留居北地故乡呢?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便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贯穿着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阳之春。那江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李景白)
这正是:才子反作远流人,早梅何及故乡春?日暮客愁新,江月近何人?《宿建德江》中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十八无

    回看了老师的作品,基本上是天天更新。佩服!十八无平时都是几天一更,只有这次国庆能休息四天,于是连做了四五期。老师双节出去游玩了吗?陕西这几天阴雨连绵,我一直蜗居家中写节目。

    看云时 回复 @十八无: 真够辛苦,真让人佩服!如此投人、用心焉能不感人!不过,路正长,别太急,多保重,宁静致远(饥饿营销),无为有大为。

  • 看云时

    比地比人又比春,比来比去亮苦心。

  • 记者谢士乐

    老师总是在默默耕耘,不问收获。请问老师为何我的器量如此之小?粉丝数少了一个,我都会难受半天。虽然我自己鼓励自己,即使没有粉丝,没有订阅,我也会坚持学习下去,我也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可是,为什么我老是有情绪波动,老是容易伤感?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怎么比小人还小人?

    看云时 回复 @记者谢士乐: 我只是读读而已,得这么多好友肯定,已属万幸,怎敢有奢求?而你全力一赴,诚心诚意,坚持不懈,而又如此坦诚,着实令人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