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毁灭了自己

人一旦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毁灭了自己

00:00
04:26

人世间,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一生的起起落落,看似随缘,实则因果。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自己一手造成罢了。
正如古语所言:“人之靓丽,并非容颜,而是内心。心存善念,非靓也美,非富也贵”。
有德,才有福;无德,灾必来!
人生在世,虽技巧无穷,唯有德者可以其力。
人无德,必有灾
以待人,自得人心
一个人,即使再穷,若能做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自然人心所向、福缘深厚。
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你对家人宽容,就会变得家庭和美;
你对朋友宽容,就会收获更多情谊;
你对他人宽容,就会感受世间温暖。
宽以待人,既是一种善良的美德,也是和谐处世的唯一法则。
还记得当年的长勺之战,齐国出兵攻打鲁国。
这时,一个叫曹刿的人求见鲁庄公,说自己有三计,可以此来对付齐国。
一计是“衣食所安,必以分人”;
二计是“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三计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归根到底,想要战胜齐国,靠的不是兵力数量、武器装备,而是统治者的宽厚仁德。
有了德,民心才会向背,所战才能获胜,毕竟“无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
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若能事事宽厚而庄重,互相宽容、谅解,才能利人又利己。
人无德,必有灾
古语有言:“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有多少人正是因为不善良,遭人唾弃,因为不宽容,没人搭理。
一个不能容人的人,很难有挚友,也很难得到别人的真心相待,更难以成就大事业。
只有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去接纳与宽容他人,放下了计较,忍住了怒气,才能修得了大气,赢得了福气。
人这一辈子,心宽,则明;德厚,才顺。
诚信为贵,自得天助
诚信,乃做人之根本。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一个人只有以诚为本,踏实做事,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
就像被大家长久供奉的武财神关云长,尽管最后大意失荆州,但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忠义重情的形象,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平日里的遵守誓言,一诺千金。
还有《警世通言》里,也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无锡一商人,在元宵节逛灯市时,不幸与儿子走散。
夫妻二人悲痛欲绝,此后一直再未生养。
又过了几年,这位商人在路上捡到了一个大包袱,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两。
但他并没有起贪婪之念,而是在原地等待失主,
待物归原主之后,商人与失主一见如故,便说起了自己早年失子的遭遇。
失主听罢立即提出,要把自己的一个侍从过继给商人,以防老年孤苦无依。a谁曾想,待商人与那小侍从见面后,才发现此人正是他失踪了好几年的儿子。
诚信,就是一个人最好的护身符,随着时间的推移,因果不虚,福报定大。
人无德,必有灾
诗人海涅有一句名言:“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没有了信任的滋养,再灿烂的鲜花,也终将在猜忌中走向灭亡。”
是啊,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
人一旦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毁灭了自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