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这份界限感

守住这份界限感

00:00
12:29

去年9月,有网友晒出刘德华在演唱会上被一名穿着婚纱的女粉丝求婚。

面对女粉丝的求婚,刘德华幽默而不失礼貌地回应道:“对不起,我结婚了。”既绅士又机智的回应,可谓是教科书级别。

虽然和妻子隐婚20多年,虽然身为天王级的偶像,受到众多女粉丝的追捧,但这么多年来,刘德华从未和异性传出任何绯闻。也正是这份界限感,支撑着他和朱丽倩相守走过20多年。

界限感是对婚姻最直接的保护,更是给伴侣之间最好的安全感。如果能做到“处处树立一界限,事事斟酌一方寸”,对自己负责,对另一半负责,相信很多家庭的矛盾烦恼自然会规避。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很多时候,婚姻里爱情的消逝,很多就来自于界限感的缺失。因为是夫妻,所以很多人就可以无所谓地在另一半面前换衣服、上厕所;因为是夫妻,所以很多人就可以不顾另一半的感受肆意发脾气、说狠话;因为是夫妻,所以很多人就可以随意翻看另一半的手机,干涉他的生活。

在中国,不知道有多少亲密的关系、甜蜜的婚姻,都毁于没有界限感。

正是这份界限感的缺失,让我们逐渐的失去了心动的感觉。

也正是这份界限感的缺失,让我们理所当然地想要控制另一半。结果,幸福就像握在手里的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其实,婚姻最好的相处模式,应该是亲密而有间。

刘若英曾介绍她和她先生的相处模式,他们常常一起出门,到不同的电影院看各自喜欢的电影;他们甚至将卧房和书房独立,两个人只共用餐厅……都说“距离产生美”,再亲密的婚姻生活,也不可能是:你是完全属于我的,我也完全属于你。适当的界限感能让彼此相处得更自如,既亲密,又自由。这种恰到好处的相处模式,才是婚姻最好的保鲜剂。



一场婚姻,总是离不开孩子这一主题。然而,与孩子相处,也需要界限感。

记得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位高中生,高考分数出来之后,一位母亲不顾孩子的反对,执意把孩子报考的志愿改成中国医科大学。等到录取的时候,这名独断专行的母亲才发现,孩子的分数根本上不了医科大,成绩优秀的孩子竟然因为母亲的一意孤行,落个无书可读的下场。

在高铁上,一名父亲撩起了女儿的衣服,不停地抚摸、亲吻,而孩子的妈妈和姥姥就坐在身边,但两人一直低头玩手机,毫无反应。很多中国家庭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恰到好处的界限感。因为没有界限感,我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满足自己的期待。因为没有界限感,我们不懂得尊重孩子隐私的需求,甚至随意触碰孩子身体或心理的“禁区”。因为没有界限感,我们总是以“为你好”为名,代替孩子做选择,却不知道这样做,是在折断孩子的翅膀,让他永远活在父母的掌控下。可是,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明白,虽然孩子是我们生的,可他们依然是独立的个体,一样有独立的思维。对孩子真正的爱,是对孩子保持界限感,不是爱他如你所愿,而是爱他如他所是。



在《三十而已》中,钟晓芹和陈屿的婚姻让人窒息。诚然,陈屿冷暴力有时是会显得过于冷漠,可钟晓芹与妈妈的缺乏界限感,也给她的婚姻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离婚之前,钟晓芹就像是个妈宝女,三天两头往娘家跑不说,晓芹的妈妈还常常招呼都不打就来女儿家做饭,这给陈屿带来了很多不便。

因为担心费电,晓芹妈就随意拔掉了陈屿鱼缸的电源,导致陈屿最心爱的鱼儿全都缺氧死亡;因为晓芹胎停,她就随意翻看陈屿的体检报告,检查他的精子质量。或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的,那是自己的亲妈啊!可是将心比心,如果我们的婆婆随意闯入我们的私人领地,我们是否也能如此大度地说无所谓呢?

很多父母都不明白,结了婚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就应该有必要的界限感。这种界限感,并不是嫌隙和隔阂,而是尊重和体谅,更是知进退、懂分寸的智慧。



叔本华曾说:“人与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觉得寒冷。”罗曼罗兰也曾说:“所谓幸福,就是在于认识一个人的界限而爱这个界限。”是啊,虽然伴侣、孩子、家人,都是我们最亲密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与他们相处就可以没有界限感。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突破了界限感,就意味着走向了破裂的方向。

原来,好的婚姻,都应该自带界限感。与异性好友保持界限感,才能给另一半带来安全感。与另一半保持界限感,才能维系婚姻的新鲜感。与父母保持界限感,才能让两个家庭相处得更和谐。与孩子保持界限感,才能给孩子插上翅膀,让他自由地飞翔。

界限感是每个人不可跨越的底线。愿我们都能守住这份界限感,相约相伴,彼此珍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