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我们的人生(四)

哲学和我们的人生(四)

00:00
18:42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timemanager

    老师的讲课抑扬顿挫,时不时被吓一跳,但讲的是很好👍

  • 哈哈_m55

    我所看过和听过的脉络最清晰,分析最透彻的古典哲学通史。每个人的思想都从本源到发展说得明明白白,还纠正了很多意识形态下简单粗暴的分类。 作为通识课程,其实对于听众还是有些要求,如果没有读过思考过几种哲学史书籍,可能难以理解哲学家们到底再讨论什么问题,也难以体会到老师讲解的精当之处和痛切之处。

  • Lynn_0c6

    “逃避自由就是逃避死亡”? “未知死,焉知生” “未知生,焉知生”—— 中国人对死的忌讳,从孔子就如此。 面向可能性,提前筹划。向死而生。 时间观:向前看,向未来看。 人生的意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与自己的标准自洽。 人生的境界。时空交错点。

  • 虚实子

    感恩老师指点

  • 美丽星空_

    第二个假设是死亡以后有来生:那么对于死亡后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因为死亡后进入一种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状态对时间没有任何感知,所以1万年和一秒钟没有区别。所以即使这个自我意识。是在1万年后才有来生,对于“我”而言,就像马上就有来生一样,反而显得死亡那种宁静的状态是可贵的,因为我们感觉不到无意识状态。另外按照现代科学来理解这个自我,应该是一种概率的存在,即,在大脑神经元,成一定概率的,特殊分布的时候。就能产生各种不同的自我意识。就如在浩瀚的宇宙中,在极小的概率下,就会存在地球和人类。所以在自我意识消亡以后。也许再过很多年,就会有一定的极小的概率,某一个大脑的神经元分布,就会产生那个自我意识

  • 美丽星空_

    另外,说是从死亡看人生,但是只看到对死亡的恐惧和敬畏。没有看到对死亡的真正分析。死亡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可以假设。第一就是大部分人的正常思维,死亡如灯灭,一切都结束了。当然意识就不会存在。在这种无意识状态下,也就没有任何感知。特别是对时间的感知,1万年和一秒钟,没有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和我们出生之前的状态是一个状态。即:死亡后的状态等于出生前的状态。所以对这个“”自我意识“”而言(不是对记忆而言),消亡就等于新生的开始。在大胆假设有一天,人类科技够发达,人的记忆可以上载,删除,格式化。那么消亡和新生将更难区分。所以,不要对死亡有歧视和惋惜,它挺有意思的。第二个假设是有来生的情况

  • 美丽星空_

    感觉这种从死看人生的意义的说法有点跑偏了,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人只活一次,应该积极向上,多做有意义的事。应该改为:人只活一次,应该努力混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有不有意义在于自己的主观看法。有的人,就喜欢玩游戏,宁愿自己玩一辈子游戏。也许在我们看来毫无意义,甚至简直是浪费人生。但是只要在他看来,他只需要这样的人生,他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就行。这就像以前的好多数学家,一身清贫,却就喜欢算各种数字游戏。因为他们觉得是有意义的。所以感觉应该是:人只活一次,尽量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按照现代科学来看,就是找几件自己能够进入心流状态的事情来做。)管它有不有意义,因为一提到意义,就和成就有关。最后都要和钱扯上关系。

  • 沙月岁孤影

    逃避死亡,逃避人生

  • 1384452cfrt

    假如明天不再来临,那我后天再来。

  • 博弈_wc

    老师你叫什么名字,你讲的课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