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83期:聪明人,从不活在别人的嘴里

2020-983期:聪明人,从不活在别人的嘴里

00:00
10:54





明末清初,是山河破碎,豪杰并起的乱世。


激荡的岁月中,乱世枭雄们努力追寻权力的王座;


而心怀天下的仁人志士却超脱了功名利禄,潜心反思王朝兴衰更替的不变法则。


几个孤单的身影,在沧海横流中毅然前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黄宗羲,便是其中之一的佼佼者




华夷之辩卷土来


1644年,崇祯皇帝朱由检用颤颤巍巍的双手举起白帛,自缢于煤山。


伴随着他的自缢,大明王朝在风雨飘摇中土崩瓦解。纵然有南明小朝廷的最后挣扎,不过也只是逆历史潮流的徒劳对抗。


自古以来,末路王朝的全面崩塌,绝对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明帝国的废墟之上,耀武扬威的大顺政权正高调宣示着他们的胜利。


可李自成等人万万没想到,他们不过是偶然抓到蝉的那只螳螂。


真正的黄雀,此刻正在山海关外虎视眈眈。


八旗铁骑入关后,便有一群反清复明的义士高举大旗,在大江南北四处奔走,希望能够赶走野蛮落后的建州女真,恢复大汉天下的秩序。


站在今天的视角,大家或许觉得明末的遗老们有些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但在当时下,这种心情还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多数人无法超出时代和认知的束缚,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那种能够打碎环境束缚,提出前瞻性思想与结论的先驱者最为可贵。


比如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就是这样的楷模典范。






天下为主君为客


1610年,黄宗羲呱呱坠地。按照年龄来说,他刚好比崇祯皇帝大一岁。


当时,有着“九千岁”之称的大太监魏忠贤一手遮天,并残酷压制那些敢于反抗他的人。黄宗羲的父亲,就死于魏忠贤的迫害之下。


尽管后来崇祯皇帝剿灭了魏忠贤的阉党势力,但整个明朝的国运已经日益衰颓,最终被更具朝气的挑战者所替代。


明朝灭亡之时,黄宗羲正值壮年。作为一个有着血性的知识分子,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了抗清事业。


在黄竹浦,黄宗羲散尽家产,招募了六百余位青壮年,组建起“世忠营”。


但由于战斗力过于悬殊,黄宗羲的部队很快就被清朝正规军打得七零八落,他本人也陷入了长期的流亡生涯。


流亡的岁月,沿途随处都遍布着不可预测的危机,每天都会在诚惶诚恐的心态中度过。


但即便如此,黄宗羲也没有放弃思考。他一边面对来自清廷的通缉,一边揣摩历史,总结过去,希望探索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结论。


康熙继位后,清廷对于抗清义士的追捕逐渐放缓,客观上让黄宗羲有了更加充裕的治学和创作时间。


很快,他就写下了《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思想巨著。


在《明夷待访录》的系列篇目中,黄宗羲就深度探讨了君主与国家、与人民的关系:


一、黄宗羲指出,历代专制王朝的法只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
所有的法规和律令,都只从统治者家族本身出发,并没有兼顾天下黎民的切身利益。
二、黄宗羲认为,君主不是人民的先天统治者,而是要履行职责的后天管理者。
这一点上,他跟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很相似。
三、黄宗羲主张,宰相这个职位必须恢复。
明清时期的相位,完全就是个虚设,跟秘书没啥区别。
想要有效遏制君主的专权,发挥行政官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行政效率,就必须让宰相来承担“政府首脑”的工作。

通过黄宗羲的一系列主张,我们可以看出,黄宗羲绝对算得上冲破时代枷锁,在茫茫迷雾中拨云见日的先知。


与他齐名的王夫之、顾炎武等人,也有着同等高度的真知灼见,于是他们三位便成了明末清初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感叹之余,我们不禁掩卷沉思:为什么黄宗羲这样的思想,刚好在17世纪的中华大地出现呢?






社稷应为苍生计


因为到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已经无法良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无论精英还是平民,都对这种制度越发抵触。


要知道,在明清之前的任何朝代,君主的权力多少都会遭到一定限制。


比如在唐朝,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和尚书省的权力就很大。


哪怕在朝堂之上,尚书左丞魏征都敢拉着李世民的衣袖,逼着他承认错误才肯放手。


对此,李世民怒不可遏,在事后咬牙切齿地说:

“老东西你等着,我肯定要把你杀了。”


可即便是盛怒之下的唐太宗,也只能在口头上吓唬魏征,因为皇帝没法越过三省而“为所欲为


到了宋朝,虽然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和禁军制度削弱了武官阶层,但表面上,宋朝历代皇帝还是保证了相对的空间。


可朱元璋建政后,不仅废掉了宰相,还大大强化了对整个王朝的监控与管制。


对他来说,文官集团的意志与判断并不重要,因为最终的裁定权都在他这个九五之尊身上。


渐渐地,文官们不仅无法针砭时弊,而且还人人自危,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那些仗义执言的官员们集体“失声,不敢重拾为民请命的责任,不敢直面高高在上的君王。


对此,黄宗羲也在《原臣》一文中大声疾呼:

“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在他看来,朝廷迫切需要脱离家天下的专制守旧状态,朝着为天下的开明统治转变。


1678年,康熙以诏征“博学鸿儒”为由,恳请黄宗羲出山,遭到婉拒。


两年后,康熙侧面迂回,以民间史料编纂与学术研究为由,最终让黄宗羲答应出山,贡献其毕生智慧。


作为大一统帝国的君主,康熙为什么不提防这个曾经反抗清廷的前朝大儒,反而如此礼贤下士呢?


因为黄宗羲虽然反对君主专权,但他并不反对君主制度。


在他看来,君主作为一国之主是必然要存在的,只是需要以宰相为首的政府部门协助,并且要把民众放在首位,这样的政府才能够建立长久稳固的秩序。




心即理来致良知


对比明末清初三大家,他们三人的个性差异显而易见。


王夫之偏沉稳,顾炎武偏热血,唯独黄宗羲不冷不热,守中用中。


父亲被阉党残害,他没有一味责怪魏忠贤,反而悉心探究崇祯皇帝的所作所为,探索君主制度下兴衰更替的秘密。


作为前朝知识分子,他能够放手一搏时,那便放手一搏。


当认清力量悬殊的现实后,他反而更加释然和洒脱。一边逃避清廷的追捕,一边研究君主与天下的关系。


毫无疑问,黄宗羲是一个极端睿智,且颇具前瞻性的思想家。


他不仅理性思辨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同时还凭借高超的认知,解读了税制改革和农民压力之间的关系。


以至于后来,学术界甚至出现一条经典的“黄宗羲定律”。


穷极一生,黄宗羲没能看到心之所向的理想社会。


但他的智慧和精神,却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改革家不屈奋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山鸡_1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