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的形成 [第5回]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
第5回 诸侯讨董
董卓及其所代表的凉州边军并非唯一介入这场最高权力斗争的军事力量。此前为了增加洛阳的守备也为了与外戚抗衡,在宦官集团的推动下,汉灵帝在去世之前(公元188年)曾新建了一支由皇帝统帅的亲军并设置八名校尉,时称“西园八校尉”。袁绍、曹操,包括后来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斩杀于乌巢的淳于琼都位列其中。其他如袁术、鲍信等人当时也都在洛阳任职。这些出身于关东的将领,后来都成为了反董联盟的一分子。
此外在汉灵帝驾崩前后,并州刺史丁原及其所统领的吕布、张辽、张扬等并州将领也已受命进京接受新职位,成为各方争取的力量。这意味着在董卓入朝之前,洛阳最起码已经有了代表并州和代表关东的两股力量在。不过这些外调入京的将领本身所能够实际掌控的军力并不多。背后的原因是宦官集团把持朝政日久,那些生长于洛阳的禁军与之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这些将领们加入外戚一方对抗宦官的话,很可能在行动时反受其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鲍信、张辽、张杨等人都曾被何进派至泰山、河北、上党等地募兵,然而直至何进为宦官反杀之时,这一工作都尚在进行中。正因为自忖力量不足,何进才会私召董卓所统辖的凉州边军入京。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何进是否打草惊蛇,又是否不应该让边军入京参与这件事,从后来的情况看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清君侧”的理由不一定要有衣带诏一类的理由,就好像凉州叛军之前所打的旗号同样是诛杀宦官。皇帝身边的“奸臣”也可以是外戚和任何触动举事者利益的人。
由于袁绍的四世三公出身及之前声名,在入京之后很快升任了司隶校尉并为各方寄予厚望,尤其是在董卓野心暴露之时,袁绍被公认为最有威望和能力重振朝纲者。基于当时实力对比,唯一的机会出现在董卓刚刚入京之时。由于要在局面未稳时抢占先机,董卓最开始带入洛阳的只有不到三千人马。史书记载了一个细节,董卓担心兵少难以服众的董卓,每日夜间让军队偷偷调出城外,第二天日间再大张旗鼓的进城。只是这样的机会转瞬即逝,袁绍犹豫的性格让他不愿意赌这一把,逃离洛阳成为了他的选择。
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命运指的是个人命运。至于这个性格多大程度决定国运或者说一个政权的命运,要看是处在什么历史节点。在东汉末年的乱局中,无论是地方豪强还是前朝官吏,选择依附对象首要考虑的都是个人魅力。豪杰们的决断力和眼界决定了他们有没有机会,真正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一旦渡过最初的混乱期,新的地缘政治认同在经由二、三代时间形成后,个人所能作出的改变就要小得多了。这也是为什么鼎立格局稳定之后的三国故事,总让人有一种无力回天的感觉。而环境更复杂、变数更多的群雄逐鹿阶段,故事则要精彩的多。
决定不与董卓在洛阳硬碰硬,而是潜逃河北以观局势变化,被很多人认定为袁绍所犯的第一个错误。不过考虑到董卓势大,不去赌这一把倒也不失为隐忍。参考董卓死后凉州边军所制造的混乱,解决董卓一个人并不能制止动乱的发生。那些胸无大志的凉州将领,最终也没有谁能够有资格争夺天下。真正决定大局走向的,是那些以讨伐董卓为名集合在一起的关东诸侯。
“关东”概念对应的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如果以崤函通道中的崤山来代指的话,还可以表述为“山东”。整个地缘概念涵盖有幽、冀、青、兖、豫、荆、扬七州,以及被划入司隶范畴的河内、河南两郡,在地理上都属于低地属性的第三阶梯。
并州、凉州以及被划入司隶的其它部分则属于第二阶梯中的黄土高原。由于丁原和他的并州将领们在这次变局中选择了投靠董卓,你会发现由此形成的地理博弈格局,即带有东西相争的意味,又带有高、低地相争的属性。
单从覆盖州郡的数量来说,优势显然在关东诸侯一方。然而政治博弈从来不是看谁的绝对数量多,而是看谁更团结。否则当年同样由黄土高原向关东扩张的秦国,也不可能以一敌六统一六国。就内部统一问题来说,董卓做得比关东诸侯们要好。一方面通过利诱吕布诛杀丁原,而取得了并州将领的效忠(正在上党的张杨除外);另一方面又与割据凉州的马腾、韩遂结盟,邀请二人前来共同对抗关东诸侯。
共同的地缘背景是董卓能够收服这两股力量的重要原因,对于同样出身于凉州的马腾、韩遂来说,董卓的所作所为无疑是他们崛起之路的升级版,甚至可以说是学习的榜样。而对于吕布来说,凉、并两州共同的边地背景,让他看到了与董卓的共同之处。与通常走举孝廉之路进入仕途的关东诸侯不同,在常年与羌胡相杂相杀的凉、并两州,在军中建功才是立业的常规手段,“边地”成为了寻找共同语言的基础。
后来吕布见到刘备时,亦曾试图用二人都是边地之人这点拉近关系(我与卿同边地人也),反观有更高追求的刘备却并不愿意接受这种定性。如果再进一步深挖地缘背景的话,你会发现丁原之所以被吕布纳了头名状,根本原因在于他不是并州人而是兖州人。而吕布放心与王允结盟,决定性因素也是因为王允是并州人,与董卓相比更能让自己安心。
除了用共同地缘背景打动凉、并两州将领以外,天子在手更是董卓手上的最大筹码。正是有了这笔政治资产,不仅那些更在乎现下利益的边地将领愿意依附董卓,很多一时不看好董卓前景的东汉官员也会因此而观望。比如在黄巾之乱中,与皇甫嵩、董卓一起为官军主将的朱儁,就不得不暂时留在洛阳接受董卓的领导。即便是袁绍等反董联盟的骨干成员,最开始亦接受了董卓假汉献帝名义所安排的官职。从这点还可以看出,后来把汉献帝丢给曹操的袁绍损失了多大一笔资源。
在这场博弈中,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诸侯在演义中被称之为“十八路诸侯”,包括:代表荆州的南阳太守袁术、长沙太守孙坚;代表冀州的冀州牧韩馥、渤海太守袁绍;代表豫州的豫州刺史孔伷;代表青州的北海太守孔融;代表徐州的徐州刺史陶谦、广陵太守张超;代表幽州的右北平太守公孙瓒;代表并州的上党太守张杨;代表凉州的西凉太守马腾;代表司州的河内郡太守王匡;以及代表兖州的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乔瑁、济北相鲍信。在兖州陈留郡“散家财,合义兵”的曹操,被演义描述为会盟召集人的曹操,当下也属于兖州方面的代表。
相比在逃离洛阳后,因家族和个人影响力实在太大,还被董卓授予了一个渤海太守职位的袁绍,此时尚未能显露出被拉拢价值的曹操,就只能在举事时暂用一个“行奋武将军” 行事(行为代理之意)。从诸人的官职可以看出,曹操之外其它各路诸侯都是各有地盘的州郡实权人物。地域上涵盖有除益州、交州、扬州这三个南方州部以外的所有十个州部。然而熟读历史人的都知道,但凡出来八、九、十八一类的吉祥号,这样的数字大都不能当真的。在真实的历史中,演义中所罗列青州孔融、幽州公孙瓒、凉州的马腾,以及徐州刺史陶谦实际都未能至前线参与,张杨也并不能称之为并州的代表。
这当中公孙瓒虽然囤驻右北平,但此时的官职应该是奋武将军,且在与幽州牧刘虞明争暗斗。由于边关事多及二人的缠斗,幽州在最初起兵时并没有派出代表参与。顺便说一下,刘虞因其汉室宗亲的身份,袁绍和关东诸侯们在起兵之后曾经想推举他为帝,以取代被董卓裹挟的汉献帝,不过被刘虞坚决拒绝了。
孔融和陶谦主要是被散发黄巾军三大主力之一的“青州军”缠住了,这支后来被曹操收伏的黄巾军余部又被后世称为“青徐黄巾军”。青州西部和徐州北部的平原地带,都是这支队伍的根基之地。好在驻扎徐州最南端的广陵太守张超,由于离青徐黄巾军活动区较远,前往兖州与他的哥哥张邈会合,方使得徐州没有缺席。
至于还属凉州乱军身份的马腾并没有太守之职,历史上也没有“西凉太守”一职。即便真想站队关东诸侯(何况当时想的是与董卓联手),亦没有可能跑到关东去参与联军。同样没有正式身份的还有并州将领张杨,原本被何进派往上党募兵的他,因山贼作乱而带着所募之兵留在当地平乱。及至丁原被杀、董卓乱汉,张杨并没有跟随吕布的步伐。本想自行攻取上党郡而不得的他,最终带领上党聚拢的数千人前往河内与袁绍会合,成为了反董联盟的一员。
除了这些名列十八路诸侯者以外,历史上还有一些参战者没有被列入,比如后来曾与孙坚一起进攻洛阳的颍川太守李旻。这些将领没有被列入最根本的原因倒不是受“十八”的数字所限,如果是因为这个,完全可以把那些实际没有参战的诸侯替换掉。真正被无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与后面割据局面形成没什么关联。与其说这十八路诸侯的名单是一份讨董名单,倒不说是在告诉大家,在此时此刻谁会有资格挤进诸侯之列。
关东诸侯结盟的标志性事件是“酸枣会盟”。酸枣又称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县),位于兖州陈留郡的最西侧,西出酸枣即进入洛阳所在的河南尹地界。从位置上看的确是很适合做讨伐董卓的前敌指挥部。在这次会盟中,声望最高且是洛阳事件见证者的袁绍被公推为盟主,不过在会盟之时袁绍并不在延津,是在董卓逼迫汉献帝西迁长安后再领军前来会合的。开始驻军于此有:刘岱、桥瑁、张邈、张超、袁遗、鲍信,以及逃出洛阳后在陈留募兵的曹操等六路诸侯。记不住这许多名字也不打紧,因为后面我们会看到真正敢于一战的只有曹操。
从聚集诸侯的主要成分来说,酸枣所聚集的这部分关东诸侯可被称之为“兖州方面军”,除此之外的诸侯还可以分为两部分:河北方面军和中原方面军。离开洛阳后被任命为冀州渤海太守的袁绍,在会盟之时正以冀州代表的身份与河内太守王匡驻军于河内。冀州牧韩馥则坐阵本州南部重镇邺城,为河内前线提供后勤保障。基于这支力量身处黄河之北,所以可将之概称为“河北方面军”。由上党带义兵前来投奔的张杨,也属于这支方面军的成员。
作为豫州方面的代表,豫州刺史孔伷同样没去往会盟现场,而是驻扎于他自己所管辖的颍川郡。这是因为豫州本身就与河南尹相接,能够通过颍川自行开辟战场;同样基于这个理由没有去往酸枣的,还有代表荆州的袁术和孙坚,他们的驻地位于南阳郡最北部的城邑鲁阳。这两股力量虽然州属不同但驻地同属中原,且在后来进攻中联合作战,所以方将之统称为“中原方面军”。
再来看看董卓的凉州军在洛阳的防御情况。六年前为了抵御同样从冀州、兖州、豫州、荆州四个方向同时起动的黄巾之乱,当时的帝国中央曾经设置了“八关都尉”之职,以增强洛阳的守备。具体的守备点包括洛阳盆地边缘和外围的: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八个关口。由于暂时不需要考虑函谷关方向的压力,使得洛阳在两次战争中的防御面并没有表现为O形,而是呈现反C状。
由于官军和各地方力量的主动出击,洛阳八关在黄巾之乱中并没有发生战事。关东诸侯的这次结盟,才是这道C形防线考验的开始。十八路诸侯的说法不代表真的有十八位将领,八关督尉的设置同样不代表洛阳有八个防御面。抛开面对崤函通道的函谷关不谈,其它七关所负责的防御面可以归类为北、东、南三个方向,与关东诸侯所组成的三个进攻集团呈两两相对之状。
负责洛阳东线防御的是位于黄河与嵩山山脉之间的“旋门关”,这三国演义中这个关口的名气也是最大的。你可能会说怎么感觉那么陌生?那么成皋、祀水关、虎牢关这些出现在演义情节中的地名总听说过吧。这些关城所指向的其实都是旋门关这个战略要点(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一带)。
同一个地点用不同的名字代称,甚至误会为两个不同地点的情况,无论在正史还是演义中都非常常见。就关城的情况来说,除了各个时代的常用名不一造成后世误会以外,还有一个情况是关、城不同名。就旋门关这个洛阳东大门来说,虎牢关是旋门关在先秦时的名称,负责管理它的行政区则为成皋县。
比起旋门关来说,因周穆王曾在此关过老虎而得名的虎牢关要酷得多,也因此被演义所采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最为人熟知的情节之一。然而虽然三国志注引中含糊的说过一句“备亦起军从讨董卓”,但在幽州打过黄巾军的刘备正在其好友公孙瓒营中效力,两人都没有南下讨董前线,更谈不上带领关张大战吕布了。不过从河济之间酸枣攻取洛阳的话虎牢关首当其冲,而虎牢关一带在当时也的确发生了战事。
真正代表兖州方面军在此发动攻势的其实是曹操。有一点演义中描述的倒是没有错,负责这个进攻方向的酸枣诸侯们都想保存实力,并没有集中优势兵力发起进攻。看不下去的曹操带着自己所募集的五千义兵和散尽家财支持他起兵的陈留人卫兹(三国演义中写成了卫弘),孤军向虎牢关进军。只是战场并没有真正摆在虎牢关下。从酸枣到虎牢关的路程约为两百里,刚走到一半曹操就在荥阳境内的汴水遭遇董卓部下大将徐荣的阻击(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后面还要出场)。卫兹战死,而曹操则逃回酸枣试图说动其它诸侯们再组织进攻。
汴水并不是一条天然河道,又称汴渠的它前身是战国时魏国所挖通的,连接黄河、济水、淮河水系的运河“鸿沟”。位置今河南省荥阳市北与开封市之间。
与虎牢关一样,又称汴水的汴渠还有很多其它名称,其中一个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它就是“官渡水”。是的,官渡不是一个城关而是一条运河。日后决定曹操与袁绍命运的“官渡之战”也是发生于这条运河边上。历史就是这么吊诡,在汴水之战代表关东诸侯出战失败的曹操,应该没有想到十年后会与当年的盟主与好友袁绍在此决战。更觉造化弄人的是,同样以弱敌强结果却大不相同。
是
棒棒哒
好极了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