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75年,也就是清康熙十四年的秋天,湖南衡阳石船山下来了一个举止奇怪的老人,这位老者身材清瘦,面容严肃,他出行的时候总是戴着斗笠,打着伞,脚上穿着木屐,即使大晴天也是如此。这位老者是谁呢?他就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因为他晚年隐居在石船山下,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船山先生”。那么为什么大晴天他也要打着伞踩着木屐呢?这个意思就是不顶清朝的天,不踩清朝的地。
王夫之生逢乱世,在青年时代,他积极参加过反清复明的起义活动,可惜都不太成功。一腔热血、壮怀激烈的青年王夫之还投奔过南明小朝廷,担任过八品官,可惜因为仗义直言得罪了权贵,差一点被陷害致死。他亲眼见证了南明小朝廷的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权臣当道,一盘散沙。
青年时代的王夫之是个有勇有谋的读书人,1643年也就是大明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所部攻克衡州,王夫之的父亲被拘,命悬一线,关键时刻王夫之挺身而出毁身救父,上演了一段传奇故事,他用刀将脸和手都划伤,又涂了毒药,导致伤口溃烂,血肉模糊,以此博得同情掩人耳目,终于混入军营,将父亲救出父子二人全身而退。不过情况并未好转,第二年他的父兄和叔叔都死于战乱,可以说青年时代的王夫之是国仇家恨满腔悲愤,他积极投入到反清斗争当中,但是历尽波折屡次失败,从30多岁开始,他就过起了隐姓埋名,著书立说的生活。
王夫之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大师级人物,他和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他不光精通文史,而且在哲学、法律、政治、军事、天文、算学等等方面都造诣颇深。他给后人留下的著作有100多种400多卷,总字数接近1000万字,从曾国藩到梁启超,从孙中山到毛泽东,都非常敬仰王夫之,并且深受他思想的影响。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封王夫之写给弟弟和侄子的家书,书信的内容是这样的,“三兄之丧,贤弟侄跋涉远赴,隆礼致祭,固祖宗福泽所垂,实贤弟侄敦睦厚道,足知吾家自此昌盛无穷矣。”这段话的意思是,三兄的葬礼,贤弟贤侄不辞劳苦,远道而来,以隆重的礼仪表达哀思,这固然是祖先福泽的垂爱,同时也体现了贤弟贤侄为人厚道,重视亲情。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家族以后一定会繁荣昌盛。
接下来王夫之说,“愚兄且悲且喜,言不能尽。但恨客繁事冗,不能相陪快谈,以展老夫欲言之怀。病躯日衰,后会又未知何日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看到你们来了,我真是又悲伤又高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的内心感受。不过遗憾的是客人太多,琐碎的事情也很多,我根本抽不出时间和你们畅谈一下,把我心里的想法跟你们好好交流交流。现在,我体弱多病日渐衰老,真不知道以后哪一天还能再见面。
说到这里,大家已经能感受到了,王夫之在三兄的葬礼上见到了弟弟和侄子,感觉有很多话要说,但是客人太多,琐碎事情缠身,没法抽出时间来跟弟弟和侄子好好沟通一下。所以在葬礼之后,他特意写这封信,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想法,把这些心里话跟对方都说一说。
那么,王夫之对弟弟和侄子要说哪些心里话?我们接着来看。原文是这样说的,“愚于家族素未能致一情,但养拙自守,不敢一丝刻薄,得罪先人。今年已衰老,惟有此心,愿家族受和平之福以贻子孙,敢以直言为吾宗劝戒。”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我对于家族一向没有表达一些心思和想法,平时只是守拙自修,从来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辱没了祖先。现在我年纪已经很大了,身体日渐衰老,凭着这份心思,我衷心希望我们的家族能享受和平安详的福祉,再传给子孙后代,一直繁荣昌盛,延续下去。在这里我想直言不讳地向家族的亲人们提一点忠告和劝诫。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这封信不光是写给兄弟的,也是写给整个家族的。看起来以前王氏家族的人都希望王夫之能站出来给大家说点什么,留下一些家训性质的东西。但王夫之以前就没有说过、没有讲过,这一次借着葬礼上家族见面碰头的机会,王夫之确实想给大家讲一点忠告,讲一点建议。
接下来就是这封信的核心内容了,他是这么写的,“此尔弼、指日二弟居尊长之位,所宜同心以修家教者也。和睦之道,勿以言语之失,礼节之失,心生芥蒂。如有不是,何妨面责,慎勿藏之于心,以积怨恨。”在这段话里边,王夫之首先强调了,尔弼、指日你们这两位兄弟是家族的家长,我说的这些话应该成为王氏家族的家教,你们要同心协力把这些家教贯彻执行下去。那么这种家教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就是坚守和睦之道。家人之间和睦相处,首先在于决不能因为语言的缺失和礼节的不周到而心怀不满。家人如果有言行不周到不正确之处,何妨当面指出来,当面责备也没有关系,千万不要表面上不说,但是一件一件都装在心里边,日积月累就变成了怨恨和猜疑。
在这里,王夫之讲了家庭和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和方法,就是有话直说,不要藏在心里,日久积怨。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人,他心里边不高兴了不痛快了,但是表面上不带出来,有话不直说,往往表面上还很和气,说“好好,不错不错,挺好的,我没意见”,但是心里边有很多的怨恨,这样一来二去积累下来,一些小的怨恨就会变成大的矛盾。王夫之在这里给家里人就强调了,既然是一家人,就不妨有话直说,当面责备也没关系。你要是看哪不顺眼了,哪个地方不对了,你就直接说,说完了之后就过去了,千万不要装在心里边,这样胸怀坦荡,有话直说的方式才是家里人和睦相处的关键所在。
我觉得这一点对我们现代人也很有教育指导意义。过去人是大家庭,往往是三代同堂、四世同堂,父母兄弟们都住在一起,所以难免会发生一点矛盾纠纷,磕磕碰碰。现代人是小家庭,往往就是小夫妻带一个孩子,不过家庭小了,矛盾却不一定少,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日常生活当中,婆媳之间、夫妻之间、妯娌之间,还有姑嫂之间,往往会有一点小矛盾小纠纷。
对于这些事情,王夫之的建议就是有话说在当面,心里别藏事,当面说完了之后也就过去了,千万不要表面上和和气气的,心里边却藏了很多小纠纷小怨恨,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大隔阂大矛盾。不过,这种有话直说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要有家长、有长辈出面来主持公道,否则的话两个年轻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互相吐槽,一来二去可能就会成为争吵,反而会激化矛盾。所以这样的有话直说,要由长辈出面主持公道,然后让大家进行自我批评,然后再进行相互批评。
在这种真诚坦荡的氛围当中,大家把心里边装的那些怨恨,装的那些放不下、想不开、看不惯,都一个一个讲出来。说完讲完之后,那就是畅所欲言,皆大欢喜,排除毒素,一身轻松,这才是家庭和睦之道。
和睦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有了矛盾能及时解决,不留后患。我觉得王夫之先生的建议对我们现代人确实很有指导意义。那么接下来这封家信还讲了一些重要的内容,这些我们都要留给下一次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解读历代家书家训,咱们下次接着讲。
感谢老师的100个家书家训
赵老师播的这个家书家训,解决来问我生活中的很多困惑,收益颇多,感谢
感恩赵老师
感恩赵老师
我想知道为什么现在这么喜欢这个节目
我想知道为什么现在这么喜欢这个节目就是要这么给力
感谢赵老师
“当代一休”说,在生活中,无论是谁,可能都不愿意去猜测别人内心的想法,如果我们没有get到别人的想法,别人就生气,我们可能直接就会抱怨地说一句:“你能不能直接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