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处暑!宝宝防秋燥,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
处暑,不是“处于暑气之中”,而是“出暑”的意思。"处"有停止、终止和躲藏的意思,代表着炎热夏季的结束,也意味着秋意渐浓,凉意渐生。
这个时节,家长们就要注意给宝宝防秋燥了!秋天为何会“燥”?对宝宝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如何防秋燥?
今年第十四期《二十四节气》,我们请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主治医生李倩来给大家讲讲宝宝防秋燥那些事!
处暑防秋燥的意义
秋天为什么会燥?夏天炎热多雨潮湿,而秋天吹的多是偏北风,北风通常更干,人们自然会感觉燥。再者,夏季汗液会散发,而秋天毛孔收敛,人体体表会感觉干燥。这都是在这个季节人体正常的反应。
中医认为,燥邪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两方面:
一是干,二是伤肺。燥邪易导致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眼睛干、鼻孔干、嘴唇干、皮肤干、咽喉不利、干咳等。
所以我们要适时调整宝贝们的饮食起居,谨防秋燥乘虚而入,让宝贝们的小身板始终棒棒哒。
如何防秋燥?
要“护脾阳、养阴气、祛湿邪、防秋燥”,也就是要善待我们的胃肠,同时滋阴润肺,具体怎么做?
顾护脾阳
暑湿仍盛,宝贝们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要注意善待肠胃。
(1)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寒凉之品,可给宝贝们适量食用茯苓、芡实、山药、莲子、赤小豆等健脾和胃的食物。
(2)秋风渐凉,穿衣要注意,尤其要护好宝贝们的小肚子,以防秋季腹泻的发生,还要及时保护双脚的温暖,尽量不要光脚在地板上玩耍,颈部到后背也是需要照顾的地方,但不可导致汗出过多。
(3)姜枣茶:平日消化功能较弱、时有胃胀腹痛的小朋友,可于上午小口热饮少许姜枣茶驱逐胃中寒气,振奋脾阳。
健脾祛湿
虽到处暑,但夏季的湿气仍明显,古语有云:“湿土之令,始于大暑,终于白露”,故祛湿仍不能松懈,且养阴不宜滋腻太过。
可选择白术、扁豆、赤小豆、山药、薏苡仁、芡实、莲子、冬瓜等食材中的几种为宝宝熬粥、做汤。
谨防秋燥
燥气在此时节是正常的现象,要注意不要被燥邪侵袭,如果出现了干燥不适的症状,首先要区分温燥和凉燥。
凉燥:秋的凉气与燥邪结合,为凉燥,凉燥严重时,抵抗力差的小宝贝们可能会出现感冒咳嗽,多表现为怕冷,无汗,口干,鼻咽干燥,咳嗽痰稀,口不甚渴。发热多不明显。
热燥:燥气与夏季的余热结合,为热燥,热燥严重时,小宝贝们可能出现发热,干咳少痰,皮肤干燥,鼻干鼻塞,咽喉干痒,口干舌燥,想喝凉水,心烦,大便干燥等症状。
起居:处暑时人的阳气渐渐收敛,也会变得容易疲乏,此时宝贝们要早睡早起,适当运动,可选择阳光不是太炽热的早晨或黄昏时进行户外运动。只有身体棒棒,抵抗力增强,才能更好地防秋燥!
处暑时节宝宝该怎么吃?
处暑炎热仍然明显,桑拿天、雷雨依然较多,天气闷热,俗话说“秋老虎,毒如虎”,且处暑到白露仍为湿气主令,湿困脾,故消化功能较弱,饮食还应清淡易消化,注意防暑祛湿,养护脾胃。
要减少食用辛辣刺激之物,如辣椒、花椒、姜等,也要避免烧烤、炸鸡腿、羊肉串、炸薯条等食物。适当增加酸涩之性的水果,如雪梨、石榴、柚子、柠檬等,防止秋燥伤肺。
蔬菜可以选冬瓜、丝瓜、白萝卜、胡萝卜、南瓜、荸荠等。荤食类可以选鸭肉、河鱼、河虾等。
可选择汤粥类滋阴养胃,如枇杷梨皮汤、银耳红枣莲子汤、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不要贪食瓜果,俗话说“秋瓜坏肚”,处暑过后,西瓜、香瓜、菜瓜等瓜果的摄入要控制,否则会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疾病。过度食入生冷寒凉的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影响消化功能。
本期节目由上海发布出品。
编辑:曹宇薇、顾依依
沪语改写:边秦翌
推荐:丁迪蒙
播音:牛美华
好好说话不好么
什么鸟语 😂
真好听
美女姐姐我爱你喜欢你吗
什么鸟语 😂
听不懂可以不听,想听懂重新去投胎也还是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