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74期: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放下,改变

2020-974期:人生有三把钥匙:接受,放下,改变

00:00
14:28




有书君说


有人说,如果把杜甫中年至他死去时的诗作全部读完,就会发现那是一部记录整个“安史之乱”的史书。


如果把杜甫一生的诗作全部读完,就是一部见证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著作。


这种说法毫不夸张,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对当时历史现象的记录,往往比官方的唐史更加详细,更加真实。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圣杜甫以及他所写的《三吏三别》背后的故事。


在唐朝璀璨的诗歌星河中,李白、杜甫二人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双子星。


黄锦祥曾说:

“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


韩愈也曾写到: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喜欢李白诗歌的人,觉得他的诗永远是那样浪漫飘逸。


而偏爱杜甫的人,则会从他沉郁顿挫的诗歌中,体会出他悟透的人生,叹尽的悲凉。


人如诗歌命如国,途遇风雨泪几多。


历史上能如杜甫这般,见证一个帝国从辉煌到衰落过程的诗人,本就不多。


而用诗歌记录下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之人,更是寥寥无几。


他的诗歌之所以被称为“诗史”,被赞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便是因为他的诗作满是真相,尽是写实。


他用一支笔,写出了战乱之下底层人民的悲欢离合,勾勒出国家动荡后的真实生活。


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三吏三别”,与其说是诗歌,不如说是一幅记录百姓悲苦的巨型画卷。




公元747年,唐玄宗诏告天下,“通一艺者”可到长安应试。


杜甫从小便有咏凤之志,这次入京,亦是踌躇满志,胸有成竹。


可宰相李林甫,却自导自演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使得天下士子皆空欢喜一场。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名门世家,他从小便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长大。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一生都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决定留在长安,哪怕弯下自己的脊梁,向世俗妥协低头,也在所不惜。


他开始上下奔波,四处投赠。


在这段时光里,他尝尽了残杯冷炙,受尽了悲辛苦楚。


据《新唐书·杜甫传》记载,天宝十三年,杜甫为玄宗祭祀盛典进献了三篇63赋,玄宗并没有太多重视,仅任他为河西尉。


可杜甫却觉得此官职对百姓不利,于是推脱不去。


后来,他又数次献赋上颂,大力推销自己的才华:

“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杜甫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忍辱负重,乞怜谋生。


最终,也仅获得一个正八品下的“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职位。




杜甫认命了,不管自己如何才高志广,终究不敌现实的凄凉。


十年时光,杜甫已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变成了满脸愁容,郁郁寡欢的中年大叔。


相比于过去的“事君治国”,如今的他更希望可以让妻儿衣食无忧。


然而,当杜甫前往奉先县省亲时才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已饿死许久。


白发人送黑发人,杜甫内心的痛苦无以言状,只能以笔寄情,依诗载愁。


他将忠君念家,怀才不遇,十年悲愤之情交织在一起,写下了《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


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更是将阶级矛盾、贫富差距,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时的杜甫,沉浸在郁郁不得志与丧子之痛的感情中。


他不会想到,自己未来的命运会更加坎坷;而他深爱的国家,也将遭遇到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节度使安禄山率二十万军,只一月就从范阳打到洛阳,而后半年破潼关,占长安。


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史称唐肃宗。


当时,杜甫一家已搬至鄜州羌村避难,听得肃宗即位,杜甫急忙安顿好家人,只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却在半路,被贼军所截,押往长安。


身陷长安的杜甫,内心满是焦虑。他盼望着朝廷可以打败叛军,重夺长安。


可等到的消息却是“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大唐一败再败,失望的不仅仅是杜甫,还有那些身陷长安对胜利渴望的俘虏百姓。


这个冬天,杜甫过得异常艰难,前方战况不明,后方家中无信,而自己空怀辅国之志,却只能独身愁吟。


所幸,随着郭子仪的出兵,官军节节胜利,长安收复在即。


杜甫终于觅得时机,趁叛军看管不严,逃出长安,投奔肃宗。


一路走来,杜甫风餐露宿,栉风沐雨,见到唐肃宗时,已是“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肃宗大为感动,亲授杜甫左拾遗职位,让他可以近龙颜,事君王,以偿所愿。


那段时间,可谓是杜甫一生的高光时刻。




然而,杜甫却因为为好友房琯仗义执言,惹怒了肃宗,被贬华州。


在此期间,杜甫前往洛阳探亲,而唐军与安史叛军在邺城大战,唐军大败。


郭子仪军退守河阳,为补充军力,四处征兵。


而杜甫正从洛阳返回华州,眼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于是写出了流传百世的“三吏三别”。


三吏三别虽只有六首诗,但却从不同的角度,将百姓的“孤苦无依靠,半点不由人”的命运记录了下来。


这些诗篇,是百姓遭受战乱之祸、灾难深重最为真实的见证。



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往往是不可预估的,百姓被裹挟在灾难中,每个人都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主宰自己的方向。


安史之乱以后,大唐人口锐减,《旧唐书》中记载的“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便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一将成名万骨枯,战争中,无论朝廷军还是叛军,为了战胜对方,都要时刻保证己方的实力。


于是,百姓时刻都要面临军队无节制的征召。


而杜甫的“三吏三别”便是在这一个环境中创作出来的。


《石壕吏》中,从“暮投石壕村”一直到“独与老翁别”,杜甫作为一个旁观者,叙述着整个故事的发生。


从黄昏到天亮,老翁虽逃,老妪却被抓,一个本就不完整的家庭,变得更加支离破碎。


《无家别》中,有个老兵回到家中,看到家徒四壁,老母逝去,乡亲离乱,自己孤身一人,却又被县令征召。


这一次,他没有犹豫,前路虽依旧迷茫,可自己无家可别,又有什么眷恋。


《垂老别》中,一老翁家中子嗣全部阵亡,独留老命苟延残喘。


可哪怕如此,老翁也要披挂上阵,不能独留己身。


他心中最放不下的便是自己的老伴,也许此次一别便是永恒。


可人生难免离合悲欢,如今命运又岂是他自己可以掌握。


其实,杜甫的诗中,虽有战争的残酷,十室九空的凄凉;可它的背后,也深藏着对和平的期待,对家国的眷恋。


《新安吏》中,新安这个小县城,连年征战,早已没了适龄的男子,朝廷只能征召幼小的孩子前去修筑战壕。


虽然杜甫明知这样并不合理,可事到如今,只能依仗王师,收复中原。


《潼关吏》中,杜甫对家国的感情,更加明显。


他和守关兵吏的一问一答,便将士兵们忍辱负重的形象跃然纸上,他更以哥舒翰为警示,拳拳之意毕现无遗。


《新婚别》中,虽是一对新婚夫妇的离别,但却勾勒出一个深明大义的妻子形象。


她在国家的胜败,丈夫的生死,感情的存亡中,依旧保持着自己理性的一面。


她只盼丈夫平安回来,两人白头到老,两不相忘。


杜甫对百姓同情,却也有对世道的无奈。


他希望百姓安康幸福,也知道只有大唐军队胜利归来,才能实现这一愿望。


杜甫的诗歌并没有抨击朝廷,也没有单纯同情百姓,他的可贵之处,便在于没有回避内心的矛盾,也没有纠结朝廷与百姓的问题所在。


他只是用朴实的叙述方式,将他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


从古至今,世人往往将目光转向帝王功绩,成败得失上,而忽略了百姓疾苦、泪悲千古。


而杜甫的“三吏三别”,正是将这段悲剧记录下来,让它成为文学和历史上都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杜甫这一辈子,从志得意满到怅然若失,从裘马轻狂到忧国忧民,杜甫的人生充满着执着,也充满了无奈。


年轻时,他咏凤望岳,是如此意气风发;成年后,他面对残破的国家和昏庸的朝廷,他又是如此无能为力。


他心系天下,为国为民,虽仕途坎坷,却初心不改;


他寄情诗歌,以诗咏志,虽毫无政绩,却留诗青史。


年少时,也许会觉得杜甫无趣,觉得“三吏三别”絮絮叨叨,词句既不飘逸,又不优美。


但长大后才知,杜甫的诗词并不是在课堂上所能体会到的,他的诗即是历史,又是沧桑。


唯有历经人生千回百转,尝尽岁月苦辣酸甜,才能体会一二,品尽三味。


曾有这么一句话: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偶像,一个群体都有一个群体的向往。”


杜甫,不但是之后文人的精神领袖,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三吏三别情,半生报国梦。


杜甫从没有想过,他的诗会举世皆惊,他自己会被世人千古铭记。


他靠着一份悲天悯人的信念,度过了自己动荡的一生;而世人也因为这份信念,将他铭记在心,一生不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红霞漫天666

    在看

  • 听友243632282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