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目由喜马拉雅独家播出
主播:许诺
微博/公众号:许不诺
书目:《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作者: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项飙和《单读》主编吴琦
节目精选:
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在这场对话中,主要是以项飙的生活经历和研究内容为主线,来展开对时代、对中国及世界的各个纬度的思考。
谈到作为知识分子这个身份的变化,他希望以后没有知识分子的划分,大家都是知识分子,都在批评和反思中,找到新的话语,都在公共领域进行讨论和发声,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尤其是年轻人,更是需要发声的主要力量。他希望自己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提供一种工具,促进更多的人共同加入思考领域中来,在实现自我超越与完善中,能有更大的创造性。
他说,“只有想明白了,才能用大白话讲出来。”也就是说,只有对问题有过深入的思考,真的有所理解,才能说明白。学者不用论文体说话,这个更难,是需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交流者,不是居高临下地说教。知识份子的出世与入世特别重要,因为思考的问题来自于所处的世界的批判与质疑,如果不能在实践中找到根基,如果不能提供一个有用的视角,知识就总是发挥不了更大的能量。我们需要思考的策动,需要思考的工具,找到自已独立的思考能力,想明白自已的事情。而自已的事情又是被嵌入外部世界里,所以更需要知道如何看待自已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我们很希望自己的判断力或者理解力越来越深刻,因为好像越深刻越能接近根源性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次次的超越。那么什么才是深刻呢?项飙给出的定义是“深刻是精准地把握住现实,同时对别的见解形成批判性的再认识。让你学会今后在理解类似的事情上,应该有什么样的方式。”
怎么样才能理解呢?那就是要“拥抱事实”,以事实为基础,这也是他一直强调的一个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需要的不是姿态,不是立场的批判,不只是了解看上去的不合理、不公平、不正义、不道德,那些不能真实地让人清楚意识到矛盾所在,找不到矛盾点,就没有了解的切入点。了解是理解的基础,是要实证调查。“学术的任务就是在了解基础上的理解,通过理解,再做出解释,理解了之后,就知道更大的世界怎么构造出来,才能够解释一些问题。”找到矛盾,切入进去,沉浸其中。这个过程也是需要一个物理性过程,即需要把构成事件的每个瞬间,从开端开始,一步步展开来观察,当然这其中也是对自我的一个审视。需要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视角的局限性,主流性,这些对理解其他观点会造成一定的障碍。项飙认为“一定要看整个物理性的过程。如果这样去想,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方法和人生态度。”
对于现代年轻人普遍的“丧”,项飙给出的解读是,“我们需要替代性地提供生活意义的来源。”那么这个来源可能就来自你“能够对事情本身发生很大的兴趣和热情,不需要外在的回报来刺激热情。”比如艺术就有这样的效果,“让对方去思考、反思,有思考的引导力,有趣的空间就大。”
首先是不求回报,才会有持续的乐趣。其次,对自身的思考更主动,行动更积极,不是机械地执行命令,而是从中得到新的启示,使自我在新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找到个体的位置,意义也就可以鲜活起来。所以要回到意义本身。意义不是虚无缥缈的人文精神,而是来自人与人的关系怎么构造。
边缘与中心,始终是如何定位我们自身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做各种选择时的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居于一隅,坚持自己本应该有的位置,还是想尽各种办法,去进入中心。项飙对这些强行进入中心而想改变命运的人描述是“为了从边缘进入中心可以不择手段,进入中心之后觉得原来在边缘学到的那些做人原则也可以通通不要。”“存在就是为了进入中心……把生他养他的土地、和周边人的关系都放弃了,变成没有原则的人。人生活中的原则不是靠抽象理念来维持的,都是靠具体的社会关系。”
这种关系不清楚就会变成机会主义者,其他人都成了利用的工具。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很多,哪怕是很小年纪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观念,有可能是来自家庭的灌输。现在人都怕被边缘化,感觉不自信,没有认可,没有话语权。宁可被泥石流裹挟,无力反抗和挣脱,也不想在边缘生存。但是“没有扎根之后,就没有位置,没有主体性,完全工具化。”从大的行政区域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地方有很强的自主性,跟中心可以是更柔性和开放的关系。并不是都要成为中心,而失去了自己独特的定位,失去发展的根基。“中心太强,其实很危险。”所以是在边缘还是中心,主要还是要想清楚我是谁。
项飙说,“我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这个问题,都得搞清楚自己是谁,否则都会有这种危机,除非完全盲目地被主流裹挟进去。”我是谁,其实是哲学里需要一辈子反复思考的大问题,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以此为坐标来观察来设定。观察时要离得越近越好,而分析时要有距离感,才能看得更宽广。这个观点也是相当精辟的。
我们需要对自己有一个阻力,不要过于快速地往前冲,要给予自我一个审视反思的时间和距离。其实每个人也是要对自己有耐心,让自己有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这样你才能有时间来审视与反思。
整本书“书中充满对当代社会和公共话语的思考”,如吴琦所说,“我们可以训练自己,在思想与实践之间来回摆渡,参与创造周围的小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这些对话,又一次给了我自我确认和鼓励。
作为一个社会研究者,项飙说自己的工作就是做思考工具的孵化器,“我不能给你什么,我只能激发你,提醒你。原来那种专家告诉群众的模式要改变。”理解世界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
其实,任何写作都是一场对话,像阅读一样,永远不应该成为私人的。项飙和吴琦的交谈之所以精彩,源于他们都与世界有着深刻的对话,将对话形成文本,又唤醒了读者生命中已经沉睡的思想。这本由对话汇集成的小书,给人的惊喜在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言语叠加下的批判与评论,而是人面对这一切时如何去思考和行动,以及在此之前我们该做好哪些准备。如项飙所说,“理论不是给出判断,而是给世界一个精确的图景,同时在背后透出未来可能的图景。”
感兴趣的话,欢迎你阅读一下这本书。
播讲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