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苏文】追风筝的人

【主播苏文】追风筝的人

00:00
08:16


推荐语:“我们默默无声,但并非因为我们无话可说,而是因为我们之间无需交谈。


《追风筝的人》

【美】Khaled Hosseini

小说 - 外国小说

译 - 李继宏

豆瓣评分:8.9




这是个发生在阿富汗的故事。只不过在作者的笔下,童年时的阿富汗还是温情脉脉的模样,而不是今天这个经历了外国入侵、频繁战乱、塔利班、恐怖活动的满目疮痍的国家。故事的主线是两个少年的友谊—富家公子阿米尔,以及他的仆人兼童年挚友哈桑。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不堪描述的事情,而阿米尔由于自己背叛了朋友而从此遭受多年的内心折磨。战争爆发后,阿米尔随父亲移民美国。他在成年之后再次返回阿富汗,却发现一个使他无比震惊的秘密和各种难以想象的身心折磨。这本书里有成长、友情、亲情、背叛、命运的无奈、人性的灰暗、赎罪的余地,等等。作者通过事件的讲述和人物性格的塑造,埋下遍地的伏笔,又在故事展开时逐一解开。

《追风筝的人》

冬天是喀布尔每个孩子最喜欢的季节,至少那些家里买得起一个温暖铁炉的孩子是这样的。理由很简单:每当天寒地冻,学校就停课了。于我而言,冬天意味着那些复杂的除法题目的结束,也不用去背保加利亚的首都,可以开始一连三个月坐在火炉边跟哈桑玩扑克,星期二早晨去电影院公园看免费的俄罗斯影片,早上堆个雪人之后,午餐吃一顿甜芜青拌饭。
当然还有风筝。放风筝。追风筝。 
对于某些可怜的孩子来说,冬天并不代表学期的结束,还有种叫自愿冬季课程的东西。据我所知,没有学生自愿去参加那些课程,当然是父母自愿送他们去。幸运的是,爸爸不是这样的家长。我喜欢喀布尔的冬天。我喜欢夜里满天飞雪轻轻敲打我的窗户,我喜欢新霁的积雪在我的黑色胶靴下吱嘎作响,我喜欢感受铁炉的温暖,听寒风呼啸着吹过街道、吹过院子。但更重要的是,每逢林木萧瑟,冰雪封路,爸爸和我之间的寒意会稍微好转。那是因为风筝。爸爸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之下,但我们生活在各自的区域,风筝是我们之间薄如纸的交集。

每年冬天,喀布尔的各个城区会举办风筝比赛。如果你是生活在喀布尔的孩子,那么比赛那天,无疑是这个寒冷季节最令人振奋的时候。每次比赛前夜我都会失眠,我会辗转反侧,双手借着灯光在墙上投射出动物形状的影子,甚至裹条毛毯,在一片漆黑中到阳台上呆坐。我像是个士兵,大战来临前夜试图在战壕上入睡。其实也差不多,在喀布尔,斗风筝跟上战场有点相像。跟任何战争一样,你必须为自己做好准备。有那么一阵,哈桑和我经常自己制作风筝。 
秋天开始,我们每周省下一点零用钱,投进爸爸从赫拉特买来的瓷马里面。到得寒风呼啸、雪花飞舞的时候,我们揭开瓷马腹部的盖子,到市场去买竹子、胶水、线、纸。 
我们每天花几个小时,打造风筝的骨架,剪裁那些让风筝更加灵动的薄棉纸。再接着,我们当然还得自己准备线。如果风筝是枪,那么缀有玻璃屑的线就是膛里的子弹。 我们得走到院子里,把五百英尺线放进一桶混有玻璃屑的胶水里面,接着把线挂在树上,让它风干。第二天,我们会把这为战斗准备的线缠绕在一个木轴上。等到雪花融化、春雨绵绵,喀布尔每个孩子的手指上,都会有一些横切的伤口,那是斗了一个冬天的风筝留下的证据。我记得开学那天,同学们挤在一起,比较各自的战伤。伤口很痛,几个星期都好不了,但我毫不在意。我们的冬天总是那样匆匆来了又走,伤疤提醒我们怀念那个最令人喜爱的季节。接着班长会吹口哨,我们排成一列,走进教室,心中已然渴望冬季的到来,但招呼我们的是又一个幽灵般的漫长学年。但是没隔多久,事实证明我和哈桑造风筝实在不行,斗风筝倒是好手。我们设计的风筝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难逃悲惨的命运。所以爸爸开始带我们去塞弗的店里买风筝。 
塞弗是个近乎瞎眼的老人,以替人修鞋为生,但他也是全城最著名的造风筝高手。他的小作坊在喀布尔市的一条主干道—雅德梅湾大道上,也就是喀布尔河泥泞的南岸那边。爸爸会给我们每人买三个同样的风筝和几轴玻璃线。如果我改变主意,求爸爸给我买个更大、更好看的风筝,爸爸会买给我,可是也会给哈桑买一个。有时我希望他别给哈桑买,希望他最疼我。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比赛一大清早就开始,直到仅剩一只胜出的风筝在空中翱翔才告结束。我记得有一年,比赛到了天黑还没终结。 人们在人行道上,在屋顶上,为自家的孩子鼓劲加油。街道上满是风筝斗士,手里的线时而猛拉、时而速放,目不转睛地仰望天空,力图占个好位置,以便割断敌手的风筝线。 每个斗风筝的人都有助手,帮忙收放风筝线。我的助手是哈桑。有一次,有个多嘴的印度小孩,他家最近才搬到附近,告诉我们,在他的家乡,斗风筝必须严格遵守一些规则和规定。“你必须在指定的区域放风筝,并且你必须站在风向成直角的地方。”他骄傲地说,“还有,你不能用铝来做玻璃线。”哈桑和我对望了一眼。让你吹吧。这个印度小孩很快会学到的,跟英国人在这个世纪之初以及俄国人在1980年代末终将学到的完全一致:阿富汗人是独立的民族。阿富汗人尊重风俗,但讨厌规则,斗风筝也是这样。规则很简单:没有规矩。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祝你好运。但这不是故事的全部。若有风筝被割断,真正的乐趣才算开始。 
这时,该追风筝的人出动,那些孩子追逐那个在随风飘扬的风筝,在临近的街区奔走,直到它盘旋着跌落在田里,或者掉进某家的院子里,或挂在树上,或停在屋顶上。追逐十分激烈:追风筝的人蜂拥着漫过大街小巷,相互推搡,像西班牙人那样。我曾看过一本书,说起他们在斗牛节时被公牛追赶的景象。有一年某个邻居的小孩爬上松树,去捡风筝,结果树枝不堪重负,他从三十英尺高的地方跌下来,摔得再也无法行走,但他跌下来时手里还抓着那只风筝。如果追风筝的人手里拿着风筝,没有人能将它拿走。这不是规则,而是风俗。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在冬天的比赛中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那是无上的荣耀,人们会将其挂在壁炉架之下,供客人欢欣赞叹。每当满天风筝消失得只剩下最后两只,每个追风筝的人都厉兵秣马,准备摘取此项大奖。他们会朝向那个他们预计风筝跌落的地方,绷紧的肌肉蓄势待发,脖子抬起,眼睛眯着,斗志昂扬。当最后一只风筝被割断,立即一片骚动。 
多年过去,我曾见到无数家伙参与追风筝,但哈桑是我见过的人中最精此道的高手。十分奇怪的是,在风筝跌落之前,他总是等在那个它将要跌落的地方,似乎他体内有某种指南针。我记得有个阴暗的冬日,哈桑和我追着一只风筝。我跟着他,穿过各处街区,跳过水沟,侧身跑过那些狭窄的街道。我比他大一岁,但哈桑跑得比我快,我落在后面。他转过身,挥挥手:“这边!”说完就冲进另外一个拐角处。我抬头一看,那个方向与风筝跌落的方向恰好相反。“我们追不到它了!我们跑错路了!”我高声叫道。 “相信我!”我听见他在前面喊。我跑到拐角处,发现哈桑低首飞奔,根本就没有抬头看看天空,汗水浸透了他后背的衣服。我踩到一块石头,摔了一跤—我非但跑得比哈桑慢,也笨拙得多,我总是羡慕他与生俱来的运动才能。 
我站起身来,瞥见哈桑又拐进了另一条巷子。我艰难地追着他,摔破的膝盖传来阵阵剧痛。“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 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本书改编的影视作品


(图片来源:豆瓣 电影海报)



追风筝的人

The Kite Runner (2007)

导演: 马克·福斯特
编剧: 戴维·贝尼奥夫 / 卡勒德·胡赛尼
主演: 赫立德·阿卜杜拉 / 阿托莎·利奥妮 / 肖恩·托布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中国大陆 / 英国 / 阿富汗
语言: 英语 / 达里语 / 普什图语 / 乌尔都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2007-10(芝加哥电影节) / 2008-01-11(美国)
片长: 128 分钟
又名: 追风筝的孩子(港)








作者介绍


Khaled Hosseini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 1965-) ,出生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后移民美国成长于加利福尼亚州。像很多传奇作家一样,胡赛尼也有弃医从文的经历。迄今为止,他的三部小说《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群山回唱(And the Mountains Echoed)》均为国际知名的畅销小说,均有着在阿富汗国破家亡的大背景下,人物跌宕起伏的经历和柳暗花明的命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