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 个体化时代的爱情:最终目的是自我成长

第30课 个体化时代的爱情:最终目的是自我成长

00:00
23:37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邑上授书

    感谢沈老师!价值观很积极!

  • 1383024ciih

    自主选择权是建立在自身有一定能力的前提下,成长轨迹和生活环境如果是旧脚本,想要跳出来去自己选择是很困难的,结婚生子都不一定能自己做主

  • 知鱼不乐

    既然婚姻是一项经营活动,那合伙人成长能力跟不上被踢掉也并不意外,怪不得潘绥铭认为未来“连续专偶制”是对“单一专偶制”的替代。这个情况在发达国家用同居替代婚姻的方式变相表达出来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 Diu啊丢

    请问喜马拉雅也会同步更新沟通课程吗

  • 宇川_FLOW

    感谢沈老师!!!

  • 1387188wcqc

    非常受益

  • 听友218125309

    听完了,强烈点赞,打开了广阔世界的很多门很多窗

  • 知鱼不乐

    自做决策并执行。 只要是做过公司的人,就知道这种方式实在是太糟糕了,这种构架的模式充满了各种矛盾。沈老师讲的那么多用来解决婚姻中的方式,用来解决创业公司中的问题也同样适用,难怪听起来那么熟悉。封建的婚姻制度比市场经济的婚姻制度更加稳定,这几乎是产权结构上的必然导致。 这种推论往下走,爱情是必选的,婚姻选不选就不一定了。一个好的情侣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经营者,我对经营婚姻没有多大信心,主要来自于我对经营公司当中的合作模式没有信心,能在经营中理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太少,这势必会投射到婚姻上面。

  • 知鱼不乐

    爱情思维课学习的思考: 沈老师社会学爱情思维其实是社会学角度如何看待婚姻,就像是和社会学沾边的学科一开始论断一样,婚姻是一项制度,是一项被人类发明的制度。爱情则不是被发明的,它在古时候就存在,只不过是在青楼和小说里面,如今走进寻常百姓家。 一项制度的发明并被延续下来一定对当时当地的人产生了巨大无比的好处,才被保留下来了。沈老师把爱情的好处总结为三个:自我认知、链接、性关系。但是婚姻的好处她并没有总结出来,大概有这么几个:抗风险的合作模式、稳定的养育单元、更加稳定的现金流等。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婚姻的本质如此无聊,很像公司制度。而且麻烦的是这个“婚姻”公司有两个股东且各占50%的股权,而且分别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