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宫中三宝】大石雕、大玉山和大珐琅塔

85 【宫中三宝】大石雕、大玉山和大珐琅塔

00:00
14:42

乾隆朝时间长,国家富裕,皇帝重视文化艺术,给皇宫增添了不少宝贝。今天介绍皇宫三件宝物。

 

第一件宝物是保和殿大石雕。


我们都知道,故宫的中轴线上,由南而北,矗立着六座宏伟的建筑,它们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就是前三殿、后三宫。这六座建筑,是紫禁城的核心,也是皇帝、皇宫、皇权的象征。乾清门是外朝和内廷的分界。


我要说的这件保和殿大石雕,就铺在保和殿北面的台阶中路,正对着乾清宫。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宫启用,数百年间,保和殿几经大修,但殿后这块大石雕,却保留着明永乐建紫禁城宫殿时的原物。乾隆时把石雕原来图案凿去约0.4米厚,又重新雕刻了流云立龙图案。这件十分珍贵的文物,当中刻着九条蟠龙,四周为缠枝莲花纹,下部为海水江崖,中雕流云,气势磅礴。


这块大石雕,长16.75米,宽3.07米,厚1.7米,重200吨,为宫中石雕之最,俗称“大石雕”。经测算大石雕毛坯重量约为300吨。石料采自今北京房山大石窝。那里距紫禁城约一百多里,当时没有起重吊车,没有运输机械,巨石是怎样运进来的?有学者研究,运输方法是:运道路旁,每隔一里,打一眼井,寒冷冬季,汲水泼路,结成冰道;工匠民夫们,将石料放在冰车上,用大批骡马拉着,在冰道上往前滑动,缓慢行进,运到工地。康熙帝听从前明太监讲故事说:保和殿初建时,采买搬运巨石到京,不能运入午门,运石太监参奏,这块大石头不肯入午门,于是太监奉命把大石头捆绑起来,打六十御棍。当然,打御棍,大石头也不能进午门,其实这块大石头,在紫禁城三大殿建成之前就先运到了,就地雕刻,安装到位。


三大殿御路上的石雕,最重要的有两块:一块在太和殿前,另一块在保和殿后。按常理说,太和殿前石雕应比保和殿后石雕更重要、更显眼。但是,这块最大的石雕,为什么没有安放在太和殿前,而安放在保和殿后呢?


有一种看法是:这块大石雕主要是为给皇帝看的。皇帝居住在乾清宫,出了乾清门,这块大石雕立即映入眼帘。大石雕的宽度,恰是御轿的宽度,两旁是抬轿太监行走的小台阶。皇帝乘坐御轿,在大石雕上经过,何等气势,何等庄严!到了今天,保和殿后大石雕,是紫禁城中轴线上游客必看的一个景观。

 

第二件宝物是大禹治水图玉山


故宫的东北部有一处高墙围护的独立区域,这就是著名的宁寿宫区,这里在明代曾是崇祯时懿安皇后张嫣等养老之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改建宁寿宫,供孝惠章太后在此颐养天年。乾隆帝为归政后养老休憩,而把这里增建为太上皇宫,但他并未入住这里。慈禧太后晚年居住在这里。明清帝后认为这块福地是宫中养老的理想宫殿。


宁寿宫有座乐寿堂,原来是准备作为太上皇乾隆的寝宫。在乐寿堂后门内,有一座“大禹治水图”玉山。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命高贵妃的侄子高朴任新疆叶尔羌办事大臣。距叶尔羌四百余里,有座密尔岱山,产美玉。据说这件“大禹治水”玉山,用的就是密尔岱山出产的青白玉料。从新疆和田到北京一万一千一百里,需制作特大专车,前面用一百多匹马拉车,后面有用若干夫役扶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冬天泼水成冰路,日行五六里,三年才运到北京。


玉石到京后,乾隆帝选用宫中珍藏的宋人名画《大禹治水图》为蓝本,派画师照图摹画在玉山上。先做玉山蜡样,怕蜡样融化,又刻做木样。再把玉石经运河,运往扬州,由能工巧匠,照样雕造。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九月开工雕刻,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六月完成,历时六年零八个月。这件大玉山,从采玉到制成,长达十年,仅雕刻就用了十五万个工。


这件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5330公斤。雕刻了大禹治水的壮观情景:崇山峻岭,古木丛立,洞壑溪涧,地势险恶,大禹在山腰劳作,民众凿石开山,使水下流。这幅生动图景,按玉材天然色彩,做艺术加工而成。背面刻有乾隆帝御制诗,歌颂大禹治水,功德万古不朽。诗中告诫子孙,像这样大的玉材,用来制造一般器物,会大材小用,但制成玉山,便久存不朽。如果为追求珍玩,今后不要再做。这座由一块整玉四面雕琢成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构思巧妙,雕工精绝,充满动感,鬼斧神工,堪称中华艺术奇珍,也是世界文化瑰宝,显示中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

 

再简单说说第三件宝物大珐琅塔。


在紫禁城,东北部的宁寿宫,是太上皇的居所;西北部的慈宁宫,是皇太后的宫殿。宁寿宫,有梵华楼,为二层楼,面阔七间,一楼明间,供栴檀佛铜像,而另6间,每间供奉掐丝珐琅大佛塔1座,共6座珐琅佛塔。塔周围三面墙挂通壁大幅唐卡,画护法神像54尊。


同样,在慈宁宫,有宝相楼,为二层楼,面阔七间,一楼明间,供釋迦牟尼佛立像,其余6间,每间供奉掐丝珐琅大佛塔1座,共6座珐琅佛塔,塔周围三面墙挂通壁大幅唐卡,画护法神像54尊。


陈设在梵华楼和宝相楼的12座珐琅佛塔,每座高238厘米左右,由宫廷造办处珐琅作,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和乾隆四十七年(1872)制造,造型各异,豪华精美。釉色均不相同,图案富于变化,塔身结构严谨,结合部位不露痕迹。通体填釉饱满,很少砂眼,充分体现出乾隆时期掐丝珐琅精湛高超的技艺,是前所未有的新成就,也成为难能可贵的宝物。


金属胎珐琅器有着黄金和宝石般的华美和瑰丽。因其制作工艺复杂,釉料配制繁难,珐琅颜料昂贵,烧造技术极难,生产成本太高,所以很长时期内主要作为御前用器,由宫廷内皇家御用作坊制作,除少量珐琅器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赏赐给王公大臣,或馈赠给外国使臣外,民间很少流传,而且难得一见。

 

以上这三件(套)清朝乾隆时期的宝物,如果到故宫一游,非常值得去欣赏。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次,我讲马嘎尔尼:遇上无知与傲慢。朋友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媒体人Jasper

    打字打错了,乾隆四十七年应该是1782年

  • 听友216926136

    汲水 从下往上打水;洞壑 深谷洞穴;溪涧 山间的水流;明间 古代建筑物正中四根外柱之内的空间;唐卡 用彩锻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砂眼 铸造过程中 气体或杂质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形成的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