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篇·绳纹时代的日本

历史篇·绳纹时代的日本

00:00
05:38

公元前一万年至公元前3世纪,日本进入绳纹时代。绳纹时代遗址最早发现于19世纪90年代,后在全国各地陆续发现,最主要的为贝丘遗迹。在绳纹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前期器型为尖底深钵,花纹有繎丝纹、押线纹、贝壳纹等,中期以后,器型主要以平底钵型,瓮形。圆筒形等,花纹有绳纹、贝壳纹、爪形纹、涡纹。后期的器型呈现多样化,深钵、瓮形外,还有瓶形陶器和碗等,花纹以磨消绳纹为主。关于绳纹陶器制作技术,目前存在两种主要说法,一种渡来说,即来自于南太平洋诸岛的移民或来自于北亚的移民带来了陶器的制作技术,这种技术逐渐被土著人所掌握,创造出绳纹陶器。另一种为本土说,即陶器技术是自发产生的。根据考古学界对爱媛县久万川石灰岩断崖处遗址发掘的陶器碎片经过碳十四鉴定,在相当于一万两千年前得到第九层中发现戏隆纹陶器;在相当于一万年前的第六层发现了无纹陶器;在相当于八千年前的第四层发现了押线纹陶器。据此可知,该遗址为介于旧时代晚期和绳纹时代初期的遗址。因此,可认为,绳纹陶器的制作技术可上溯旧时代晚期,下及绳纹时代,中间未出现明显断层。事实上,陶器的使用是人类的共同性,日本的陶器制作技术是最早的移居者们带来的,然而陶器工艺以后变化发展也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刺激,这已为日本考古界所认同。

绳纹时代的日本社会已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由一个母系家庭构成的原始共产制经济单位。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氏族成员共同居住在一定的区域,住的是简陋的竖穴。从千叶县姥山贝丘竖穴遗迹来看,在直径为六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平面内,其中央有用石块或陶片围成的圆形炉灶。聚落附近形成的贝冢也很有规则,贝冢也就是史前时代人们捕食的贝类堆积遗址。从这些情况来看,当时的聚落是在一定统帅者的支配下,过着有组织的生活,依靠集体协作从事采集,狩猎,捕捞等生产活动。当时的生活原则是以聚落回单位实行自给自足彼此在相当范围内进行进行交易。如用于制造石簇的黑曜石就存在许多交易圈,其中以长野县的和田qiǎ峠、九州的阿苏和北海道的十胜等黑曜石的产地为中心的交易圈的半径约两百公里。
    随着考古发掘材料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绳纹时代已经开始出现原始农耕,绳纹人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渐渐悟识到植物的生长规律,为了确保季节性植物食品的稳定,收获,植物的种植栽培便诞生了,作为掘土工具的石斧和摘穗用的石刀在近畿、九州、四国地区的遗迹中已广泛发现。近年的一些绳纹后期的遗址中,陆续发现了碳化米,大麦地等的压痕。北九州福冈市板村遗迹中发现了绳纹后期的水田遗址,水田至有调节水量的堰水栅、水沟,田间小道。这些发现生动地说明了在绳纹后期以栽培粟、麦、稻等作物。后期绳纹人耕作经验的积累,会后来弥生时代水稻的广泛跟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原始农耕相适应使用的陶器无论从绳纹陶器的形态和纹饰来看,都有相当进步,但从烧制陶器和制造陶器的技术来看,可以说还停留在很幼稚的阶段。绳纹陶器中残留有许多黑斑,这种黑斑显然不是绳纹人想制造黑色陶器的结果,而是因为不了解造窑技术和其效应,只能制作低火候、低温烧制的陶器。绳纹时代的各种技术随着时代前进多少有些进步,但是,就制陶技术来说,并不是直线发展的,绳纹文化的发展明显的带有畸形性,尽管在陶器和瓷器加工上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才能,但是在生产力的停滞却使石器时代人的精神内容。不得不停留在低级阶段,以物质为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之高涨;与组成社会的人类思想认识之地下,形成了原始社会文化奇特的不平衡。

如此畸形发展的文化,势必要陪一种新的先进的文化所替代,于是,伴随着水稻耕作技术及金属工具的传入,弥生文化便应运而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