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位状元,却无缘清北,甚至与复旦、上交、南大等众多985/211院校失之交臂,连报考资格都没有,被网友称为“最惨状元”!
她就是江苏高考文科状元白湘菱,总分430分,语文180分,数学141分,英语109分!奈何选修课历史是B+,遂无报考资格!
而位列第2名的王雅迪,虽然裸分低一分,但选修却是双A+,成为进入名校录取序列的第一名。
这一事件被曝光后,引发热议。
主要的争议点有二,其一,为什么430分就能够成为高考状元?其二,是否能被破格录取?
不清楚江苏省高考政策的网友,可能会觉得疑惑,其实江苏卷的高考总分为480分,仅计算语数外三门的成绩。能考到430分不是件容易的事。
其次,在江苏除了语数外三门裸分之外,选修等级也非常重要,这个选修等级不是分数,而是按名次划分,分为ABCD四个等第。
清北、上海交大、复旦等名校录取,对选修课成绩全都要求双A以上,否则不能投档。
文科第一的状元,却与顶级名校无缘,这一结果怎么看都“惨”!
遗憾,心酸,惋惜,但高考背后揭露的这4个扎心真相,我们越早知道越好!
01
高考很残酷,却也最公平
文科状元白湘菱,十年寒窗苦读,最终却输在了选修科目上。
很多网友都为她抱不平,认为太可惜了,江苏的这种高考模式“坑”了她,希望她能被破格录取。
不过,清华、北大、南大等负责江苏招生工作的老师,给予了明确的8字回应,表示:“须按政策要求招生。”
这一结果,看似冰冷不近人情,但放眼望去,却有着规则之下的公平。
江苏高考等第制这一模式从08年就开始实行,至今为止已有十二年;
如果因为同情而改变录取规则,那么对于这十多年间其他有过类似失误的很多考生而言,就是一种不公了。
虽然很可惜,很遗憾。
但在残酷的竞赛场上,无情反而能保证公平。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高考制度可能存在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但也是目前而言最为公平的一次人才选拔。
就像白岩松接受采访时所说的:没有高考,你拼的过富二代吗?!
没有富二代的资本、人脉,唯一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拼的,就只有汗水和勤奋了。
纵观2020年全国68个高考状元来说,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大都是普通家庭出身的普通孩子,好一点的顶多是中产家庭出生的孩子,并非什么权贵之家。
高考就是底层人民跨越阶层最快的上升通道!因为它不看你的家境,不看你的人脉,只要你有真凭实学,你就是最大的赢家。
02
成绩很重要,心态更重要
高考是一场残酷的竞争,一分足以打败几千,乃至几万人。
努力学习,争取在高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很重要,这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机会。
可有时候命运就是爱开玩笑,关键时刻发挥失常的孩子不是个别。
白湘菱就是其中之一,据班主任说:“从来没有想过历史的B+会落到她的头上……
按照常规来讲,白湘菱的选修在前面的考试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意外。”
不仅老师为她感到遗憾,父母为此纠结和意外,就连旁人都不忍心看,有网友还感慨她为“最惨状元”。
考到了文科状元,却上不了最好的学校,这比差0.1分就及格的心情更加复杂千百倍!如果承受不了,极易沉溺在悲伤和苦恼中,难以自拔。
白湘菱却能淡然处之,在空间里还自我调侃:“我心态好得很。”不得不让人佩服。
接受采访时,一番话更是让无数人为之点赞。
她说:
“肯定还是会有遗憾,不可能说一点遗憾都没有的,后来学长学姐都安慰我,挺好挺好。
我看到很多说什么‘最惨状元’什么的,其实还好吧,自己考出来的成绩……可能当然是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学校。”
积极思考将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则造成消极人生。
有如此豁达乐观的心态,不管她即将去到哪个学校,都不会轻易被打败。
要知道,打败我们的从来不是挫折,而是面对挫折时所持的心态。
03
高考不是结束,恰恰是开始
回想起当年,班主任对着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再坚持一下,高考完你们就轻松了。
那个时候,一想到熬过高考就轻松了,每个同学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想象着高考过后,自己放松时的惬意。
直到多年后,才回过神来,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关卡而已,人生的题比数学难解多了,也比高考累多了!
孩子,想告诉你的就是,千万别轻信这句话。
如果你信了,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放松,不再重视学习,逃课睡懒觉、熬夜追剧、玩游戏,挂科也面不改色……
那么,等待你的就是苦难的开始。
作家苏心说:“如果在最该努力的年纪选择了庸碌无为,却借口平凡可贵。我敢保证,将来你会非常后悔,却无法言说。”
学生时代,因为父母站在了你的身前,替你挡住了生活里的风风雨雨,而你只需要负责好好读书,不用过多操心其他的事,这是你积累成长资本最快的捷径。
莫辜负这宝贵的青春年华!
待你走出社会,你就会明白:
成年人的世界有多不容易,尤其在你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你再苦再累再难都只能咬牙坚持,因为你没有理由倒下。
这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我不能”,而是“我本可以”!
孩子,请记住,高考不意味着结束,恰恰是你人生新的征程!你该更加努力才是,累了可以适当放松,但绝不能堕落。
04
再穷不能穷教育
知识改变命运,再穷不能穷教育。
但仍然有人嗤之以鼻地说:读书无用。
理由无非是:读书读那么久有什么用,还不是给人打工。
甚至拿近年来一些高材生从事的工作说事:
“北大毕业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出去卖猪肉?”
“辛辛苦苦读个硕士,出来却做保姆,小学毕业就去做不就行了?”
可是这只是一部分事实,真相是:
那个卖猪肉的大学毕业生陈生,现在已经开了几百家连锁店,身价过亿。
那个硕士毕业做保姆的姑娘,可以任性挑选雇主,提自己的条件,而且依然是雇主争抢的人才。
哪怕做着同样的事,但读过书的人却知道怎么把一个普通的事情做的不普通,把一个日常的事情做的如此赚钱。
作家李月亮说过这么一段话,再认同不过。
她说:
“40年前,读过高中就是高学历了。而现在,高中毕业已经基本等于“没文化”。在遍地都是大学生的情况下,必然会有很多高学历的人,流入低端行业。
因为如果你不读书,就极大可能要遭遇“降维打击”,连普通的工作都保不住,只能被挤到最边缘最辛苦的角落,别人都不愿意干的事,才轮得到你。”
而高考,就是一次知识改变命运最快的捷径,为什么不紧紧抓住呢?
如果孩子问你,读书那么辛苦,为什么要读书?
不妨这么回答他:
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