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君说
福康公主,宋仁宗长女,母苗贵妃。
宋仁宗子女稀少且相继夭折,最终长大成人的不过四个女儿。
其中长女福康公主作为皇帝十多年里仅有的孩子,受到的宠爱远非其他公主可比。
仁宗宠爱女儿毫无限度,导致公主娇纵任性,肆意享受着权力带来的一切,却忘了告诉她要承担责任。
而他不顾女儿心意,一手包办的婚姻,更是将女儿推向了不幸的深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宋公主之福康公主的故事。
自古皇家多无情,人如落叶自飘零。
深宫内院,王孙贵戚,看似有享不尽的荣华,数不尽的富贵。
可实际上,他们一出生,命运便早已注定。
那些皇子们,不是被权力欲望所束缚,便是被利益纠葛所裹挟。
最后,成王败寇,善终者无几,凄惨者繁多。
而那些皇家之女,或成为与世家联姻的对象,或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最终能获得幸福者,亦是寥寥无几。
就像《清平乐》中的福康公主赵徽柔,虽身份高贵,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仍没有逃过命运的魔咒。
她本可以凭着父母的疼爱,去谋得一段琴瑟和鸣的爱情。
却因为父亲宋仁宗的乱点鸳鸯,丢了快乐,失了幸福,到最后,更落得凄惨下场。
为偿一己心思,惹得两厢心殇。
一切的错误,皆因宋仁宗的执念而起,又因福康公主的执念而落。
掌中珍宝至,宠溺入心间
福康公主,不仅仅是宋朝公主,更是宋仁宗十六年间唯一的孩子。
宋仁宗子女稀少,最终长大成人的不过四个女儿。而身为长女的福康公主,自然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看着女儿健康长大,宋仁宗心喜异常。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护得女儿安康。
福康公主4岁时,辽兵犯境,提议和亲,希望宋朝将福康公主许给梁王耶律洪基,以结得秦晋之好。
自古以来,和亲一直是中原与外族番邦重要的外交方式。
若宋辽和亲,其实更利于两国和平往来。
可宋仁宗这次,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不忍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远嫁异域,孤苦无依。
他让富弼出使辽国,不惜以增岁币二十万的代价,换来女儿留在身边。
福康公主也从来没有让父母失望过,从小便机敏聪慧,对亲人极尽孝道。
福康公主8岁那年,宋仁宗突然患病,卧床不起。
她不顾身体幼弱,一直服侍在父亲身边,尽心竭力。
为了让宋仁宗快点康复,她不惜赤足散发,向上天祈祷,愿意用自己的身体换取父亲的康复。
宋仁宗得知女儿的孝心后,感动异常,对她的爱更是无以复加。
与此同时,作为皇宫内唯一的孩子,福康公主更是得到了所有后宫的宠爱和纵容。
然而,惯子如杀子,一味宠溺,只会将孩子推往深渊。
在无限溺爱的氛围之下,福康公主自然养成了骄横傲慢、任意而为的行事习惯。
也许,在帝王眼中,任性并不是什么大事。
可正是这份任性,却为福康公主的人生悲剧,埋下了隐患。
宋朝的婚嫁年龄是男十五岁,女十三岁。
可福康公主直到十九周岁才得以出嫁,这不仅是因为宋仁宗心中不舍,还有他对驸马慎重的选择。
宋仁宗知道,他不能陪女儿走完这一生,所以他要为女儿谋一良人,让女儿继续快乐下去。
嘉祐二年,宋仁宗为19岁的福康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礼,晋封她为兖国公主,然后又花费数十万缗钱为她建造府邸,待遇如同皇子。
宋仁宗的这一切谋划,俱是为福康公主未来大婚做准备。
他为了让福康公主一生无忧,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生怕自己做的不够多,不够好。
但他从未意识到,这次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一念执着起,半生恨不熄
其实,宋仁宗并没有询问过女儿的意愿。他乾纲独断惯了,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的选择。
他筛选了多人,最后为女儿挑选的夫君,便是自己亲娘舅的次子,李玮。
宋仁宗选中他,一是因为他谈吐沉稳,老实可靠,必不会辜负女儿;
二是宋仁宗自始至终都对李家怀有的愧疚之情,他希望可以亲上加亲,借此提高李家的地位。
想当年,李宸妃生下宋仁宗不久,便被皇后刘氏抱走抚养,仁宗从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
直到刘后薨逝,仁宗才在知情人的奏报下,得知自己的生母原来是宫中的李宸妃。
这段历史,在后世的精心演绎下,变成了著名的“狸猫换太子”。
由于当时李宸妃已亡,宋仁宗为弥补自己未尽的孝道,于是给予娘舅家李氏各种荣宠。
甚至愿意将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嫁与他家,以保李氏富贵。
然而,这段在宋仁宗眼中的完美婚姻,却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一个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天之骄女,一个是突然乍富的小门小户,两个人的行为谈吐,待人处事注定不同。
钱钟书在《围城》中说过:
“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构成结婚的资本。”
可“不讨厌”这三个字,对福康公主来说,也着实太难。
福康公主对李玮的印象本就不好,认为他不但相貌鄙陋、性格沉闷,身边还多是侥幸无赖之人,并不是自己的良配。
哪怕成亲后,李玮对她讨好亲近,低声下气,她也是冷眼相待,冷漠不语,最后更是连同房也会避开。
可福康公主终究性格活泼,身处公主府,总觉得日子分外寂寞。
而相比于相貌朴质,目光浅显的李玮,从小熟知皇宫规矩,俊美干练的内侍梁怀吉更懂公主的心意。
梁怀吉虽只是卑微的小黄门,但对于福康公主来说,他更像是对自己不离不弃的伙伴。
在以后的日子里,梁怀吉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慰藉。
有了他的陪伴,福康公主觉得日子,也并没有多么难熬。
可天下之事,从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公主对梁怀吉和李玮的不同态度,自然引起李家人的不满与怨恨。
而正是这份怨恨,也让公主和李玮本就不坚固的婚姻,变得岌岌可危,摇摇欲坠。
夫妻恩义绝,终生两不认
嘉祐五年二月,福康公主照旧与梁怀吉等人,在月下小酌,发泄着自己对如今的不满,回忆着自己过去的自由。
而这一幕,恰被李玮母杨氏在外窥见。
杨氏长期的不满与怨恨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以粗鄙难听之话斥责公主众人。
公主虽以孝道为先,但从小骄纵,哪里听过如此粗鄙之语,顿时火冒三丈,命近臣打了杨氏。
可这些粗鄙之话却引在了她的心上,她后悔了。
她要连夜跑到皇宫,去质问父亲,为什么要把自己嫁到如此人家。
可按宋朝制度,除非军国大事,夜间不可随意开启宫门。
但福康公主夜扣宫门,一下下扣在了宋仁宗的心上。
宋仁宗终究是爱女心切,打开了宫门,将公主让进殿内。
作为父亲,让受屈的女儿回家,这本无可厚非;可作为君王,夜开宫门,却引发朝堂动荡。
第二天早朝,群臣纷纷上奏抗议,说公主任性妄为,此举有违法度,需要严惩。
可宋仁宗毕竟心疼女儿,他不愿女儿因此受罚,可又要安抚群臣情绪。
于是,下诏褫夺了公主的封号,将她身边随侍的侍从全部遣散,梁怀吉更是被发配到西京洛阳,打扫宫苑。
身边的内臣随侍都被赶走后,福康公主觉得自己的天塌了。
一直以来备受宠爱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父亲的背叛。
世界上,最让人痛心的,永远是亲人的伤害,那份委屈,必将刻骨铭心。
从那之后,福康公主心病时常发作,或上吊,或投井、或纵火烧皇宫,期间状如疯魔,形似癫狂。
宋仁宗不忍公主如此模样,便不顾大臣反对,又将梁怀吉等人召回。
可百病易消,却心病难医。纵使梁怀吉等人回来了,福康公主崩塌的世界,又怎能轻易修复。
嘉祐七年,李玮的兄长上书代弟请求和离,称:“玮愚不足以承天恩乞赐离绝”。
这时,宋仁宗才意识到,自己一手策划的这场婚姻是如此失败,他终于同意了李玮和离的请求。
可几个月后,宋仁宗感觉自己时日无多,愈发觉得对不起李家,于是又让二人复合。
次年,仁宗去世,英宗将仁宗所有子女都赶出了皇宫,孤苦无依的福康公主,只能与李玮一起住在公主府中。
兜兜转转多年,福康又回到了她一心想逃离的地方。
可这一次,没有梁怀吉,没有自己熟识的人。只有冰冷的屋子,和自己黯然的躯壳。
心病终难医,魂去百事清
人生总是被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
若福康公主公主上半场是艳阳高照,无忧无虑;那她下半场人生便是淫雨霏霏,冰冷无依。
在她人生的最后三年,她似乎已经完全与命运妥协,每日过得浑浑噩噩,活得恍恍惚惚。
熙宁三年,福康公主郁郁而终,年仅33岁。
她的侄子宋神宗前去公主府洒酒祭奠,才发现姑姑最后几年是如此屈辱。
她被驸马李玮虐待,不但被子衣服上爬满了虱子,寒冬腊月还要自己烧火,以至于脸被碳火烫伤,甚至连平时的食物、看病,李玮都多加阻拦。
神宗痛哭不已,大骂李玮忘恩负义。他万万没有想到,曾经万千宠爱的大宋公主,死时却如此惨不忍睹。
福康公主的一生,让人唏嘘。身为天之骄女,却在抑郁中匆匆坠落,而历史留下的大多是她肆意妄为,不尊礼法的恶名。
可说到底,她的命运亦如草芥一般,根本没有自己做主的机会。
所有的恶果,因自己的执念而来,也因宋仁宗的私心而致。
宋仁宗执着于对母族的补偿,而福康公主却纠结在对婚姻的不满。
可这个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生命,本就是一个苦乐相间的过程,太过执着,伤害的最终还是自己。
付出,不因此后悔,失去,不必要遗憾。
女人这一生,一怕走错路,二怕嫁错人,三怕放不下。
如果福康公主能早些明白这个道理,故事的结局,也就不会是一场悲剧。
唯有放下,方得平静;唯有看开,方显安宁。
在看
在看
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