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有一种普普通通的生活吧

总会有一种普普通通的生活吧

00:00
02:41
总会有一种普普通通的生活吧
作者:阿赫玛托娃 [俄]
为你读诗:张峻宁 | 演员

总会有一种普普通通的生活吧,
光,是那么透明、喜悦、温暖……
黄昏时,芳邻和姑娘隔着篱笆交谈,
他们的喁喁情话
只有蜜蜂才能听见。

我们的生活那么郑重、艰难,
我们重视辛酸会晤时的礼典,
只要一阵鲁莽的风突然袭来,
就会把刚刚开始的语丝吹断——

但这座光荣的灾难的花岗石的繁荣城市,
我们决不会用任何东西去交换,
它那宽阔的河面上,水光闪闪,
花园中浓荫蔽日,光线幽暗,
还有缪斯的话音,隐约响在耳边。

高莽 译
选自《我会爱》,上海文化出版社

你迟到了许多年
可我依然为你的到来而高兴
—— 阿赫玛托娃
- 关于作者 -

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诗人,被誉为“白银时代”的灵魂。出版诗集有《黄昏》《念珠》《白色的群鸟》,组诗《安魂曲》等。


能够在这里风平浪静地生活着就很好

我们何必期待一个城市让我们忘却心灵伤痛?或许因为我们情不自禁地爱我们的城市,像一个家庭,但我们仍得决定爱城市的哪个部分,想出爱它的理由。
——奥尔罕·帕慕克《伊斯坦布尔》

城市里涌动的人潮,蛛网般的交通,复杂的人性,以及永远不会结束的工作,偶尔令人感到疲倦与窒息,好像掉入一个迅疾的漩涡,无法安定。

然而,即便城市的生活时常显出艰难与辛涩的一面,生活在此的人们却同诗人一样相信,“总会有一种普普通通的生活吧,/ 光,是那么透明、喜悦、温暖……”

那么你是否想过,城市是什么?它为何让人眷恋,又想逃离?大城市的人们想要逃离去小城,小城的人们偶尔也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围墙之中,似乎少了某些自由。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谈到,“城市是一些交换的地点,但这些交换并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换,它们还是话语的交换,欲望的交换,记录的交换。”

我们会发觉,话语与欲望等要素的交换,最终指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当你抵达一个陌生街区,店员的微笑与温情话语,或许比这里的历史文化更能让你产生良好的心理印象。之后这些细腻的情感渗透到城市的肌理中,打破钢筋混凝土的冷峻表层,蔓延出一种让人情愿生活下来的气息与温度。

于是,无论这座城市大与小,留下来生活的人,都已产生了无法拔除的情感诉求。



从你的住处走到你朋友的住处。
一边走一边留意转角和风景。
原路返回。
留意你朋友所经过的转角和风景
当他或她去看你时。
——小野洋子《城市篇》

一些人从小生活在城市中,无法割舍自己熟悉的街巷、草木与味道,他们甚至难以想象有朝一日会离开那些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成员与朋友,独自去往新的地方。

另一些长期客居者会习惯所在城市的呼吸与脉搏,习惯这里的工作日常与逐渐稳固的交际,习惯每天回到住处看到自己的猫安稳地躺在地板上。

也有朋友在原本打算短暂停留的城市,与所爱相遇,因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计划。

总而言之,城市会提供很多寻觅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机会,或是让你碰到趣味相投的灵魂。即使有人讨厌自己所在的城市,他仍无法爽快地丢掉自己获得的一切惠利。

如卡尔维诺所言,“你喜欢一个城市的理由,不在于它有七种或七十种奇景,而在于它对你的问题提示了答案。”

但回过头来想想,居住在哪个城市,喜欢某处的所有外部原因,或许都不是我们人生最核心的部分。

最动人的是你和谁一起,在这座城市里建造了怎样的生活。即使那生活平凡而庸常,却也温暖闪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