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制度分流解决医疗拥挤

19.制度分流解决医疗拥挤

00:00
03:30
大医院“医疗拥挤”,你怎么看?解决?


人山人海,如过江之鲫,这是很多城市大医院的常态。庞大的人群,聚集在一个远远超过设计容量的空间里,是一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按照中外踩踏事故研究,公共场所室内达到每人1平方米,室外达到每人0.75平方米,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于大医院来说,人流密度超过警戒值并不罕见。预防因拥挤而发生踩踏,是医院管理的新课题。

解决“医疗拥挤”问题,不能靠应急分流,而要靠制度分流,即建立一个金字塔型的分级诊疗体系,让大医院成为主攻疑难重症的“旗舰店”,而非包治百病的“大集市”。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呈“倒金字塔”结构。越是大型医院,获得的资源越多,诊疗人次越多;越是基层机构,获得的资源越少,诊疗人次越少。其根源在于,政府配置医疗资源,不是按照服务功能来确定,而是按照行政级别来确定,从而导致资源配置错位,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解决“医疗拥挤”问题,关键是让高水平的医生自愿留在基层,并获得较高的薪酬和社会地位。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刚毕业的医学生或者低年资的医生,必须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一定年限,才可以晋升高级职称。从另一个角度看,基层医疗机构成了低端人才的“中转站”,达到一定年资后就可远走高飞。结果,优秀医学人才纷纷“求上流”,拼死拼活挤进三甲医院。留在基层的全科医生,无论职称还是薪酬,都低人一等,前途渺茫。而在发达国家,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收入差距不大。刚毕业的低年资医生都是先到大医院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和口碑,才回到社区担任“守门人”的全科医生,却往往是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

告别“医疗拥挤”,需要打破僵化的医疗体制,改变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促进医生自由流动,筑起金字塔型的分级诊疗体系,使三级医院回归“塔尖”,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塔基”,这样才能形成有序就诊新常态。

让看病不再拥挤,不能靠应急分流,而要靠制度分流,建立一个金字塔型的分级诊疗体系。期盼医改攻坚克难,让中国人早日远离“拥挤医疗”,享受“安全医疗”和“舒适医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