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宗教在全球的相遇与传播

葛兆光:宗教*********

00:00
30:03

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葛兆光。我们这个“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节目已经播出一半,也就是三季了,如果是球赛的话,上半场已经结束,现在开始进行的是下半场,也就是第四到第六季。

那么,今天开始的第四季,到底讲的是什么呢?是宗教信仰的全球史,就是各种宗教在全球的传播过程。

从一块唐代石碑说到全球的宗教传播

让我先从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开始讲起。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十七世纪上半叶,也就是明朝天启年间(1623),有人在西安发现了一块唐代石碑,叫作《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正面是汉文,旁边还有古叙利亚文,记载了景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撰写碑文的人叫景净。

当时,在中国传教的欧洲耶稣会士卜弥格,他把碑文抄录并翻译了,派人送到罗马教廷,罗马的一个语言学家,翻译了碑文里的古体叙利亚文,加上卜弥格对中文碑文的翻译,公之于众,这块石碑一下子在欧洲非常轰动。

为什么呢?因为这块石碑告诉人们,原来在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的教徒阿罗本,早在当时传教士之前一千年,也就是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就到达了长安,受到官方的隆重接待,著名的大学者,当然也是大官儿房玄龄,还把他迎接到西郊的迎宾馆去住。

这石碑是真的吗?这事儿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基督教不要等明代传教士,早在七世纪就传到中国了。这可是基督教全球化的一大步。

后来在各种文献中发现,这事儿还真是有,而且这个景净也是实有其人,从石碑上的叙利亚文字可以知道,他是聂斯脱利派的“中国教区主教兼长老亚当(Adam)。在中文佛教文献里也有一段资料,记载贞元年间(785-804),这个景净还曾经试图参与佛经的翻译。

这下厉害了,原来那么早,中国就有个洋名叫亚当的基督教主教。这真是一大发现。后来学者又发现,景教进入中国之后,曾经翻译了不少经典,现在还可以看到出自敦煌的唐写本。更令人惊讶的是,20065月,竟然洛阳,就是在唐朝的东都,又发现了唐代景教经幢残体,上面刻了景教经典。

遥远的基督徒,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从西方来到东方了,那么其他宗教呢?佛教呢?印度教呢?祆教呢?伊斯兰教呢?还有摩尼教呢?如今世界上的宗教版图,特别是所谓三大世界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格局,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草蛇灰线的信仰传播

让我先说一点儿题外话。

有时候,我们可能不大容易想到,宗教、信仰以及各种巫术,它们的传播和交流范围有多宽。我总觉得,宗教、信仰和巫术之类,都来自人类心灵的某些恐惧,因为人类都有共同的恐惧,有共同的愿望,所以无论在哪里,都会有一些共同信仰方式,在各个地方传来传去。

 

我先给大家举一个“十二支”的例子。


北齐娄睿墓壁画十二生肖-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信属相,就是十二生肖,这种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等等)相配,比如,亥年生的属猪,午年生的属马,丑年生的属牛。然后每个属相又都有神祇对应,这十二个神祇,来源也很早,很多中国中古墓葬里面还有它们的塑像。

这种信仰是怎么来的?是汉族中国特别的信仰吗?很早就有人讨论,以前中国有个叫章卷益的学者讨论过,山东大学著名学者童书业和陕西师大的黄永年教授也考证过。

而日本人呢?更早就注意到了,像有名的内藤湖南就研究过十二支神像,而另一个有名的学者西嶋定生,他就是提出“东亚文化圈”的那位,他写过一篇长文,非常仔细地讨论中古墓葬中的十二支像,在新罗、日本和中国的流传和变化,说明先是在墓志石上有兽身兽首的十二支,这从隋代就出现了。到了唐代天宝年间,出现了人身兽首的十二支像,到了晚唐九世纪的时候,又出现了人身人首的十二支像。而且,这种十二支的变化,陆续影响到新罗、高丽、契丹、日本,出现了相应的十二支神像。

可是,这个十二支信仰仅仅是中国,或者更大一点说是东亚的吗?事情没那么简单。

如果你再看更早的法国学者沙畹,他有一篇《突厥十二生肖》就说,这种信仰,实际上不止在东亚流传,甚至还传到吐蕃,宋仁宗时代就由出使的官员传到唃斯罗(也就是吐蕃之一部),也逐渐波及东南亚,元代传到了柬埔寨和暹罗,那里的十二生肖名称,是从安南语转译的汉语;可是他又说,其实早在唐代,中亚、北亚的骑马民族,就已经知道十二生肖并用来纪年。

沙畹甚至还觉得,可能是突厥人发明的十二生肖,在公元初年传到中国,他说“在掌握更多的情况之前,应将十二生肖的发明归功于突厥人”,这就更麻烦了。

十二生肖陶俑(西安韩森寨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

 

让我再讲一个例子。

1950年代,在哈佛教书的杨联陞先生和胡适通过书信往来,讨论古代的道教和佛教。杨联陞发现,佛教和道教都有些很奇怪的信仰方式,就是为了表现自己信仰的坚定和虔诚,要经历很多苦难,要把自己绑起来,几天几夜在泥水里面,还要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打自己的胸口,道教叫做“自搏”,佛教叫“自扑”。可是,这种方式只是佛教和道教吗?

胡适就说,其实哪个宗教都有,他说,把自己的身体缚系在柱上或石上,是中古基督教苦修的圣徒常有的事,中国道教的涂炭斋,也是“以罪囚自居,泥面自缚,都只是表示这个‘悔’字,这也是中国宗教的一个老信仰”。

其实,你看全球宗教,远不止胡适说的这些,现代伊朗的什叶派教徒也有用鞭子抽打自己,来表现信仰的,连基督教地区也有模仿耶稣受难,血淋淋地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展示的。所以,宗教为了表示忏悔的心情,都会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之所以互相传播互相影响,也可能只是不约而同,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所以我们看,宗教信仰往往是超越国家或王朝的。从全球史的角度说,之所以有这种超越国家的信仰,其实,是因为“东海西海,心同理同”,因为人类有共同的恐惧,所以会采取差不多的信仰,或者是差不多的方法,“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些信仰和方法,就会互相传播,各自发展。

我记得有人说,宗教信仰是用自己的苦难和奉献,换得神祇的同情和教士的帮助,换回对未来幸福的许诺。大家都这么想,于是这些信仰方式就彼此传染,移形换位,很容易在广大范围里流传和共享。

宗教的全球传播史

 

不能不说,信仰的力量伟大,我们应当佩服宗教徒的意志。大凡有宗教信仰的人,不仅虔诚,而且坚韧,不怕吃苦,也不怕牺牲。特别是这些信仰有了团体,成了宗教,为了把宗教理想扩展到更远的地方,为了宗教理想要追随伟大的先知,走向远方就成了坚定的信念。

古代的世界没有飞机火车汽车,七世纪的景教徒阿罗本来中国,大概要靠徒步行走,最多有骆驼或马匹。可是,从波斯、中亚、于阗,再经过甘肃到长安,一路上,又是雪山又是戈壁加上沙漠,大家还记得唐代岑参的诗吧,“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那真是不容易。

我想,这些宗教信仰者才真是跨越疆界、刺激全球联系的人。如果说,商品是无脚走天下,最能越过千山万水,那么,宗教徒大概是有脚走天下,没有什么人比宗教徒更能跋山涉水。

就拿古代中国来说,只要提到唐代玄奘西天取经,元代回教徒麦加朝圣,明清耶稣会士梯航九万里来华,你就知道了,更不要说公元二世纪中叶的佛教徒支娄迦谶和安世高,他们从中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犹太教、基督教从中东崛起,三世纪逐渐蔓延到罗马帝国,然后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张成了整个欧洲的宗教;公元前五世纪佛教从印度形成,几百年后逐渐向北经中亚西域进入中国(1世纪)、然后传入朝鲜、日本、越南(3-7世纪),又越过喜马拉雅进入西藏、蒙古(7-8世纪);更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渡海南下到了斯里兰卡(前3世纪),后来又从斯里兰卡向西,陆续进入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

伊斯兰教虽然最后崛起,但是七世纪以后,不仅从阿拉伯地区兴起,随着大食帝国的膨胀,还笼罩了波斯、渗透到欧洲,进入了中亚,也进入印度,甚至沿着海洋进入东南亚的马来亚、印度尼西亚。

两三千年历史里面,各个宗教之间开始交锋和渗透。它的全球传播,就像你看动态的卫星云图。冷锋一波又一波袭来,与同样一波一波的暖锋在某个地方相遇交战,高气压不断移动,与低气压互相挤压。时而成风,时而降雨,有时候这块地方被伊斯兰教覆盖,有时候那个地方成了基督教的地盘,也有时候佛教徒成了这个地方的主人,当然,也有的地方,被各种不同的宗教,撕裂成大块小块。

一开始我给大家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个故事,主要想说的就是,全球史要讨论的,不仅是各个宗教本身的历史,而更重要的,是各种宗教在全球传播、影响和变异的过程。

宗教在全球的相遇

其实,世界上好些宗教,彼此间就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

据说,印度早期的吠陀,和伊朗的琐罗亚斯德,可能都和三千多年前,雅利安人东进波斯和南下印度有关,所以,在印度教的吠陀文献,和琐罗亚斯德教的经典《阿维斯陀》(Avesta)之间,就有一些微妙关联;

而基督教和犹太教之间,就更明显的有先后承袭关系,西亚的希伯来人发明了犹太教,而基督教就借用了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和犹太教的观念和词汇,还把希伯来圣经的教义融入新约圣经中;

就连看起来很日本的神道教,我认识的日本学者,就认为它虽然起源于日本早期万物有灵的神祇信仰,也吸收了很多中国的道教元素;

而伊斯兰教呢?你怎么可能能把它和那里更早流行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割断?有学者指出,伊斯兰教其实吸取了犹太教、基督教的不少思想,特别是基督教的聂斯托利(Nestorius)派,在五世纪末受到迫害,流亡波斯、阿拉伯半岛之后,聂斯托利派更是影响到这个区域,也间接影响了默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至于原来也在那块地方起源的犹太教,你看伊斯兰教的一些习俗像斋戒等饮食禁忌,像以律法作为教团的基础,是不是很像犹太教?

大家注意,只是各个宗教在教团成型,教义成熟,各自独立之后,为了强调各自的唯一性,总是把自己的出身神话化,好像是《西游记》里的天生石猴一样,无父无母。其实,你仔细追究,很多宗教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各种宗教成熟成型之后,在历史上仍然会互相碰撞、互相融合、互相吸收。一般说来,各种宗教的传播和相遇不外乎几种模式:一种是蔓延与覆盖,一种是冲突与挤压,一种是融合与变异,这三种模式还可能互相交叉。我们各举两个例子来看。

第一种是蔓延与覆盖。

比如,古代罗马帝国原本也有自己的文化,就是继承的希腊文化,你看希腊神话大概就知道。可是,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犹太省,也就是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开始,逐渐蔓延到罗马帝国。

在罗马帝国,最初基督教被当邪教压抑,可两三个世纪之后,四处蔓延的基督教已是罗马帝国的最大宗教。世俗王权和神圣宗教之间,总是风助火起,火仗风势,总是会互相联盟的。公元313年大概相当于中国的西晋时候,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发布米兰诏令(Edict of Milan),宣布基督教合法,并发还没收的财产,这下火仗风势,基督教开始大发展;到了公元380年,迪奥多西大帝更是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

这个时候,从犹太省蔓延到整个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就覆盖了原来希腊罗马文化地区。到了496年,克洛维斯(Frank King Clovis)把原来信仰多神教的法兰克王国与罗马教会联系起来,接受罗马教会大主教兰斯(Reims)的洗礼,更使得整个欧洲基督教化。



婆罗浮屠

 

再看一个例子,也有的地方,随着历史变迁,外来宗教会像考古上的地层关系一样,一个覆盖一个。像印度尼西亚,先是印度教和佛教,在二世纪到四世纪陆续传入苏门答腊、爪哇、巴厘,七世纪中国的义净和尚就说,“南海诸洲,咸多敬信”,而且“所有寻读,乃与中国不殊”,他看到那儿的佛教很兴盛。

这种佛教和印度教并行不悖的状况,在那儿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一直到十三至十四世纪满者伯夷王国。如今世界上最大的佛塔遗迹婆罗浮屠,就是由爪哇夏连特拉王国建造的,差不多同时,还有印度教的寺院遗迹普兰巴南。

可是,自从十四世纪伊斯兰教来了之后,就逐渐覆盖了整个印尼,几乎把佛教和印度教覆盖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印尼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国家。

第二种是冲突与挤压。

如果说前一种模式尽管也蛮严厉,但还算不那么激烈,那么,这一种宗教传播模式,就不免有点儿血与火的味道了。

假如一种宗教,刚好崛起在另一宗教的地盘,而且两种宗教都具有排他性,都觉得自己是绝对的神圣的,那么,“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也许就要引起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呢?

除了世俗政权更替,宗教也会更替。最有名的事情就是所谓“十字对新月”,十一世纪初,法蒂玛哈里发哈基姆下令拆毁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教堂,对非穆斯林进行压制,引起基督教的不满,特别是基督徒去耶路撒冷朝圣的路径被封锁,加上此后突厥系的塞尔柱人占领了耶路撒冷,他们对基督徒更加冷酷,因此引起了长达近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在宗教战争中,伴随着血与火、枪与剑,也造成了宗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与替代。

又比如,17世纪的莫卧儿帝国,由于第六代皇帝奥朗则布(1618-1707)改变过去帝国的宗教宽容政策,极力推动伊斯兰化,不仅处死锡克教祖师,毁坏印度教庙宇和神像,在政府中驱除了印度教徒,虽然最终使得印度伊斯兰化,但也引起内部四分五裂,最终代价就是莫卧儿帝国逐渐衰落,被欧洲殖民者乘虚而入。

第三种是融合与变异。

这种方式是最最和平的,外来的宗教进入一个新的文化区域,对原有文化并不采取绝对和排他的态度,反而逐渐接纳并且融合,于是使得这个外来宗教本地化,同时也使得本地宗教发生转化。

以前日本有名的学者丸山真男说文化有执拗的低音和古层,其实,低音和古层也许并不那么执拗。如果我们看佛教在中国和日本的传播,大概就是这样的。我曾经在《中国思想史》里说过,一世纪以后,不是佛教征服中国,而是中国改造了佛教。

在没有大规模宗教冲突的情况下,渐渐地,原来佛教里面那种“不拜君亲”,宗教第一的立场,神秘的修行方法,极端的与世隔绝,复杂繁琐的概念分析,在中国社会与文化环境里都发生了变化,而中国的信仰世界也发生了转化。

而日本呢?自从百济和新罗不断向日本送去佛像、佛典以后,虽然短暂的有禁止佛教的举动,但在崇尚佛教的苏我氏掌权之后,佛教就在日本开始生根。而且,在日本的佛教很快就和原来相信“万物有灵”的神祇信仰融合,出现了最具古代日本色彩的“神佛习合”,佛寺里面供奉神,神社里面也有佛菩萨。

本来是日本土产的神道的神,居然可以被置于佛教六道中“天”的范畴,作为佛教护法神,本来是供奉天神的神社,居然也可以在旁建立神宫寺以供佛像与读佛经。按照古代日本的说法,神道教就是佛教,佛的法身(本身)随时应机说法,而神道的神灵就是佛或菩萨的化身(应身),像所谓比叡山的“山王”,就是释迦牟尼的化身(垂迹)。尽管从中国、朝鲜那里传来了佛教,但是在日本,佛教真的很日本化了。



神道教的八幡神,也是佛教的护法神

万国宗教?文明冲突?

好了。我们前面说到全球宗教的相遇,现在我们放眼看看如今世界的宗教格局。

经过几千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逐渐形成了如今全球的宗教版图。

在我们这个节目里,就要给大家讲几个世界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来龙去脉。当然,除了这三大世界性宗教外,全球还有好多不同的区域性宗教。如果你把各个宗教几千年在全球的传播,制作成一个动态的地图,你就会看到几千年里互相挤压和碰撞。

小时候,我特爱看科普杂志,还特别着迷有关地球的“板块漂移说”,据说,如果你打量全球几大洲的边缘,似乎可以感觉到,它们原来好像牙对牙齿对齿,可以互相嵌合成一块,科学家说它们曾经互相撕裂,又互相挤压。据说,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在板块的互相挤压下耸起的?

其实,如果我们看全球宗教几千年的历史,好像也一样,互相联系、互相融合、互相碰撞,互相挤压,终于形成了现在的世界宗教版图。

顺便说一句,1990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里预言说,政治冷战结束,取代它的是文明冲突,而在他看来,文明的核心就是宗教,那么,将来全球宗教真的会继续冲突,而且改变我们这个世界文明的版图吗?大家不妨想一想。


1893年芝加哥万国宗教大会

 

其实,在世界跨入现代门槛的时候,就有人期待全球宗教和解的美好前景。

1893年,在美国的芝加哥,就是现在密西根湖边有名的芝加哥美术馆那个地方,和“世界博览会”一道,召开了一次“万国宗教大会”,这是全球宗教第一次面对面。在开幕式上敲了十声钟声,据说,这是象征世界十大宗教,即儒教、道教、佛教、神道教、印度教、耆那教、拜火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和平共处。人们希望通过这次大会不同宗教的交流,来寻找共同的人类之爱,以达成世界享有共同的信仰。

可是,这种愿望会实现吗?要思考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的第四季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秋凉_m1

    内容丰富,知识点多

  • 树上的熊_3m

    总算等到更新了

  • 1730815sqfu

    虐己行为,不单忏悔,也是苦修,修行法门之一

  • 天山脚下左公柳

    我觉得琐罗亚斯德教是人类第一次用自己的主观叙述创造一种宗教,有别于对自然的简单崇拜。

  • 天山脚下左公柳

    琐罗亚斯德教也影响了犹太教,犹太教又影响了基督教,伊斯兰教。

  • 天山脚下左公柳

    几个地方,方向说的有问题。佛教到马来半岛是向东。还有雅利安的扩散方向。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