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涌现并争奇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意为数量多,究竟有多少家?史书记载不一,有的说有将近两百家,有的说有上千家,最广为人知的是四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而“争鸣”指各家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争论。
一、 “百家争鸣”局面产生的背景
1、在经济上,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经济兴起,井田制崩溃,为“百家争鸣”提供了物质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一切,这帮学者总得吃饭吧,整天饥肠辘辘,大脑缺氧,那也产生不了新思想。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每100个人当中,可能需要99个人从事农业生产,才能养活100人,生产力发展之后,可能只需要98个人就能养活100个人了,非劳动性人口所占的比例就会增大,这帮人就可以去从事学术研究。
2、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改革图强,需要大量人才,知识分子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个是说市场上产生了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给,所以各家学派纷纷涌现,向诸侯们推销自己的思想。如果诸侯采用了他们的思想,他们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3、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这个说的是供给侧,诸侯需要大量人才,当时的教育体制如果培养不出大量人才也不行。如果只是学在官府,只能是高级贵族的子弟受教育,那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极为有限的,私学兴起后,才培养出了大量人才。
二、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基本思想
1、孔子
孔子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反对暴政和任意刑杀,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体现了古典人道主义,具有进步意义,后人多加以肯定。
伦理观上主张“性相近也”。是指人生下来以后,人与人之间的素质基本上是相近的,并不因为贫贱富贵而有所区别。“习相远”是指后天受环境影响才差别越来越大。“习”字,含有习染、习惯的意思,和学习的习不完全一样。孔子的意思是说人先天差距是很小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是后天形成的,要注重后天培养。
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并非同一意义。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因为周围环境不同,就有“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的差别。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采取启发式教学。“有教无类” 是教育史上的创举,推动了社会改革,并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成为最负盛名的伟大教育家。
教育贡献:创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即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文化贡献: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孔子思想在当时未能受到重用。后续会讲,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比的劣势。
但从长远来看,孔子的思想很有价值。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伦理道德上强调社会和人际关系和谐,注重自我修养、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德的精神依然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和推崇。
2、孟子的基本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是孟子,其主要思想是仁政,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体现了民本思想,很多统治者对此表示不满。比如朱元璋就不满意这个思想,认为不利于统治,就删去了孟子这部书里面的有关内容。
此外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3、荀子
荀子名况,著有《荀子》。综合儒家、法家、道家思想,施政主张“仁义”、“王道”;君民 “舟水关系”;性恶论 ;“人定胜天”。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显学。
打卡
打卡
打卡
打卡了
打卡
打卡
打卡
打卡
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