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红学原点阅读.红楼梦诗词赏析第七十二期~蘅芷清芬

四川红学原点阅读.红楼梦诗词赏析第七十二期~蘅芷清芬

00:00
08:39
蘅芷清芬
贾宝玉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宝玉奉元妃之命题咏大观园“蘅芜苑”之作。是贾宝玉奉命写的第二首诗。全诗以写蘅芜院的香草为中心,以物喻人。
此诗首联总写蘅芜苑景色,点明题意;“蘅芜”二句:是说 异草香花布满苑中,气味芬芳。蘅芜:香草。萝薜(bì):是藤萝、薜荔。蘅芜苑里的景色特征是“一株兰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可比。”总之,首联勾出了一幅富有特征的画面,营造出苑中味芬气馥、清幽雅静的氛围。这就从总的方面点明了题意。
颔联承上 分别从“色”、“香”写出蘅芷的清芬。“软衬”二句:形容苑中 异草香花形态各异的样子。曹雪芹用字非常讲究情味,“软衬”、“柔拖”的说法,体物传神,切合藤蔓香草柔软修长的特点,而且视香草藤蔓为释放颜色香气的主动者,给庭苑带来生气。“三春草”写出了苑中的清雅碧色,蕴含盎然春意;“一缕香”前配以“柔拖”,极形象地描摹出香草柔长的花序散发出来的香气,化嗅觉感受为视觉形象,更觉韵味依依。
诗写到这里,已把“蘅芷清芬”的意思都写到了,似无可再加发挥的地方。于是颈联便别开生面,写在行进中感受到的景致。在曲径中行进,那一丛丛的藤萝便似轻烟薄雾,弥漫开来,更觉曲径的幽深。颈联后面有脂砚斋的批语 “甜脆满颊”四字,正呼应了第八回“薛宝钗小恙梨香苑”中冷香丸的故事。“轻烟”从形态上形容藤萝,“迷曲径”的“迷”,写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相似的境界。冷翠:指花草上的露水。以“冷翠”形容翠叶上的露珠,很有冷温感,又以晶莹露珠透出叶的颜色,引人联想。迷曲径、滴回廊:因为这些植物“或垂山巅,或穿石隙xì,甚至垂担绕柱,索砌盘阶”,所以这样写。后人大概未注意“垂檐绕柱”等描写,以为“滴回廊”不合情理,改成“湿衣裳”,虽有王维《山行》诗中“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可作依据,但这里究竟不是在写“山行”,且“衣”和“曲”也对不起来。
整联写出了苑中 藤萝异草枝条茂盛,攀绕檐柱,萦砌盘阶的优美景致,写得极有动态感。
尾联总题一句,以抒发感慨结束全诗。“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二句的意思是:谁说只有写过“池塘生春草”名句的谢灵运才有触发诗兴的好梦呢!是用南朝诗人谢灵运梦见其族弟谢惠连而得到佳句的典故。谢家幽梦 语带双关,以谢灵运比元春,谢惠连比宝玉,含蓄的表达了元春和宝玉姐弟之间的真挚友爱,真实而贴切,让人感动。
全诗用字非常讲究情味,引用典故,以物喻人,使得整首诗活泼生动,极具画面感。同时也表现了贾宝玉厌恶渲嚣人世, 爱好超逸生活的思想情趣。宝玉面对优美清雅的景色,触景生情,道出“谁说只有谢家才有可以触发灵感,带来佳句的好梦呢”一语,暗示蘅芜苑便是激发诗情的好地方。两句一气读下,却语带婉转,使诗意含蓄深沉,饶有余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33184645

    主播大意了,姐姐是谢道韫而非谢灵运

  • 苏岫允烟

    特别想知道背景音乐是由啥乐器演奏的

    秋水琴韵yuan 回复 @苏岫允烟: 我帮你问问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