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后退一步的广阔37-64节(维特根斯坦03) - 翻转电台2.0

FULL 后退一步的广阔37-64节(维特根斯坦03) - 翻转电台2.0

00:00
02:26:53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在我们的讨论中,是否存在一种对于“名称”以及命名事物的过度哲学病,导致讨论的奇异执念。而维特根斯坦的一种实用主义,将医治这个疾病。


关键是说明我们平时认为是“想法的问题”、“观念的问题”的东西,为什么到最后从“语言的问题”角度来理解是最好的。以及无论如何我们都在使用语言来凝结思想和表述,维特根斯坦老是在说的这个“图画”到底在什么层面上可以帮助到我们思考语言本身,和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这个也许是“浪漫主义”的一个解药。不是靠彻底取消“浪漫主义”,而是说明浪漫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特殊的语言游戏。


1 一种言说的执念
回溯之前节目的内容,不管是维特根斯坦总结的我们对语言的误解,还是对语言与世界关系的误解。其中如何深刻的理解一种“语言反映世界”的谬误,我想不论多么强调都不过分。


2 “名称”中蕴含的深刻对立
为何“名称”问题是哲学上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命名事物,谈论事物,仿佛非常简单。但是为何对“名称”的看法和使用方式,一直以来对于“名称”背后的对象是否“为真”,何种名称为“真”的争斗,已经成为了语言的一个大问题。


3 从完美逻辑到精巧的举例
这是《哲学研究》的37-64节,维特根斯坦在逐个瓦解唯名论的名称构成思路之上,彻底反对一种“本质言说”,而诉求一种一“范型”推进的,摹画范型,而非尝试用语言描述出完美的逻辑,这个“实用主义”思路,是一种重要的出路。


第三十八节:“这个”是不是名称?词汇需要一个现成的“承担者”
第三十九节:“承担者”作为simple的对象
第四十节:含义明显不在于”承担者“对象
第四十一节:摆脱”活在心中“,名称仍然有”含义“
第四十二节:即便什么都没有,指向”空“仍然有含义
第四十三节:用法即含义


第四十六节:一种可以直观的”简单对象“
第四十七节:不存在绝对的”简单“与”复合“
第四十八节:很显然有不同的”复合“方式
第四十九节:描述才是命名(而非先命名,再描述)


第五十节:范型就是我们的表现手段
第五十一节:名称的”标准“是什么?
第五十二节:哲学阻碍了什么?
第五十三节:范型即规则
第五十四节:规则的遵守和破坏以范型为基础
第五十五节:承担者就是”范型“,范型支撑着”名称“,是可以毁灭的
第五十六节:范型不转化为我们的印象
第五十七节:失去了范型,就失去了表达方式


第五十八节:”红色存在“看上去是个复杂的本体论问题,实际上是个浅显的”表达手段“问题
第五十九节:唯名论逻辑混淆了摹画形式与逻辑形式
第六十节:很明显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摹画”整体的形式
第六十一节:条件不同,摹画形式会完全不同
第六十二节:目的不同,摹画形式会完全不同
第六十三节:还原论丢失掉一种”视野“
第六十四节:分析和分解元素的必要完全在于目的和语言游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半部经解斋主牛顿

    专名其实就是一个短语。当然这是对于文明社会而言的。师祖里面可能会用一个词,但是这个词也是普通词汇。 所以原则上不存在专有名词。 李厚辰有可能有重名的。库萨的尼古拉是更明显的,用他的名字加上地域,用这样一个词组来指涉特定的人。

  • 听友242974105

    李老师您好您之前在之前的节目审美与权威里说很多人攻击权威说他们自己是有道理的,只是嘴皮子没有权威公知等人的溜说不出来。无知的我以为您在这里是偷换概念了!您明明就是知道能不能好的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说出自己的道理是受过的教育读过的书等等决定的。但是您却根本没有正面论述这个问题!是因为您知道要是这些人也受过跟您一样高的教育,也跟您这样的公知权威有一样的知识理论的储备,说不一定他们还真的能够为自己的观点道理!说不定您还说他们不过吗?您没有正面论述这种情况,反而偷梁换柱,无知的我自然而然认为这是您对自己观点的不自信!或者仅仅只是因为懒呢?总之,您这种做法不是很好。或许我说的不对。

    翻转Radio 回复 @听友242974105: 我知道你就是求我骂你,我不会。真可怜

  • 小七的精神世界

    公共说理的范形理论,感觉很受益。

  • 阿晖别急

    老raper

  • 半部经解斋主牛顿

    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