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江城子 梦中了了醉中醒

苏轼 江城子 梦中了了醉中醒

00:00
04:10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这句诗出自陶渊明所作《游斜川》之中,其意为今朝欢乐姑且尽兴,明日如何非我所求。李白曾有诗言:“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这也可以看出渊明先生留给后世最深的印象便是辞官归隐,“从游好在六经”到“性本爱丘山”,他的身上始终保持有儒家和道家两种修养,他在世俗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坚持接受愚昧洪流的拍打而保持清醒,无奈最终只能心怀遗憾远离尘嚣。


古时与陶渊明经历相似的文人不在少数,苏轼便是其一,他以二者之间经历偶合而感同身受,从词中走近,看看他是如何诉说。


元丰三年,四十五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在黄州,次年冬天,苏轼在此建造了东坡雪堂,他从屋内向外望去,因自身经历倏忽想到时空另一端的陶渊明。


在世俗沉沉的醉梦里了悟人生真谛的清醒者,算起来也只有陶渊明了,苏轼把他看作跨越时空的知音。在尝尽世态炎凉,经历宦海浮沉后,最终回归田园躬身耕耘。欣逢昨夜春季甘霖,滋润了东坡田园,更有喜鹊来报喜,晴暖气象新。


最喜欢听雪堂西畔那一道暗泉的潺潺声,最爱看北山倾斜的身姿,还有横流于山前的小溪。向南望去,有亭台丘壑,错落有致,四望亭的后丘耸立于高山之巅。这些山水田园,有如渊明境界,真如当年斜川再现一般。感叹一声吾老矣,就在这里度过余生吧。


江城子

苏 轼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中饱含强烈的主观情绪,他因政治获罪,在贬所躬耕,与陶渊明有相似之处,却又不同,“依旧却躬耕”便可见其感情流露,不过苏轼在逆境中从来都有一份自适能力,从此看待,无奈的躬耕便立改一幅画面,春雨,喜鹊,山水,何尝不是一种恩赐。


书说记忆,宁静修心。

感谢大家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