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家庭在变迁,传统依然有强大力量

当代中国家庭在变迁,传统依然有强大力量

00:00
10:52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独家播出


主播:许诺

微博/公众号:许不诺

来源: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邀请谢宇教授主讲当代中国的家庭变迁


谢宇教授是著名的社会学家、美国两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他在社会分层、研究方法与统计、人口统计学、科学社会学和中国研究等领域建树颇多。


节目精选:

 

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们发现了第二次人口转变如果说经济发展导致了第一次人口转变,观念变迁则是第二次人口转变的主要动力。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认可、个体主义的兴起等会造成初婚年龄的推迟、结婚率的下降和离婚率的上升,还包括生育率的下降等一系列变化。

 

谢宇指出,家庭向来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扮演着决定性作用,主导着个人的生活安排。如今,家庭文化受到个人主义观念的冲击。因此,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第二次人口转变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复杂特征。

 

数据显示,中国人的结婚年龄不断推迟,不婚率也在提高。现在许多男女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甚至将来也可能选择不婚。

 

谢宇认为,经济压力尤其房价,是中国人晚婚的原因之一。

 

谢宇团队经过研究发现,人们的结婚年龄和所在城市房价呈明显的正相关。不因此房价越贵,越需要时间攒钱,结婚年龄就越大。房价一直在涨,这便是结婚年龄推迟的一个原因。

 

没房,结不了婚,晚婚,怎么办?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暂时的同居。数据显示,中国现在有约30%的人有过婚前同居经历,也就是说,每三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先同居再结婚。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同居主要有三种功能:第一,同居是婚姻的前奏;第二,同居是单身的替代;第三,同居是婚姻的替代。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同居主要出于第一种原因。人们出于实用性的考虑,在没有满足结婚经济基础,比如还没买到房、分到房的情况下,先同居,再结婚。中国同居的伴侣大多数都还是走向了婚姻。伴侣的平均同居时间为10个月左右,之后要么结婚,要么分手。

 

研究还表明,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在初婚年龄上呈现差异。

 

在现代中国,贫困的、社会地位低,往往也是教育程度低的男性,到了40岁还有接近20%未婚。以前,不同教育程度的男性虽然存在结婚早晚的差异,但最后都实现了婚姻——这在今天已经无法实现。

 

女性和男性的状况相反。男性当中是教育程度低的结不成婚,而女性当中,反而是教育程度高的,尤其是研究生、博士生,可能到了40岁还不结婚,也有可能终生不婚。由此,谢宇团队提出一个观点: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从普遍婚姻转变为基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婚姻。

 

谢宇团队最近还开展了一项网上的调查,询问受访者对结婚对象的期待。谢宇表示,虽然样本量较小,但还是能得出一些初步结果:好的相貌、高的收入、城市户口、拥有房产仍然是择偶的重要标准——而且这种标准存在性别差异。

 

这种差异类似传统文化郎才女貌的某种延续。女性对男方的收入有期待;男性则对女方收入没有要求,而对女方的长相更在乎。

 

另一件大众感兴趣的事情是离婚。谢宇指出,大多数媒体报道使用的粗离婚率数据具有误导性,高估了中国的离婚率。粗离婚率的算法是简单地用离婚人数除以总人数,这并不科学,因为它没有从一个历时生命过程的角度来考察离婚率。谢宇表示,科学的做法应当是考察从结婚走向离婚的生命过程,统计在结婚后多久有多少人离开了婚姻的队列。

 

结合国际对比,可以看到中国的离婚率相较于美国、日本仍然很低。

 

有人问及谢宇对最近设立离婚冷静期的看法。谢宇表示,自己尚未做过调查,从直觉上估计,中国家庭本身就呈现出较低的离婚率、较高的稳定性,政策的影响可能不会很大。

 

谢宇也提到,家庭问题的私人属性让政策的直接调控变得十分困难,人与人之间的异质性也常常使一刀切的政策难以见效。因此,要制定出一个符合人性、符合国情、符合社会需求的政策并非易事。

 

中国虽然和其他国家一样也正在经历第二次人口转型,但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与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以2010年统计结果为例,大约99%45岁到49岁妇女只要结了婚,都已经有了孩子。谢宇认为,这是中国家庭在世界范围内的独特之处——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只要结婚,就有孩子,只是时间问题。孩子和婚姻是紧密相连的。现在的年轻人刚结婚不一定有孩子,但实际上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是生了孩子。

 

谢宇认为,正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文化导致了很低的婚外生育率和不育率,而且离婚率的增加也是有限的。作为个性化的体现,未来中国选择不结婚、结婚而不生小孩的人群比例会增加,但也应该看到,文化还是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

 

以子女中心的家庭文化还可能影响婚姻的质量。对社会经济条件的看重,不一定就能收获高满意度的婚姻。不排除许多中国人虽然没有离婚,但婚姻并不幸福,处于一种勉强婚姻的状态。

 

不过,文化不只体现为惯性,也存在转变的可能。谢宇提到的另一项研究表明,重男轻女观念可能和养儿防老的目的相违背。

 

由于大城市经济压力大,啃老的代际补偿十分普遍。在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下,儿子啃老更为理所应当,也更为普遍;而女儿则容易被赶走,而且有收入之后还要给父母更多的钱。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城市家庭养儿子比养女儿代价更大,得到的回报也更低。


作为一个主攻量化的社会学家,谢宇认为数据背后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仍然非常重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更好地诠释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艾寇姑娘

    赞同

  • 操盘手温柔咆哮

    传统在崩溃

  • 189_616

    没人评论?

  • 听友247699434

    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