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概
1938年,国民政府安排长沙临时大学前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长沙临时大学的师生们分成了三路赶赴昆明。而第三批是由290名学生和11名教师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因为湘黔一带土匪横行,师生们在湘黔滇一带行步太不安全,所以由军人领队护行。出发前湖南省政府还专门派人与黑道中的“湘西王”打过招呼,说有一批穷学生将“借道”湘西与黔境到云南读书去,不知是招呼起了作用,这位“湘西王”本就以民族大义为重,旅行团竟然极其幸运的并未与土匪遭遇。旅行团进入了湘黔交界处,还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热情照拂,旅行团的食宿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关照。这些群众的热情,和一路上政府、老百姓的帮助护持,让师生们深为感念,他们感到肩上背负着沉甸甸的神圣使命。人物卡片
刘敦桢(1897—1968)
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字士能,湖南新宁人,192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1922年回国,在上海华海建筑师事务所工作。1925年任教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1927年,该校和东南大学等合并成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改称国立中央大学,柳士英、刘敦桢、刘福泰等在中央大学创立中国最早的建筑系,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1930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与该社法式主任梁思成共同调查各地研究古建筑,结合文献分析研究,奠定了中国建筑史这门学科的基础,培养了一批研究骨干。
真实照片
(938年4月16日,旅行团由普安抵达盘县,受到当地小学生的欢迎(联大校友李珍焕转赠南开大学档案馆存)旅行团为避土匪袭扰,途径湖南沅陵凉水井时在小道上急行
联大负责人与旅行团团长、参谋长、大队长、教师辅导员及随团医生等合影
民族危亡之际,西南联大保留了一点希望的火种
151299gpuy 回复 @阿威Chan: 西南联大,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堡垒,保存了中华文脉和道统。
昆明边陲小镇,只知是发配从军之地,却是为民族振兴,扬起了星火燎原之旗!
加倪0 回复 @思含27: 從元朝起,就不是小鎮了。
西南联大 这是中华民族的“火种计划”
我来啦~~~《南渡北归》重现民国时期的艰难故事真是有种感概万分啊!赞啦!爱心传递!🌹💞🍒💐👍👍👍(ღ˘⌣˘ღ)
真想回到那个年代,与先烈们共赴国难
黄宇辉 回复 @延陵小子: 我也这么想,回到哪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去报效祖国
听到泪奔,若林徽因多活几年肯定还会有更多贡献!这些都是中国的脊梁,他们留学回国来报效祖国,在那样的环境里是多么不容易!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民国这些大师真是令人敬佩,即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拖家带口,辗转数地,历尽艰辛,也不曾放弃自己的爱国情怀。如果享受安逸,他们可以不回国,而且辗转出国。这些大师们真是令人敬佩啊!
如果大家知道那群飞行学员与林梁两位后来的故事,会更让人感叹❗
昆明人,感慨万千
惬意读错了
涛哥讲历史 回复 @1859069rodl: 是指写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