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2】《万箭穿心》:中年人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精读2】《万箭穿心》:中年人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00:00
20:33



金句


(一)万箭穿心我是没有看到的,我只看到了万丈光芒。

 

(二)这世道,男人不晓得讲责任,我们女人要晓得讲。

 

(三)人生是自己的,不管是儿孙满堂还是孤家寡人,我总得要走完它。



    各位好,今天我们继续来看方方的《万箭穿心》。上期节目里,我们聊到了第一箭刺向了李宝莉的婚姻,人到中年,丈夫偷情自杀,临到最后,遗书里一个字都没留给自己,李宝莉和他过日子过了这么多年,落了个什么?我想李宝莉心里也清楚,马学武到最后一刻,心里已经对她没有爱了,这比马学武出轨更让李宝莉痛,却也让李宝莉更能狠下心,为自己,为孩子开启全新的生活。但中年人的危机,就像玩游戏,一关总是更比一关难,首当其冲的,就是事业。

为什么说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马学武死后,李宝莉对好朋友万小景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告诉你,这屋里,有他过得,没有他更好。我要这个狗日的马学武在地底下看清楚,我也是下了岗的,我一个人,照样能把一家老小养活,让他们出门,照样不失体面。”这句话透露出的信息,第一,李宝莉也是下岗的,她没有稳定收入,这么些年来家里仰仗着马学武拿钱生活;第二,李宝莉不仅需要把儿子小宝拉扯大,她还需要照顾丧子的公婆,担子比平常人更重,老人病了、孩子上学,那都是花钱的大头。李宝莉话说的掷地有声,但不是没有哭背过气的时候,她也怕丈夫的死,和自己报警的选择脱不了干系,那她就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这要是让儿子知道,这母子也不用做了,直接成仇人了;她还怕,这未来到底该何去何从啊,她和万小景嘴上说的硬气,但一个女人,没学历,没工作经验,还上了年纪,找工作何止一个愁字,况且家里每天一醒来,就是四张嘴要吃饭要生活,李宝莉甚至没有找工作的时间,她要立马就赚到钱,万小景一句戏言,给她指出了下半生的出路——挑扁担。

这是武汉汉正街特有的苦力活,罕有能看到女人的身影,李宝莉成了一个异类。万小景以为李宝莉根本干不了几天,即便干了,一个月内至少也会吵遍一整条街,没有想到李宝莉靠一个忍字,硬是扛下来了,从小到大遇事都不忍着自己性子的李宝莉,这次,真的妥协了。不过坦白说,这的确是一个适合李宝莉的事业,她手脚利索,热心快肠是出了名的,总是穿得干干净净,和其他挑扁担的狼狈有了区分,让人心安。对于李宝莉而言,每天透支了体力,拿到了干干净净沉甸甸的钱,日复一日供养了这个家庭,就是一种心安和踏实,发现马学武偷情时候的那种惨痛,渐渐消散。一个女人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要做的事,不依附别人到底有多重要,李宝莉的人生,在事业的基础上,渐渐立住了,可家庭的危机,接踵而来。

 

看过书和同名电影的人,最讨厌的角色,莫过于李宝莉的白眼狼儿子小宝,还有家里那一对公婆。书里有一个情节,李宝莉在汉正街和别人发生冲突,腿上被砍了一刀缝了针,在小景家修养,接到公婆电话要钱,李宝莉耐心的听着,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下,婆婆不信,以为她编谎来哄自己,李宝莉不恼,反而还承诺了尽快回家,末了,婆婆问“这几天我们要用的钱呢?”李宝莉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轻言轻语的说先让万小景借一点钱送回去,婆婆得到满意答案,便说:“这样的话,你回不回来都由着你的便吧”。

这样的家庭关系,当局者迷,旁观者看得清,李宝莉以为自己是顶梁柱,这个家大大小小都是她罩着的,这么付出,到头来一定有人记得,很多时候李宝莉在做的,都是自己说服自己。可是万小景一语道破,这个家里其他人不过把她当做长工、佣人,吸她的血,恨不得还要吃她的肉。我们来看书里的一段描写,是李宝莉做了一桌子好菜,试图和儿子拉近感情时所发生的事。

“  吃饭时,小宝虽然没有跟李宝莉说话,但却大口大口地吃得蛮香。李宝莉说,多吃点,把身体调养好,争取考个好大学。小宝没作声。李宝莉说,我做牛做马,累死累活,就只一个目的,要让你将来有个好前程。现在是你的关键时候,你一定要放下担子,搞好你的学习。婆婆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几时要你来操这份心了?李宝莉说,我是他姆妈,我应该多多关心他才是。马家将来就靠他来撑门面了。小宝淡淡地说,既然是我们马家的事,就不用你多嘴。李宝莉怔了怔,说你这是什么话!我在马家养老抚小,是马家的媳妇,更是你马小宝的亲妈。小宝仍然淡淡地说,这是你该做的。其他的,都与你无关。李宝莉有点恼了,说你放屁!你怎么跟长辈说话的呀?李宝莉的婆婆连忙替小宝撑腰,说你这算什么长辈,开口就讲粗话。长辈要有长辈的样子,才得小辈尊重。李宝莉的声音放大了,说小宝讲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他这是什么意思呀?要把我开除马家?小宝说,你声音小点行不行?你跟奶奶说话像晚辈跟长辈说话吗?我跟你讲,你要是吼了奶奶,我会对你不客气的。李宝莉一口恶气涌上心头,她说,你有什么能耐对我不客气?小宝说,我只想告诉你,虽然你生了我,但是你不配当我的妈。
    李宝莉呆住了。她觉得这是她有生以来听到的最恶毒的话。”

李宝莉和儿子小宝之间的裂痕,从马学武死的那天就已经浮现了。李宝莉每每想到儿子在火葬场拿拳头打自己,说是李宝莉害死了爸爸时,心里都非常刺疼。李宝莉让公婆住进家里,一是考虑自己没文化,可以让当过老师的公婆辅导小宝,而且自己未来工作忙,小宝也能有人照顾。李宝莉想过自己带着小孩住在次卧,但公婆执意让小宝跟着他们住,李宝莉想了想,忍了,也同意了,但这只是让整个家泾渭分明的分成两半。小宝和爷爷奶奶越来越亲近,也就和李宝莉越来越生分,越来越无法互相理解。书里有一场戏,是李宝莉难得休息提早回家,家中却空无一人,那是她第一次进公婆的房间,看看自己儿子这些年拿的奖状,冷不丁客厅传来欢声笑语,李宝莉走出来,才发现公婆带着孙子出去下馆子,再细问,原来是给公公庆生。明眼人谁看不出来,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排斥,这个家里,李宝莉就是空气,甚至连空气都不如,因为她根本不被需要,小宝发狠话,张口就是大不了李宝莉离开这个家,他自己能出去打工,养活爷爷奶奶。李宝莉能儿子受这种委屈吗?她能做的,只是说服自己,就当是来还债的吧,就当是欠他们的吧。一个忍字,贯穿了李宝莉的下半生,她说服自己:“要忍。累要忍,哭也要忍;穷要忍,烦也要忍;愤怒要忍,委屈也要;伤心要忍,悲痛也要忍,就连仇恨,也要忍。我痛恨你马学武,是你毁了我的生活,我要忍;我有罪于你马学武,因为我也毁了你的人生,我还得忍。万事万物,除了忍,又还有哪个字对我更加有用呢?”

但忍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李宝莉为了儿子不敢接受新的爱情,十几年卖力挑扁担把儿子供养成大学生,为了满足儿子的物质需要甚至去卖血,最后的结局,却是儿子毕了业赚了钱,决定把房子卖了给爷爷奶奶换新房子,李宝莉何去何从呢?也就是扫地出门,断绝关系罢了。

原来这么些年来,小宝都知道是母亲当年报警害的父亲下岗没了工作,他也认定是母亲的所作所为将父亲推向自杀这条路,他将这个秘密藏在心底,这么多年来就冷眼旁观母亲的自欺欺人和小心讨好,心里不断盘算着和眼前这个女人划清界限,末了,他送给李宝莉一句话,反正你能想办法赚钱养活自己的。这种绝情,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这个孩子,真的有心吗?有良知吗?

所以我始终认为,人到中年,最大的危机,是观念上的。李宝莉的婚姻已经吃了这个亏,在处理家庭关系上,仍旧没接受教训。虽然我们在上期节目里批判马学武的软弱和不善沟通,但就像拍万箭穿心的导演王竞说的那样:“婚姻有的时候就像夫妻两个人都伸出一只手去托起一个美丽但是脆弱的花瓶,中间这种关系的建立其实是很脆弱很微妙的。那么家庭当中的一个悲剧,我觉得通常来说,双方都需要检讨。”李宝莉需要检讨的,是她那股子虎劲,不给人台阶,这些年来,她只学会了“忍”,却没有学会“表达”。这其实也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李宝莉这样的女人,张口闭口就是“婊子养的”和“你他妈的”,她爱儿子的方式就是你负责写完作业,我负责挣钱给你买作业本,她也想和家人多些亲近陪伴,也想让自己的苦衷得到理解,只是她要赚钱,就要和家人聚少离多。可这年头,面子工程不做全,谁愿意理解你的内在?不交流,大家只看得到你的刀子嘴,谁愿意去体谅你的豆腐心?我们感动自我的牺牲,真的是别人接受的吗?李宝莉始终相信她那套道理,她养儿子小,儿子养她老,不管怎么样,她都不会吃亏,但最后,她就是那个镜花水月一场空的人,一无所有。

李宝莉不招人待见是一回事,她的伟大,也是真的,寻常人碰到这种事,早就觉得天塌了,可李宝莉骨头硬的,那叫一个精彩。整个小说的后半段,那个和朋友说:“凭我的长相,追我的人不少”的李宝莉,几分姿色,剥落干净,拉扯家庭的十来年,李宝莉背也弯了,头也白了,我想,有些事,李宝莉也想明白了。就像故事的结局,面对儿子心底里的恨,李宝莉知道了多年以来大家各自的苦,她从愤怒到冷静,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次日一早,李宝莉把这个月的生活费以及爷爷奶奶的病历以及房产证以及小宝的出生证以及家里过往的老照片全部拿出来,放在客厅的桌上。
    她给公公婆婆留下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帮助我把小宝带大成人。现在小宝有能力照顾自己照顾你们,我很放心,所以我可以走了。
    像马学武没有留一字给她一样,她也没有留一字给小宝。
    然后李宝莉用她讨生活十几年的扁担为自己挑了一次货。扁担的一头是装着她衣物的纸箱,另一头是一个编织袋,里面捆了一床被子。
    这一年,是李宝莉48岁的本命年。”

我觉得这段像极对马学武遗书的呼应,他当初只字不提李宝莉,仿佛这个人不曾存在过他的生命,如今李宝莉也没什么好对小宝说的,母子做到这个绝情的份上,也算是缘尽。这一年,恰好是李宝莉的本命年,48岁,她的人生开始重启,甩掉那些愧疚、责任,放下那些包袱、枷锁,她走出了这栋万箭穿心的大楼,走向了自己新的生活。书里,方方给李宝莉留了一个爱情的希望,那就是建建这个男人,他没什么文化,为人也粗糙,处处和马学武相反,自然在李宝莉这件事上,也和马学武相反,他爱着李宝莉,从始至终。

或许生活中的李宝莉们不一定还有这样的慰藉,但就像小说里的一句话:“人生是自己的,不算是儿孙满堂还是孤家寡人,我总得要走完它。” 

李宝莉如今一定心中无愧,豪情万丈,她万箭穿心的时刻已经过去,未来有的,也许是万丈光芒。

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下期节目里,我们将用有声剧的形式,为大家呈现出书中最锋芒相对的一刻,一对母子为了房子而战,背后是十数年的怨怼和恨意,李宝莉会如何面对小宝的哭诉,小宝又如何面对母亲的付出,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无声至衡

    唉,一步错步步错,开始错了就会问题百出,如果马不死,宝莉的冷嘲热讽何时会结束?你猜猜。所以结局似乎是必然。嫁给一个巨婴要嘛就是迁就他一辈子,要嘛就是让他成熟,只是李宝莉也许也不懂吧,懂的话也许会是看到他成熟了再嫁吧;马的遗书只字不提宝,宝离开家时也只字不留给儿子,也许作者有意为之,来说明彼此不理解的严重性;马学武不理解妻子,对妻子感到绝望从而只字不提她,而李宝莉同样也没给儿子留下一个字,一个孩子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因何自杀的,他的反应合理吗?李宝莉理解儿子的恨吗?就是说,在李宝莉眼里儿子没心没肺,但在奶奶那里,孙子却是...,总而言之,整篇充斥着的都是一一互相不理解。

    7秒双鱼七秒定律 回复 @无声至衡: 理解透彻

  • 云海_uj

    老师讲解的太精彩了!期待老师出书。

  • 7秒双鱼七秒定律

    老师解读太好了,引人入胜,扣人心弦。醉了醉了…

  • ifiYun

    情感是要有交流的。只看了电影,前半段是觉得女主太强招厌恶,后半段她就开始了独行之路。虽然是儿子,但是不能理解也是真的。所以万箭穿心

  • 楠1182

    李宝丽如果不能接受出轨的丈夫,就离婚。而不是有事没事的羞辱丈夫。谁受得了。

  • 7秒双鱼七秒定律

    往后的十几年中李宝莉在汉正街挑起生活的扁担,对马学武的死深深愧疚一直埋藏在她心底。小宝对她的冷谈和仇视以及马学武父母的漠视,终于在​小宝事业有成时爆发,面对生他养他的母亲,小宝选择将人到中年的妈妈踢出了生活几十年的家门。凄惨了李宝莉用自己的扁担替自己第一次挑起了自己的行李。故事结局还是令人比较欣慰的,李宝莉终于摆脱了枷锁,找到了爱自己的男人。在李宝莉第一次婚姻中他的失败并不是她不漂亮,不能干,而是在婚姻中不能理解对方的需求,面对懦弱不敢挑起责任的男人,她诉​著于强势造成了婚姻以悲剧收场。面对成长中的儿子她也不知道如何沟通,最终母子决裂。 理解、沟通、是婚姻和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桥梁。

  • mouse先生

    这本书讲解的不错

  • 令君香香

    前面她和中国千千万万女人一样,结婚后为家庭丈夫孩子而活,后来有了一个契机尽管这个契机听起来那么心酸, 但她终究开始为自己而活了。

  • Call_aspade_aspade

    观念有强大的惯性,中年人半路变车道着实更需要强大的内在!男人女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事忙,都需要有独立的人格驾驭漫漫人生,婚姻即使不顺至少也能好聚好散避免交错的悲剧!电影是拍得真叫好,女主是演得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