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教母弗吉尼亚·伍尔芙:一天能展现一生吗?
作者/风城箫客
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起首:“尹雪艳总也不老。”
日本作家太宰治《人间失格》的第一句:“我的一生充满耻辱,可不反抗也是一种罪过吗?”
先生说:这样简短、概括、悬念、判断的开头的写法深受英语文学影响,譬如:
狄更斯《双城记》中被无数次引用的:“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Mrs. Dalloway said she would buy flowers herself.” (达洛维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达洛维夫人》从这里开始。
海明威就常说:“用我已写下的第一句简单而真实的陈述句开始。”
对先生的说法,嗯……不置可否。因为这似乎并非英语文学所专有,无论这是一种刻意的文学技巧还是深受这类作品影响后下意识地应用,亦或全然的思维使然,这种真实简单的陈述句的确是不少优秀作品所常用,并会让人记忆深刻的。
常在美国地铁里看到有人捧着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书在读,这算是美式文学女青年标配吗?
可惜文学女青年这词在中国大大变味了,变得暧昧甚至有时候简直成了骂人的词。弗吉尼亚·伍尔芙当然是文学家,但也是文艺女青年的始祖、教母。打开她的书和人生才知道文学女青年教母的人生有多彪悍。
那可不是穿穿白裙子黄裙子、听听民谣、看看话剧、去去西藏、读读村上春树。弗吉尼亚·伍尔芙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注意,用的不是女作家,就是作家。尽管英国是个有着悠久女性文学传统和历史的国家,譬如我们熟悉的,不,极为烂熟的勃朗特姐妹、简·奥斯丁;创作了《弗兰肯斯坦》(也被翻译成“科学怪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的玛丽·雪莱;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最畅销小说家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说女王;今年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也有一位是英国女作家——点燃全球魔法狂潮的J.K.罗琳。
但在纯文学领域,女性作家还是被定位在写写情感、通俗小说的轻创作领域,直到一个人出现,连一向自负的英国男作家们在读完《达洛维夫人》后也给予了弗吉尼亚·伍尔芙应得的尊重和文坛地位。本书被《时代》杂志评为1923-2005年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一。书中的主线之一是达洛维夫人的一天,她早起买花准备自己的晚会。
弗吉尼亚·伍尔芙试图在一天内展现一个女人的一生……电影《时时刻刻》中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正是被这本书联系在了一起,电影中也试图用她们的一天展现她们的一生……这是文艺奇妙的所在,一天的物理时长内容纳了一生,一生在这一天里全然展开,看得见过往,望得到未来大约的模样。
纯文学,度娘注释比较长也比较抽象,通俗并且简单粗暴的转述即不是有用的论文,不是商业文学,是追求纯精神领域的文学审美。
人们介绍《达洛维夫人》最常用的词是意识流小说。个人不太喜欢,并非不同意,而是看到这三个字估计想读的人就会跑掉一大半了。会再跑掉一半的是,尽管弗吉尼亚·伍尔芙对同时期的英语作家詹姆斯·乔伊斯颇多刻薄的批评与不屑,但《达洛维夫人》无论叙事线索、背景还是语言的流动感很难不让人想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但,没错,这本书最常用的动词不是某某人说,而是某某人想,可这并不意味着通篇全在脑波领域。这更似一个确切的人在做一件并不忙碌紧急的事情时最自然的状态,去买花,一路看、听、想,联想。这不才是最普遍正常的状态嘛,刚开始读的确有点不习惯,尤其书中另一条线索是一位从一战战场回来有着战争创伤后遗症的男子,他的“想”带有迫害妄想、幻听幻视的成分,不过随着阅读深入,朗读起来相当过瘾。这不是一个剧情复杂,跌宕的故事;不是讲述一种观点、一个发现;这,是一种语言尽其可能的使用的艺术,尽管是译本,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翻译非常严谨、审慎,尽可能传达出作者对英语语言的极大拓展、熟练、想象,语言的彩色丝线与思维的丰富相编织,华丽、奇异、细密、光彩、惊叹。我的诗人朋友长岛一直谈的那种“文字的质感”。附带说一句,也是我朗读中查字典频率最高的一本书。
尽管达洛维夫人的原型是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位朋友,但在她身上也不难发现弗吉尼亚自己的影子,还有那位有着自杀倾向、战后心理创伤的塞普蒂默斯,也不难读到弗吉尼亚自己的心理,入木三分。自己给自己扒一层皮,刀子从骨头上刮过,连血带肉……
写完这本小说,弗吉尼亚·伍尔芙,又一次几近崩溃,在自杀的边缘徘徊。她总是这样,几乎每部作品都会要了她的命,这会让人想起梵高,梵高在写给弟弟的信中就说,这样画迟早会要了自己的命,但他不能自持,无法抗拒。他的画即是一种颤动的色彩意识流。
人们也常常形容弗吉尼亚的《达洛维夫人》酷似印象派的作画,似乎是零碎的,这一笔,那一涂,看上去有点不知所以,却成就了一幅奇异、现实、美妙无比的印象派画作;联想到梵高还因为两人都有确诊的精神疾病史。只是梵高的病更重,因此更外化、更激烈,而弗吉尼亚的绝望看似优雅、孤傲、冷漠、不急不徐,穿着美丽的外衣,在英式风景的软风、鸟语、阳光炫动的幻影与草香、云动里喃喃自语、蚀骨灼心;两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天才,有着凡人难以探入的视野,和以命相搏献祭般的投入;还有,两人对死亡都有种无法抑制的靠近,宿命般得知自己必然无法逃脱,可能就在下一秒,或者明天,如此渴望、解脱又如此恐惧、绝望。最后,两人都选择由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在麦田里开了一枪,一个在大衣口袋里装满石头走入河中……
以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江湖地位,似乎不应该称之为文艺女青年了。可她左右就透着这种调调。是因为她是从文学女青年开始进阶的吗?
先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吉姆·罗恩的5人平均值理论,即:你是你身边5个人的平均。如果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弗吉尼亚·伍尔芙,大概确实很有说服力。她因为身体羸弱从未进过学校,最初靠的是我们常说的家学。书香门第出身,祖上数代显贵,父亲雷斯利·斯蒂芬爵士是剑桥大学的“元老”之一,一位知名的学者、文学评论家,家中藏书甚厚。来往是真正的“无白丁”,她父亲当时的朋友圈就很华丽,小说家哈代、亨利·詹姆斯、美术史家鲁斯金都是家中座上宾。因为父兄读书、工作的缘故,她和剑桥大学的渊源相当深。尽管之后父母先后去世,但那时哥哥已开始每周四带着自己剑桥三一学院的朋友来家中聚会,身为画家的姐姐也张罗起全是艺术家的星期五聚会。
如果说当初父亲的朋友圈还离她有点远,那么这群年轻的剑桥师生、艺术家无疑成为了她此时的“身边五人”。两位年轻的女孩,弗吉尼亚和她的姐姐瓦妮莎在这群文艺精英中如鱼得水。她在这其中结识了自己日后的丈夫,文学家、经济学家伦纳德·伍尔芙。两人创办了霍加斯出版社,不仅出版了弗吉尼亚的全部书籍,也出版T.S.艾略特的《荒原》,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著作。
这个朋友圈便是英国文坛上大名鼎鼎的布卢姆斯伯里团体(The Bloomsbury group),你也许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你应该听说过冰心写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这个汇聚众多民国人文学者的客厅的前身是徐志摩创办的新月社,而新月社的灵感正是来自Bloomsbury group。
因为这个团体里不仅有徐志摩万分仰慕的哲学家罗素,还有被称为当时“欧洲的金脑”的众多鼎鼎大名的名字,经济学家凯恩斯,诗人T.S.艾略特,《美丽新世界》的作者阿道司·赫胥黎、《印度之行》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作者E.M.福斯特,英国历史学家和传记家里顿·斯特拉奇、画家邓肯·格兰特、瓦妮莎的丈夫,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都是那个时代最新锐的思想者。
这个团体的核心正是两姐妹。
虽然各司领域,但确有一个Bloomsbury风格存在。被后世称为“无限灵感、无限激情、无限才华。”Bloomsbury是当时姐妹俩居住和举行聚会的地区,这个名字直译是——“葬花”,因为是伦敦花园最密集的地区,人们更愿意视之为“花镇”。
这种级别的“身边五人”,自然让曾经的文学女青年弗吉尼亚·伍尔芙逐步进入顶级作家行列。且这个团体不仅成就了弗吉尼亚,团体本身自由、广纳的理念,彼此灵感的启发共同深深影响了当今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界、美学界、经济学界,在女性主义、现代文学与艺术的推展和思索上也绝对不容小觑。
可想而知,这么牛叉的团体对新人进入相当挑剔,哪怕才华横溢,颇有声名,如果无趣(当然主要由姐妹俩来判断)受邀或再次受邀的可能性也不大了,两姐妹的挑剔和品位让这个团体成为当时英国社会最自命不凡的才子们另一个身份认可的标志。
所以当日徐志摩是否受邀,很难说。现代艺术三杰的马蒂斯来过几次,但因为是外国人很难融入他们的氛围,因此团体其实没有一个外国人。
兴许是因为遗憾或者向往,亦或只是单纯的借鉴,徐志摩创办了著名的新月社,新月社也的确汇聚了当时中国许多最好的学者与名流。
随着弗吉尼亚的死和核心成员的相继离去,Bloomsbury group逐渐消散。
这样说弗吉尼亚成为作家似乎理所当然,情理之中——书香门第、在书籍和文化精英堆里浸淫着。姑母去世后为她留下了每年500英镑的不菲进项。难怪她说一个女人要写作必须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和一年五百英镑的收入。听上去轻轻松松。可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理所当然。,从来没有轻轻松松,也从来没有只靠天才就能成事的事儿。
弗吉尼亚人生中最艰难最痛苦的,如同那些惊人的文字一般都来自她的内心,童年隐秘的伤痛,父母的早逝,情感的纠结,身体与心理的疾病折磨。因此卡夫卡才会说:“伍尔芙一手挡住命运的袭击。另一只手匆匆在纸上记下自己想写的东西。”
读过不止一个人说:不愁物质的烦恼都是矫情。
可文学、心灵从来都不只关乎物质,人之为人,心灵之所以可以或上升、或深入或将人字写得浓墨重彩、丰富崇高,从来都不局限于此。
弗吉尼亚的丈夫在她的墓碑上刻上她的《海浪》中的最后一句:“死亡是敌人,我朝你冲去,不屈服也不退缩。啊,死亡!海浪在岸边粉身碎骨。”
如此聊起弗吉尼亚·伍尔芙无疑是肤浅的,最不偏颇的永远是回到文本本身——
请问博主,这本书的出版社和译者是谁呢,望回复,谢谢。
梦游1925 回复 @梦游1925: 听了后面的,知道啦,上海译文,谢谢
这导语一篇标准的序文,将听着带入正文。听老师上课的感觉……
风城箫客 回复 @阳光耀吾: 嘿嘿
终于找到一个适合听伍尔夫作品的主播了
这个读后感是您自己写的嘛 太有才华了
发现是刚录的也,我刚想听这本书,真好
风城箫客 回复 @芍蜓:
结尾居然听到了我最爱的歌手许巍的两天
主播的声音真好听,悦耳舒适,只是有点前后鼻音不分。不过我觉得这么舒服的声音,这一点大概可以忽略了吧。
這本書我讀了兩遍,都沒有讀下去。讀了後面忘前面,根本不知所云。有了喜馬拉雅的播講對我來說真是福音。謝謝主播!
滚呀滚呀滚石头 回复 @clzscx195: +1
很棒,谢谢主播
风城箫客 回复 @酶子: 谢谢您
太牛了,主播的开场白也写的精彩
风城箫客 回复 @刘宇莲: 谢谢您,好开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