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唐太宗遗嘱:第2节 《帝范》--皇帝教科书

第6章 唐太宗遗嘱:第2节 《帝范》--皇帝教科书

00:00
05:40

       皇权的传递做起来相当复杂,但说起来却相当简单。我们今天就是来说,因为帝制时代早巳经过去,谁也没有能力再来做了。 


  人非神仙,孰能不死,若不是死于非命,每个人都会留下几句话给后人。大财主或许在身体健康、一切顺利时就对身后事有了专排,财产怎么分割,该给谁或者不给谁。总之,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对后人的担心或者是关心。我们把普通人临死之际留下的话称之为遗言或遗嘱。如果这个要死的人是帝王,那么,他的遗言和遗嘱就称之为遗诏。 


  诏是专用于表示皇帝命令的字,遗诏就是皇帝在临死之前留下的命令。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帝王遗诏是尚书·顾命,这是周成王临死时要大臣召公、毕公在他死后辅佐他的儿子周康王,正因为此,后世又有把遗诏称为一顾命一的,同时也称接受遗诏辅佐新帝王的大臣为顾命大臣。 


  中国几千年的帝制电,让六百多个帝王名列其中。但在这六百多个帝王中,真正留下遗诏的少之又少,或者说,经过深思熟虑留下遗诏,而遗诏对后世有大影响的帝王不超过三十位这除了许多遗诏被舌人出于某种目的篡改外,还有就是,许多帝王往往死于非命,或者他们只是庸碌之辈,考虑不了那么多,所以,他们的遗嘱不过是临死前贪恋人间的痛词。 


  一个优秀帝王的政治遗嘱就是一个王朝政治在那一段时间的精彩呈现,或是山雨欲来,或是风和日丽,一切都取决于帝王所立遗诏的内容。遗诏不仅仅是帝王的几句话,更是他生前在指点江山时的智慧积累到最后时刻的突然迸遵发。 


  可以说,任何一个优秀帝王的亲口遗诏其实就是本王朝历史的眉批,它以政治遗嘱的身份影响了这个王朝从它开始到王朝结束的每一刻。 


  为什么皇帝的接力棒传递起来那么困难? 


  为什么最优秀的帝王安排不了身后之事? 


  秦始皇的遗诏被篡改与秦朝的短命,刘邦的遗诏与吕后篡权, 


  宋太祖的遗诏与“斧声烛影”的疑案…… 


  青年学者何木风用文字细刀解剖皇帝的遗嘱与历史命门的死穴。 


  一个优秀帝王的政治遗嘱就是一个王朝政治在那一段时间的精彩呈现,或是山雨突来,或是风和日丽,一切都取决于帝王所立遗诏的内容。
    
        遗诏不仅仅是帝王的几句话,更是他生前在指点江山时的智慧积累到最后时刻的突然迸发。


        可以说,任何一个优秀帝王的亲口遗诏其实就是本王朝历史的眉批,它以政治遗嘱的"身份"影响了这个王朝从他开始到王朝结束的每一页。


(对长孙无忌):


朕今悉以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对褚遂良):


我有天下,无忌力也。尔辅政,勿令谗毁者害之。——《旧唐书*褚遂良传》


(对李治):


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可以说,李世民的政治遗嘱以《帝范》为主干,以两辅臣为枝叶,以李治为水份,最终,成长为一棵欣欣向荣的大树。大概,最让他惋惜的就是,这棵树最终落入他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大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棵树并没有倒下。所以,李世民政治遗嘱的失误与否,已经并不重要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