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心若存阳光,何时都是阳光普照

第二十六节:心若存阳光,何时都是阳光普照

00:00
07:56
■心若存阳光,何时都是阳光普照 苏格拉底年轻的时候,与几个朋友租住在一间小屋子里,面积只有七八平方米,连转个身都困难。可苏格拉底并不发愁,一天到晚都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那么高兴?” 苏格拉底说:“我为什么不高兴呢?和朋友在一起,随时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这难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吗?” 后来,他的朋友陆陆续续地都结婚了,先后搬离小屋子,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没有朋友陪伴的他,依然每天笑呵呵的。那人问他:“朋友们都走了,你不觉得孤单吗?” 苏格拉底笑着说:“没有朋友还有书啊,每天与它们相伴,每时每刻我都能够充实思想。有这么多的‘老师’,我怎么会不高兴?” 再后来,苏格拉底也结婚了。他离开小屋,搬到一栋七层的高楼里。可是,他的家住在最底层,经常会有人从楼上倒脏水下来,一些老鼠、莫珠子破些衣物等垃圾,也时常出现在他家门口。在如此杂虎难用的环境里生活,苏格拉底不生气,不着急。和过去没什么两样。 那人又问:“你不嫌这里脏、乱、吵吗?” 苏格拉底说:“你看,一楼多好呀!进门就是家。不用爬楼梯。朋友们来玩,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拖东西也很方便。外面还有一块空地,种上一点花枪草草,不是很好吗?” 又过了一段时间,苏格拉底的一位朋友找到他。他的家里有位偏瘫老人,上下楼不方便,想借住苏格拉底的家。苏格拉底很痛快地把一楼的房子让给了朋友,自己搬到了顶楼。 那人问道:“现在,你说说住在顶楼有什么好处呢?” 苏格拉底说:“每天上楼下楼可以锻炼身体,多么好的锻炼方式啊!顶楼的光线也很好,有利于看书写字,最好的是没有人在头顶上干扰,不管白天、黑夜都很安静。” 最后,那人疑惑地看着他,说:“你为什么走到哪里,心情都这么好?” 苏格拉底笑着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环境。而是心境。”幸运的人为什么会一直幸运,倒霉的人为什么总觉得倒霉?开心的人为什么一直开心,郁闷的人为什么一直郁闷?无疑,苏格拉底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所处的环境,而是所持的心境。 希望和绝望之间,只差一步路。身处沙漠之中捡到半瓶水,悲观的人感叹只有半瓶水而郁郁寡欢,乐观的人却为仅有的半瓶水欢呼雀跃;漫漫无边的黑夜里,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难耐的恐惧,乐观的人却看到了明天即将升起的太阳……一样的处境,不一样的心境;一样的际遇,不一样的人生。 一个人只有自己丰盛,才能感知世界丰硕;只有自己仁慈,才能感知社会美妙。只有淡定从容,才不会任由心随境转,置身于何地,都不足以扰乱他那颗平静的心。有些人身处贫困之境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有些人身处喧嚣之市,心远地自偏;有些人身处浑浊之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他们深知,顺境逆境都是人生,心境决定处境。 一个年轻人听说远方有一个地方景色异常迷人不远万里地就去了那里。刚刚落脚,他便债到当的一位老者。 年轻人问老者:“这里的景色如何老者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家乡的景色如何?”年轻人回答说:“一点儿都不好,我讨厌那里。” 老者说:“那你赶紧离开吧!这里和你的家乡一样糟糕。” 后来,又有一位年轻人来到这里,问了同样的问题。老者依然反问年轻人,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美,有我思念的家人,还有我儿时的玩伴,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让我怀念……”老人说:“这里和你的家乡一样美。” 旁人对于老人先后不一的回答感到莫名其妙,便问及原因。老者说:“一个人在寻找什么,他就能够找到什么!” 当你总是在追求美好时,你的双眼看到的都是美好;你总是在寻找黑暗时,那么黑暗就会一直包围你。心境常常决定着处境,心想事成并不难,幸福快乐也不难,只要把自己的内心调整好,一切都会顺利。真正的快乐是内心的快乐,真正的幸福是内心的幸福。给内心一片安宁之所,自然会滋生养育出种种快乐和幸福。 纷繁的世界里,难有完美的人,难找完美的环境。谁的人生都会有黑夜与黎明,都会有起伏跌宕。如果一味地让心沉浸在黑暗中,即便黎明来了也感受不到光明。如果心中有绿洲,那么即便身在干枯、一望无际的沙漠,也一样能够看到绝佳的风景。同样是活着,为什么不活得从容一点?同样是要走下去的路,为什么不笑着走呢?收起脸上的愁云,以阳光的心去生活,你就会成为一个一生与幸运相伴的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